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博览     
<正>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需要民主法治李抒望4月5日在《中国青年报》上载文《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认为,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是对"执政为民"理念的新诠释,彰显了党和政府的人文情怀和历史责任,标志着惠及13  相似文献   

2.
朱文杰 《乡音》2012,(4):50-50
因为共同的摄影爱好,我认识了一位同城的朋友。他有一个习惯,每到周末,总是喜欢到山里去采风,且已经坚持了数年,这不禁让我惊讶。追问后,他说了句让我思考良久的话:"我们需要停一下。"原来,朋友幼年时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是"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让中国人在《感动中国》中又一次深深地感动。我深刻感受到,作为正在成长中的高中学生,需要触动心灵深处的感动,更需要感动之后积极的行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日趋形成的高中生需要感动。感动是什么?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就是对灵魂之美的悸动,就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希冀。感动,是一次精神上的沐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志向是加倍努力工作,让村容村貌变化加快,让大伙儿收入增加,生活更加幸福……"读完《当代广西》第19期刊发的《善做"加法"的谢志加》一文,谢志加将村民幸福作为自己的志向,用"加法"带领村民闯出一条致富路的故事令人动容。谢志加没有三头六臂,有的只是作为一名优秀基层干部的奉献精神和务实作风。反观身边,虽然不乏作威作福、以权谋私的村干部,但更多的是像谢志加这样扎根基层、带领群众走向致富路的好干部。他们为了改变落后的村容村貌、致富群众,讲奉献不求索取,  相似文献   

5.
知识学习与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培养遵循不同的规律.当前,中国学生出现知识结构缺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缺失的问题,根源不在文理分科,而是高考统领下的应试教育体制.文理分科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高考制度改革才是真问题.分专业高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有利于学生在"兴趣学习"中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6.
社会责任:即使对那些贪官和罪犯,也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敏感细微的人文情怀,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认真改造和重新做人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一个个贪官纷纷落马,这本是大快人心的好事。但是在这些好事中总是夹杂着一些不严肃、不和谐的音符。一些媒体不去认真总结女贪官  相似文献   

7.
崔林 《时事报告》2013,(7):57-57
读完第6期《接地气方能连民心》一文,我开始思考:我们党员干部的"办公桌"离基层一线到底有多远?我想,党员干部总的说来是与基层群众心连心的,但少数同志由于不接地气的工作作风导致了他们与基层距离越拉越远、隔膜越来越深。事实上,他们没有悟透基层需要干部,干部更需要基层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舒莲香 《前进论坛》2014,(12):27-28
<正>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一名农工党党员,不仅要有梦想,还要有农工情怀。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中国梦,我的农工情。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中国梦"。"中国梦",就是让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通过自我努力实现"个人梦",让每一个团结奋进的团体通过自身发展实现"事业梦",让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8,(6)
正现代化特大城市系统庞大、运转复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由"单兵作战"转为"系统应对",应成为现代城市应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2018年1月,两场暴雪,不仅让"秒变金陵"的南京成为"网红",更因"一夜雪无"的高效应急行动力让"投诉南京扫雪办"登上"热搜"。大雪是对城市应急能力和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海南》2012,(9):19
大学生就业似乎是一个拥有永恒热度的话题,笔者在高校工作,对此更是深有感触。每当与学生们聊起这个话题时,他们的回答大多都是围绕着"我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或"我对工作有什么样的要求"而展开的。"我想要稳定的、不太累的工作""我想要工资待遇高一点的""我想去大城市,有发展前途的地方工作""我想去国企或外企工作"等等。就这样,各式各样的"我需要""我想要"汇聚在了一  相似文献   

11.
正"城市治理的核心是价值构建,要建立植根于市民内心的价值认同,让更多社会力量从‘旁观者’‘批判者’转为‘参与者’‘建设者’……"这是2019年最新一期《小康杂志》围绕城市治理话题抛出的观点之一。作为一名远离城市的新型乡村建设参与者、亲历者,我不仅不对这句话感到陌生,反而觉得说到了自个的心坎上。因为在乡村振兴轰轰烈烈展开的当下,我深刻体会到:乡村建设和治理的核心同样也是价值构建,治理者同样也需要建立植根于村民内心的价值认同,才能让"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相似文献   

12.
一个有着浓烈人文情怀的人,其必定愿意在精神家园里坚持一份纯真,坚守一份本真,藉心中拥有对中华民族无私的大爱,给善恶以公正,给灵魂以道义。"人文"的概念,《现代汉语》释为:"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是的,人文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关怀,是人对社会的一种关怀,是人们对文明的尊重。人文核心,  相似文献   

13.
我是从报刊、杂志和互联网上众多报道中了解郑九万这个人的,也从这些报道讲述的事迹中认识了这个名字的意义.特别是那句话:"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让我体会了一个基层干部所需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岭南学刊》2018,(6):137-137
在最新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中,《岭南学刊》入选"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在2014年入选"A刊扩展期刊"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突破.2018年11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高峰论坛暨期刊评价峰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简称《报告》).  相似文献   

15.
暑假期间我跟孩子一起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它讲述了主人公小豆豆由于不时冒出的"怪异"行为使学校老师忍无可忍,不得不让她转学,小豆豆在妈妈带领下来到巴学园,在巴学园里接受到最具个性化、对个性心灵关怀备至教育的一段故事。巴学园有位对孩子教育见解独到的小林校长,他有创意,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同时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能够耐心地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  相似文献   

16.
从今年1月1日开始,《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开始施行。全行业在为一个发展新时期的到来而欢欣鼓舞时,更应该保持一种对事业的责任感,及豪迈情怀下的冷静与理性。因为,从理想层面着陆到执行层面,从美好憧憬到成为现实,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去解决一个一个具体的问题,一步一步达到阶段性的目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开创保安服务业的发展新篇,同样需要"远虑",需要系统思维。而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中,最为首要的就是国有保安  相似文献   

17.
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几年前,一位女教师的辞职信爆红网络,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文明世界如何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人类的冒险天性和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从未消失。然而,"看世界"需要物质、精神和个体特质等多方面的条件,很多人有情怀,却很难有这样的潇洒和浪漫。其实,冒险天性和好奇心,大可不必以这种挥挥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来满足。  相似文献   

18.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任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新时代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做好"讲好中国故事"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表达,就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新"起来、"奇"起来,要在传承延续历史文脉的前提下做到兼容并蓄、与时俱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走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11)
四川达州市有"巴人故里"之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存在一些问题,其对外影响有限。为构建人文达州、幸福达州,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和繁荣,达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也是乡村振兴的内源性新动能。面对乡村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需要把物质文化遗产之"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神"融会贯通,需要对传统的"形"与现代的"神"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只有大力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保证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