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本是东方法西斯策源地,是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号法西斯帝国。它先后发动了合称为大东亚战争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这是法西斯轴心国全球性侵略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日本法西斯首先把矛头指向中国,妄图把中国变成其北犯苏联、南进东南亚的兵战基地和战略大后方。但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中国战场成了使日本深陷其中不  相似文献   

2.
于靖园 《小康》2011,(1):118-121
崔永元和制作团队用8年时间采访3500人最终完成的纪录片《我的抗战》,不是重新书写抗战史,而是反映普通的生命个体在战争中的真实状态。通过这些亲历者的细节讲述,还原最真实的抗战八年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的全体老师们:你们好!今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举国上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贵刊也刊发了不少文章。我注意到,多年来贵刊一直关注这一选题,发表文章数量之多,时间之久,在同类理论刊物上实不多见。第九期更是同时刊发3篇纪念抗战胜利的文章,且文章立意不俗,读来清风扑面,耳目一新。3位先生的文章,已超出一般的纪念意义。它所提醒我们的是,拿什么来纪念抗战呢?抗日战争之伟大,不仅在于抗战本身之于中华民族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还在于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整整的一个甲子。六十年过去了,对于这场战争,对于中华…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7,(30)
正@中国小康网:日前,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官方正式公布了2018年第90届奥斯卡外语片奖申报名单,今年共有92个国家报送了电影参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创历史之最。中国内地选送了吴京导演的战争片《战狼2》,另一部国产片《二十二》此前已报名参选本届奥斯卡纪录片单元。  相似文献   

5.
辛旗 《统一论坛》2005,(4):10-11
弘扬抗战精神,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既是我们对60年前的这场民族救亡战争深刻反思后的历史总结,更是包括海内外华侨华人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共同承担的历史责任。什么是抗战精神?如何去弘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每一个中国人去认真思考和总结。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弘扬60年前中国人民和军队浴血奋战所铸造出来的民族精神,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族的内部团结和凝聚力量,是抵抗外辱和实现复兴的基本前提。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形成全民族的高度共识和统一,说到底是因为这场战争是国家救亡之战,是…  相似文献   

6.
《广西抗战纪实》序言毛国斌半个世纪前,随着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入侵,中华大地爆发了一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八年抗战,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段威武雄壮、刻骨铭心的光辉历程。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打破了自鸦片战...  相似文献   

7.
《春秋》1994,(3)
浩瀚的威海湾,像一部蓝色的史书,记录着几代人的与血泪,卷的浪花,似在掀动着一页页,我们民族的史和抗争史!从中日甲午战争迄今,历史的车轮已行进了100年。这场战争历时8个月,威海之战是甲午战争的最后一战、战争的结局是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丧权辱国的《威海降约》和《马关条约》而告终。齐鲁之邦的门户,就是从  相似文献   

8.
<正>蒋介石在抗战期间所著《中国之命运》对五四运动引发的文化运动持负面评价,这就值得后人深思。五四运动不论作为事件或文化运动看待,对往下中国之命运确实起了推动和历史诠释的作用,在启蒙和救亡的双重变奏下,重新审视过往这一段历史,不能没有感慨,并思维这些年是怎么走出来的。蒋介石在抗战期间所著《中国之命运》对五四运动引发的文  相似文献   

9.
孟端星 《求索》2007,(2):216-218
1940年9月前后,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滇南国境骤然告急,中国旋即调集军队在滇南设防。在滇南各民族的协力支持下,滇南防守阻止了日军由滇南直入昆明、动摇我抗战大后方之企图。起了支援滇西抗战,维系滇缅路这一“抗战输血管”的作用,从而有利地支援了全民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15,(6)
<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中共宜昌市委党校课题组编辑《宜昌抗战史料汇编》即将蒇事。我作为专家组组长,曾在2014年11月参加了该课题结项审查,深感欣慰。课题组邀我为该书作序,辞而不得,方勉为援笔为文。今年是甲午战争结束、《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又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出版《宜昌抗战史料汇  相似文献   

11.
台儿庄之战     
今年是济南"五三"惨案80周年,同时也是抗战初期台儿庄之战大捷70周年。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两件大事。为此,我们在"历史足音"栏目中特编发了三篇文章以示纪念。李宗仁《台儿庄之战》全面追忆了这场大战始末,这也是其一生中最光彩的一页。另一篇记叙了台儿庄之战中忠勇的抗战将士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有关"五三"惨案的一篇,作者以亲见亲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凶狠残暴。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感慨万千!现在中国已迅速崛起,如一条东方巨龙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而不奋斗未必能生,安乐而不骄惰。决不致死。我们当怀惕励之心、以史为鉴,去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12.
档案,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真实记录。在中共十八大提出"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共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要求"加强与港澳台交流合作"的背景下,重庆市人大民宗侨外委、重庆市档案局(馆)、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中心联合编辑出版了《渝台合作: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一书。该书以渝台合作建设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中心为主线,真实地记录了该中心建立的历程、渝台合作的具体实践、有关台湾档案的挖掘整理成果,再现了重庆档案界人士在渝台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思考与探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纪实性史书。本文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黎明为该书所作序言。  相似文献   

13.
郁勃 《黄埔》2009,(4):41-42
戴坚,长沙人,1911年生,13岁时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凭着刻苦自学,黄埔军校七期毕业,后陆军大学毕业,并掌握了日、德、英三国外语。他的长篇巨著有《兵学研究》、《七七抗战诗词史话》,翻译过德国元帅鲁登道夫的《大战岁月》、日本的《白纸战术》等共10本书。他在《七七抗战诗词史话》中自述道:“七七抗战为我民族历史上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死伤最多、损失最大、影响最深,并为全民一心、举国一致、团结御侮、贯彻始终之神圣战争。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畧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侵畧军进攻北平(今北京)西南十五公里处芦沟桥(史称「芦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开始,到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日本向同盟国正式投降为止,这场战争,整整进行了八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规模最大,并且取得了完全胜利的一次反抗帝国主义侵畧,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战争。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成为结束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侵畧中国的历史的关键一战。同时它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全世界一切殖民地和附属国争取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具有深远的影响。全民族抗战八年抗战,是我国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5.
读书     
正《浴火重生:纽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郑曦原编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定价:79.00元外媒眼中的中国抗战本书为"《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系列之一,系《纽约时报》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间对华报道的选编。入选的220多篇稿件出自西方记者的报道,不仅反映了八年抗战的战争状况,也反映  相似文献   

16.
韩晗 《同舟共进》2016,(4):85-87
20世纪人类历史上哪场战争最惨?不是一战,也不是二战,而是美越战争。这场发生在热带丛林里的战争,前后竟持续16年,从上世纪50年代横跨到70年代,比一战和二战的时间总和还要长。更可怕的是,战争中死亡的无辜百姓多达数百万,美军士兵阵亡近6万人,越军士兵阵亡100多万,这样庞大的牺牲,实在是人间惨剧。只是这场战争不是世界大战,就全世界范围来说,知之者、纪念者甚少,但在越南的西贡,在美国的各大博物馆,却从未遗忘这场战  相似文献   

17.
读书     
<正>《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编写组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30.00元当前最为真实、全面、可读的中国抗战史官方读本本书全面回顾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14年间,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艰难曲折的战争历史。14年抗战是一个整体,前6年局部抗战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区,是整个抗战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后8年的全面抗战是局部战争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战。全书立足于记述真实历史,对国民党军队前期在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抗  相似文献   

18.
在秦王朝短暂的 1 5年历史上 ,惟一一次保卫边疆、开拓边疆的战争是公元前 2 1 5年的秦击匈奴之战。这次战争以修长城为始终 ,以后勤保障为重点 ,取得了中国历史上中原农耕民族反对北部游牧民族入侵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关于这场战争 ,还有一些奇妙的传闻。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 :秦始皇击匈奴是因为他看到了“亡秦者胡也”的“录图”,认为“胡”即胡人匈奴 ,而不知是其少子胡亥 (秦二世 )。其实 ,这只是一种传言。秦击匈奴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中原农耕民族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挤压。而且这种挤压成为此后历代封建王朝的重大…  相似文献   

19.
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为何不想让中国军队介入战争?中国为何决心背水而战?为什么说微妙复杂的三角关系使这场战争错过了最佳取胜时机?  相似文献   

20.
何成学 《当代广西》2014,(18):51-52
正201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9周年的纪念日。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中国人民赢得了这场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在近百年来反侵略战争中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历史,广西和广西人民对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