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贫困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我国反贫困工作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尚未摆脱贫困人口多、贫困区域分布广和贫困程度深的局面。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成为热词。那么,如何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来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是有条件的农  相似文献   

2.
正乡村旅游扶贫是一项能够让农民实现脱贫、走向致富的民心工程;是形式灵活、拉动性强、返贫率低的扶贫新模式。立足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云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旅游正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引擎。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是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柱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助推器。到2020年前,我国政府计划通过发展旅游业使1200万人口脱贫,这些人口占全国脱贫人口的17%。旅游扶贫和一般的输入式扶贫方式不同,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扶贫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基于农村区域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设施和文化资源等乡村性与人文性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是解决高山移民搬迁扶贫、整村连片扶贫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重庆市乡村旅游突飞猛进,仅2016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2亿人次,营业收入349亿元,带动就业50余万人。按照《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松州》2017,(1)
<正>张家口是燕山一太行山片区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同时又是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近年来,张家口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的有利时机,将旅游扶贫作为一项战略举措,逐步探索出一条以旅带农、兴旅富民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路。目前,全市经营乡村旅游的农户达到4134户,带动就业人口超过6万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贫困人口,每年人均增收1.5万元左右。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拉动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引擎"。张家口的主要做法是:坚持"五个结合"、促进"五个共赢"。  相似文献   

5.
扶贫攻坚视域下发展广西乡村旅游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的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潮流之一,更是拓宽我国新时期扶贫事业的有效途径。广西在新时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既有诸多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制约因素,同时扶贫攻坚又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十三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广西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有新思路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是一种精准扶贫新体系,是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及产业的开发,提升农户的内在发展动力,进而带动其脱贫。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成为当前我国精准扶贫的中坚力量。但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政策、产业、发展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扶贫何以“更上一层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深度实施,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产业扶贫的生力军。然而,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开展的乡村旅游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扶贫效果的实现。对此,我们需要通过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共同参与机制、加大乡村旅游配套性内容建设、推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等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与进驻旅游企业存在"分配不均""不愿带、带不动""扶强不扶弱"等问题,导致乡村旅游难以实现精准扶贫。因此,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要发挥政府、企业、社区三者的能动性,加强政府监督和引导,建立社企"合作社",推行生态补偿和社区特许经营等机制,保障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成效。  相似文献   

9.
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的17个省级贫困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考察、走访、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张湾区的旅游扶贫模式和扶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扶贫的影响效应与美丽乡村目标之间具有"耦合-互动"关系;(2)旅游扶贫在促进乡村地区旅游发展和减贫扶贫方面作用显著;(3)旅游扶贫模式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路径依赖,且模式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正马鞍山市有28个贫困村,其中11个被确定为旅游扶贫村,主要集中在含山县、和县两地的北部山区地带。这几年,马鞍山市文旅委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扶贫与乡村旅游开发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分享旅游发展红利,三年内先后带动2000余名群众脱贫。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构建精准扶贫格局。出台《关于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实施意见》,提出发挥人  相似文献   

11.
向武 《重庆行政》2014,(1):65-66
正2013年,重庆市彭水县扶贫工作在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以乡村旅游、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整村扶贫和片区开发等为重点,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探索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确立旅游扶贫的重要地位2011年,重庆市启动全市乡村旅游示范项目——"美丽高山·纳凉胜地",给彭水县高山边远山区的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县扶贫办依托生态扶贫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扶贫功不可没,值得点赞,但任重道远.按照国家现行扶贫标准,截至2014年底,我国还有7017万贫困人口.目前,我国旅游经济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责任重大.旅游是绿色经济,旅游扶贫也是绿色扶贫,堪称是所有扶贫方式中最好的选择.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832个贫困县,主要分布在国家生态功能区内,有着原生态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天然资源,可见旅游扶贫占尽天时与地利,潜力巨大.但要把这些资源转变成现实的旅游生产力,成为农民致富的"钱袋子"也并非易事.笔者以为,关键要走好走活"三步棋".  相似文献   

13.
"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2011年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口号,把以"古、始、真、土"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九江市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越,田园风光秀美,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为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九江大旅游发展新的春天,九江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行监督职能,认真开展专题调研,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镜头实拍:圆桌会议盘家底"2012年,全市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75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36亿元,带动就业5万余人次。目前全市共有从事乡村旅游的景区(点)、农家旅馆大大小小1000余家,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乡  相似文献   

14.
《松州》2017,(1)
<正>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之一,旅游是四川最大、最突出的优势。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把旅游业纳入全省17个专项扶贫计划中。我们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通过发展旅游惠及贫困人口达50万人以上;2015年我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6646万农民带来人均786.2元的收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和旅游观念的日益更新,"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成为当代旅游市场的消费诉求,美丽乡村也就成为当代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我们立足本体,依托资源,将建设美丽乡村与生态旅游开发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互动,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优化空间面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镇覆盖。同时,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此外,充分尊  相似文献   

16.
乡村生态旅游在精准扶贫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却面临基础设施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旅游项目缺乏特色等困境。发挥乡村生态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需要构建乡村生态旅游多元主体协调机制,精准设计多产业融合并举机制,精准识别乡村旅游扶贫人群,精准打造地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7.
正5月10日,以花为媒,四海宾朋相聚在"世界瑶都"——广西金秀,共启2019乐游广西·乡村旅游嘉年华活动,共庆金秀圣堂山杜鹃花旅游文化节。旅游文化节包含广西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展演、瑶家特色簸箕宴、山水瑶城微型马拉松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1,(3)
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在国际上宣传和推广我国旅游扶贫的成果和经验,为贫困地区百姓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雪域高原,河流纵横,民俗风情浓厚……多年来,矿产、药材、能源等资源丰富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却因交通不便饱受贫困之苦。直至当地推进"生态立州、旅游兴州、文化撑州、产业富州、稳定安州"五大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才有效助推了精准扶贫,逐步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向乡村旅游转化的蝶变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从云阳县看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重庆行政》2014,(2):96-97
正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延续和提升。重庆市已全面启动了以发展乡村经济,美化乡村环境,丰富乡村文化,构建和谐乡村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美丽乡村建设将成为云阳县"三农"工作的重点。旅游是兴一业、旺百业的产业。乡村旅游是在农村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民俗文化、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是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效融合,是我县"旅游活县"战  相似文献   

20.
《重庆行政》2014,(1):I0018-I0021
正近年来,彭水县积极探索旅游扶贫的新路子,以乡村旅游,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整村扶贫和片区开发等为重点,取得了一定效果。在与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彭水县委、县政府提振信心、抓住机遇,提早谋划与务实推进,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全力打好精准扶贫这场攻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