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11"之后,各国在反恐侦查中普遍采用情报主导的模式,但反恐情报在发挥侦查效用的同时,却在诉讼证明中遇到了程序障碍。情报的秘密性与程序的公开性之间的矛盾困扰反恐诉讼实践。加拿大的"侦查听证"和"开示法官"制度、法国的侦查法官模式、英国的秘密听证和特别律师制度等都力图解决反恐情报的证据转化问题,但也存在程序的单向性、秘密性、封闭性,证据效力缺乏合理限制等问题。中国的反恐实践也同样面临情报的证据转化问题,未来应当借鉴英国的特别律师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确保被告人基本辩护权利的前提下发挥情报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安应用型反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恐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反恐战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应用型反恐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和层次、培养规格、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公安院校应当构建具有中国公安特色的反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3.
世界反恐活动自美国9.11事件后就从未停止,最近恐怖势力又有抬头的趋势,2013年4月15日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以及2013年10月28日的"北京天安门金水桥事件","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等等事件都告诉我们恐怖主义的地域性已经蔓延至世界各地,恐怖势力对中国的迫害也日益严重,如何在这场反恐战争中做好准备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通过阅读国内外反恐材料结合中国特色发现我国需要从交通运输系统、立法、基层反恐体制、宗教信仰、战略层面五个方面着手应对恐怖势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政府在面临国内外困境和反恐新形势的情况下,全面调整了小布什政府的反恐战略,重新构建了反恐框架,摒弃了扩张性的反恐战争模式,褪去意识形态色彩,更加注重多边合作和"软实力",具有更浓的实用主义特征。奥巴马反恐战略的实施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未能根除美国面临的越来越复杂的恐怖主义威胁;"双重标准"阻碍反恐合作;调整的不彻底性。由此可见,美国的反恐行动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恐怖、暴力犯罪是世界各国警察都必须 面对的严峻挑战。加强国际间司法合作和进 行反恐装备、警用技术交流是打击恐怖、暴 力犯罪的有效措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近期笔者赴美国开展警用科技考察,深入美 国警察部门一线实战单位、高科技公司和工 厂等地,重点考察了美国 MR (Military Robot 的缩写,即军用排爆机器人) 系列排爆机器 人、反恐装备、紧急救援器材等,对美国警 用科技、反恐装备有新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反恐策略只是国家武力的延续,事实证明并不适应世界各地反恐的严峻局势。后拉登时期,全球恐怖行动明显又有了变化:恐怖主义传播渠道拓宽、恐怖组织表现形态多样、恐怖暴力不断升级、恐怖分子不再自认其责。针对现实中的这些问题,反恐武力使用的前提应该是与对恐怖主义的认识、恐怖组织的认定、恐怖行动的演变相匹配;在武力使用的选择上不宜尽用或简化的"战争论",或单纯的"侦查观",或传统的"防范法";对于国际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可以借鉴美式制裁、俄式打击、英式预警等方法,进行反恐合作;对于国内的恐怖主义,则要把法律武器、反恐机制、武装力量和反恐策略高度整合,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7.
反恐警务是反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为框架,以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为目标,在理论研究与措施研发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面对国际和国内恐怖威胁形势的加剧,各国警方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其中调动民众参与反恐警务工作和尊重公民权利被认为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反恐警务工作发展的方向。"大数据"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是近期国际警学界研究的热点,它不仅能够提升反恐警务工作效率,还或将引发犯罪预防手段的整体革新。中国反恐警务工作在与境内外恐怖势力斗争的过程中,日趋成熟与完善,融合"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理念的社区警务反恐被认为是有中国特色的反恐警务模式。国际警学交流对我国反恐警务工作、警务发展和警学发展方向等产生积极的促进和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张继林  谌路 《人民公安》2014,(13):23-23
<正>为将反恐工作配上"千里眼"、"顺风耳",目前,河北警方着力构建起全方位、全时空、数字化体系,制定了"阵地建设+精确打击"、"信息化+铁脚底"、"专门力量+群众路线"等防恐、反恐、治恐战略,做到了敏感人员"来能报警、动知轨迹、走明去向、全程掌控"。家住石家庄市长安区的胡大爷今年65岁,已经退休多年了。他现在又"上岗"了,加入一支由老党员、退伍军人、低保户、群众积极分子组成的反恐义务巡防队。他们分成四班,24小时在小区进行巡逻,节假日不休息,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我们这些人,都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哨兵’。"胡大爷说。据了解,在开展涉恐敏感人员"盯  相似文献   

9.
在号称"全球大选年"的2004年,为争取民意、赢得选票,各国政要争相拼打"反恐牌"。"反恐",似乎成了一张屡试不爽的王牌。布什在大选还未拉开序幕时就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分裂活动和支持分裂的幕后势力都是在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国内的恐怖暴力活动更是明目张胆挑战这一核心利益,当然需要用重拳回击中国面临的恐怖威胁增多中国面临的恐怖威胁升级,进入常态化反恐的深水区,这也是中国发展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中国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反恐问题,4月25日政治局集体学习专门讨论了反恐问题,习主席还就反恐政策发表重要讲话。可以看出,中国最高决策层已充分认识这场反恐斗争的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全球化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恐怖组织对我国海外利益及人员安全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多,我国境外利益受到严重侵害。我国跨境反恐路径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跨境反恐的成效。只有综合考量政治、法律、战术等问题,进一步构建反恐力量体系,完善我国反恐法律体系,细化反恐战术行动,才能有效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免受恐怖活动威胁。  相似文献   

12.
反恐模式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反恐政策、反恐措施、反恐行动方式的总结和提炼。将反恐划分为精英反恐模式和全民反恐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无意义,是对反恐的一种误导。采取强势反恐还是柔性反恐、主动反恐还是被动反恐,理论上没有好坏之分。以国别或者政治领导人来划分反恐模式,相对比较全面、客观,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应该成为研究反恐模式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的反恐模式已经形成,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反恐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的反恐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反恐预防性羁押作为一项刑事司法制度在当代"以防为主,先发制敌"的反恐原则下显得尤为重要。9·11事件后,美国和德国对该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美国"反恐战争"模式使反恐预防性羁押意图突破宪政框架,但受到司法权的挑战,其反恐效果也差强人意。德国"法律策略"模式坚持在法律内部对该制度进行调整,构建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规范释义,反恐效果较为显著。中国的反恐预防性羁押适用路径从三个层面展开:宪法确定了紧急状态下其适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法律的正当程序对其形成有效的控权机制;单行法对其适用条件做出实质性规定。由此可见,我国反恐预防性羁押的适用路径即不同于美国也区别于德国,具有其自身优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14.
胡发寿  马凯 《人民公安》2007,(16):10-12
这是一场荷枪实弹的战斗,也是四川省继7月24日举行"天府2007-德阳"反恐演习后,首次在高原地区进行的一次针对性更强的、代号为"天府2007-甘孜"反恐演习;一伙"恐怖分子"试图迫使政府释放被关押的"恐怖头目",在川西高原发动恐怖袭击;为策应这次袭击,另一部分"恐怖分子"同时还在省内某市持枪占领一家影剧院,挟持了100多名人质;武警四川省总队及公安系统的600名特战队员奉命出击,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打响了……  相似文献   

15.
美国把反恐与输出价值观捆绑在一起,借反恐战争推销"美国式民主",这样目标多重的反恐战争,只能以失败或"体面"的"负责任"的撤军收场"9·11"事件之后,世界各国普遍加大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但在反恐取得成绩的同时,恐怖主义活动却有增无减。2011年全球发生了近三百次恐怖袭击,造成了近万人伤亡。反恐似乎已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恐怖主义存在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16.
2016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反恐一揽子法案",对《反恐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出入境管理法》、《通信法》、《信仰自由与宗教团体法》、《邮政法》等进行了修订,加大了对恐怖活动的惩罚力度。同时新法要求通信服务商保留电话、短信、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三年。这些内容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颇受争议。在当前全球加大反恐力度的大背景下,其做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为进一步提升反恐防暴水平,有效检验"一分钟处置"反恐工作机制和社会面武装巡逻力量快速反应能力,震慑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全力做好春节、"两会"期间的安保维稳工作,2015年1月16日下午,北京市反恐办在北京警察学院举行处置多点连环恐怖袭击实战演练。北京市卫计委、北京市通信管理局、武警北京总队及北京市公安局反恐、刑侦、巡警、特警、交管、消防、科信、警航、昌平分局等部门出动200余名反恐防暴专业处置力量、40余部车辆、两架警用直升机参加演练。据了解,此次演练不设脚本,不预演,按照实景、实兵、实装、实操的方式进行。演练先后处置了"设卡盘查"、"一分钟处置"、"解救被劫持人质"三个现场。  相似文献   

18.
<论道德恐怖主义>一文从一个不能成立的前提假设出发,构造了名日"道德恐怖主义"的"假想敌",根源在于对道德及其运行机制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它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片面强调人性,没能认识到道德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规范系统,否定了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道德范畴存在的必要性,表现出一种"道德虚无主义"的倾向;且将道德运行的正常机制视为"非常态",否认了民间自发的道德生机的正当性.道德在社会中有其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价值,当前迫切需要的不是"反恐",而是反对中国社会陷入到普遍的道德贫困.  相似文献   

19.
《时代主人》2012,(12):24
"书记"成为最高领导的称谓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所以中央只设了由3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为"书记"。众所周知,"书记"在当时是最小的官职,即"书记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书、秘书。为什么会选择最小的官职作为党的各级负责人乃至党中央的最高领导人的职务称谓呢?这是中国共产党表示彻底与旧社会决裂和为人民谋利益这种决心  相似文献   

20.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由中国倡导建立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从成立之初,各国就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打击"三股势力"等方面加强合作,从而推动这一多边组织的机制化建设不断深入。但是,自冷战结束以来,活跃在中亚地区的恐怖势力日益猖獗,严重威胁到了相关国家的国家安全与利益,域内国家的合作关系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而具有不确定性。上海合作组织始终强调通过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等方式完善联合反恐的应急机制,《上海公约》及《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都彰显了各国携手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决心。中国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必须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加强内部成员的团结,不断领导组织内部的反恐合作机制构建,从而为塑造成员国共同的身份认同及推动构建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