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8,(2)
正27年前,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风靡大江南北,而今在《台声》也有这么一群不同性格、爱好迥异,但却彼此包容、互助的人组成了《台声》编辑部。虽然全世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编辑部",但我想好好写写我们这个独一无二的"编辑部"。生活平凡、人心不凡,每一个人都身怀绝技、勤勤恳恳,编辑了许多期大家喜欢的杂志内容,看了这么多期他们的才艺展示,想不想知道谁是"幕后真凶",年底了,小编也是在发"福利"呢。各位小编们也请注意:排名不分先后,也不分美丑,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人物     
《小康》2013,(10):18-19
隐退者宫崎骏"这次真的要退了。"宫崎骏说。2013年北京时间9月8日凌晨,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闭幕。由宫崎骏执导的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起风了》最终在奖项上颗粒无收,与本片在日本国内连续八周荣登票房榜首的热卖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比《起风了》在奖项上的失意更令影迷伤怀的,是72岁的宫崎骏正式宣布退休。由于年岁渐长,对自己的作品却始终坚持用手工绘制,未来的时日可能难以再完成一部长片,《起风了》将是他的最后一部动画长片。无数人为之惋惜。《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  相似文献   

3.
水浒故事因《水浒》的广泛流传而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心里 ,《水浒》一书也因妇孺皆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成为读者案头珍玩的文本。风风雨雨几百年 ,以《水浒》为蓝本试图改编成其他文本者 ,大有人在。然而 ,大多因难传达原作神韵或随意曲解而多被人诟病。现在 ,郭太豪先生历时四年改编成长篇叙事诗的《水浒》(中国戏剧出版社2 0 0 1年 7月出版 )又与大家见面了 ,其结果又将如何呢 ?我想 ,这是喜欢《水浒》的人非常关注的一件事。一严格遵循原作的故事情节 ,这是叙事诗《水浒》最成功的一点。大凡改编者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和审美标准对原…  相似文献   

4.
<正>私塾启蒙7岁那年,孙中山进入设在家乡翠亨村的冯氏宗祠私塾念书。在那里,他每天从早到晚除了学习写字,就是圆囵吞枣地背诵《三字经》、《千字文》这类古文书本。对这些课文,塾师不作任何讲解,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学生一字不漏地背诵。对这种食而不化的传统教学方式,孙中山很不喜欢。唯一能使他开心的事,就只有听人讲洪秀全、杨秀清的故事,太平天  相似文献   

5.
郑筱筠 《思想战线》2003,29(5):124-128
汉译佛典《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十三、卷十四所载的《善财与悦意》故事与藏族《诺桑王子》故事非常相似,但它们之间却无影响关系。正是因为印度根本说一切有部在西藏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使梵文本《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中《善财与悦意》故事成为藏族《诺桑王子》故事的最初佛经故事之源。  相似文献   

6.
汪金友 《前进》2014,(4):64-64
<正>《史记·循吏列传》中,有一个"公仪休相鲁而嗜鱼"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鲁国的宰相公仪休,特别喜欢吃鱼。所以鲁国的很多人,都争相买鱼送给他,但公仪休却一条都不接受。有一个下属问他:"您这么喜欢吃鱼,为什么别人送鱼却不要?"公仪休回答:"夫唯嗜鱼,故不受也"。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接受别人的鱼。接着,他解释了自己拒鱼的理由。那些人为什么会给我送鱼?是因为他们看中了我手中的权力。如果我  相似文献   

7.
正我与廉政故事结缘我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小时候,对那些会讲故事的人特别羡慕,从小就有个梦想,长大了我要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长大后,我从20岁开始写故事,如今已60周岁了,与故事结缘整整40个年头了,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故事"了。故事,反映的是生活,廉政文化建设一直是生活的一个部份。在我过去所创作的众多的故事中,很多故事的内容都与廉政建设有关。如《局长批条》《狐狸精的传说》《错送一包烟》《阿哼的  相似文献   

8.
<正>《资治通鉴》里有一则故事:战国时,魏安釐王问孔斌:"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如果退而求其次的话,鲁仲连勉强算一个。"安釐王不赞同,说:"鲁仲连老是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无非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此人表里不一,不是真正的君子。"对此,孔斌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人皆作之。作之不  相似文献   

9.
《春秋》2020,(1)
正四年虽短,但是一气住下来,于是事与事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快乐与悲苦的代换,便显明地在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划在心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老舍4年多济南时光,老舍不仅收获了文学成就、收获了朋友,更收获了爱情与爱的结晶。青岛的时光,亦是老舍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有诗有酒有故事、有旧雨新知,传世之作《骆驼祥子》就是孕育于济南、完成于青岛的。山东7年,他以其思想深度与艺术造诣的突破与升华,以《骆驼祥子》《济南的冬天》《月牙儿》等作品,确立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2)
正生命,是个奇幻之旅。虽可期待与计划,但,"神秘"是个幽径,没人可以完全得知下一秒、下一刻,或是明天、明年会出现哪项无法预料的事。纪录片《生活,动画》(Life,Animated)讲述的是曾任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罗恩·萨斯坎德(Ron Suskind)的家庭故事,他的作品曾获普利策奖。他将自己的家庭故事写成书《躲在迪士尼里的童年——关于爱、勇气和孤独症的真实故事》,再被拍成纪  相似文献   

11.
郑振铎在一九五四年版的《水浒全传》序中,说施耐庵原本中“宋江等受‘招安’以后,只有‘征方腊’一件事”,“他们并不曾去‘征辽’,更不曾去‘平田虎、王庆’。原本这样的情节,是和《宣和遗事》里面水浒故事的节要相符合的。”这一分析是很有道理的。现在我想补充一点,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中,加进征辽故事的作者与加进平田虎、王庆故事的作者,显然是两个人。前一作者对《水  相似文献   

12.
"故事新编"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现代技法,把现代人的各种内心困惑与焦虑嫁植于传统民间传说和戏剧的故事框架及意象空间内,对人的内心精神情感世界进行了当下性的考察,并从"故"事及"故"事所植根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某种互文,为现代人的思考提供了更多的借鉴空间.  相似文献   

13.
广宁 《前进论坛》2008,(4):45-46
2007年5月1日,是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5周年纪念日,广西自治区卫生厅、发改委、经委、建设厅、安监局等五个厅局联合出台了一份《关于依法贯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有关工作的通知》的红头文件。这对全面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开拓综合治理工作新路子,从源头上防控职业病危害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然而,这份文件凝聚了农工党人的心血,它的幕后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4.
真假副书记     
斯淮 《今日海南》2015,(1):40-41
<正>开栏的话老纪是纪检干部的一个化身,并不是一个特定的人。"老纪办案"讲的是发生在全国省级纪检机关的办案故事。重在讲事,而非记人,故隐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名,部分情节也稍有文学加工。这些故事,可作为党员干部自醒、自警的教育材  相似文献   

15.
心雨集     
正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贝弗里奇生活,不是等暴风雨过去,而是学会在风雨中起舞。—一宫崎骏  相似文献   

16.
<正>"我想从沧海桑田扬州城、风起浪涌扬州事、灿若星辰扬州人、绚丽华章扬州文四个方面来触摸扬州2500年的历史脉络……"2015年5月4日,扬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虎华《2500年的扬州故事》的专题讲座,拉开了一年一度扬州市政协"界别活动周"的帷幕。从2007年开始,市政协连续九年以"界别活动周"为载体,组织委员深入基层,察实情、求良策、汇民智,既密切了委员与群众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三国演义》中,有"张松献图"的著名故事,正是这张地图对蜀汉政权的建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在红军长征途中,也有一个"龙云献图"的真实故事,让红军得以巧渡金沙江,甩掉国民党数十万追兵。这件事最早刊登在1936巴黎出版的《全民月刊》上。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重渡乌江、二占遵义、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千里驰骋,甩开围追堵截的强敌,于1935年4月23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34)
正2017年的"国人年度感受"调查结果出炉后,《小康》杂志社展开了一场"忙碌测试",记者从公务员、医生、教师、军人、媒体工作者、企业家、学生、离退休人员等不同群体中选取了30位"准采访对象",请他们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参与这次访问。有多少人袒露了心声?又有多少人"太忙了"以至于没空接受采访呢?你必须去找汤婆婆要一份工作,不然就要被变成动物。这是动漫大师宫崎骏先生的动漫作品《千与千寻》中的一个场景。当千寻误  相似文献   

19.
《人事与人才》的前身是《劳动与人事》。我是《劳动与人事》的热心读者和作者,1989年因机构调整这个刊物停刊,并创办《人事与人才》时,《劳动与人事》的一位编辑找到我,告知将创刊《人事与人才》的喜讯,并嘱我将拟办的这一刊名,找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王康先生论证一下,看看刊名好不好。当下,我满口应诺,很快给王老写了封信。我知道,这个论证的事,王老是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23)
<正>11月23日,大陆台商、台湾文化人代表,以及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大陆知名高校的台湾学生代表百余人,在深圳参加"创富人生,赢在大陆——台湾百姓故事汇"活动。活动现场首发了《台湾百姓故事》丛书,这套丛书是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推出的三部曲采访故事的集中呈现,包括《大陆台商财富故事》《台湾文化人在大陆》《台生大陆求学就业记》:台商跨海而来,弄潮改革开放,实现创富人生;台湾文化人肩负着使命和责任,身体力行,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台生求学求知,激扬青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