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承》2016,(8)
现阶段消灭贫困工作的重点是精准扶贫,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总动员,大学生通过乡村支教为精准扶贫贡献一份力量。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造就人才的奠基工程,加强基础教育是乡村脱贫的长效机制,因为贫困乡村学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所以大学生可以通过乡村支教的形式为填补贫困乡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大学生乡村支教有助于精准扶贫目标的早日实现,精准帮扶贫困村民的下一代,彻底改变贫困面貌。大学生乡村支教的实施策略可以从团队组建、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与信任、根据学生的特点事先准备支教教学内容、大学生支教团队要争得自己所在学校的支持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武锋  万莉莉 《传承》2008,(22):120-121
贫困的缘由多种多样,但人口压力大,资源环境条件差是最基本的原因。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土地人口承载力低下。目前通过以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为主的多种扶贫方式,极大的改善和解决了宁夏山区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是一项国家方略,在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逐步走向法治化。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与宪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有不同维度的耦合性,宪法第四十五条可以作为精准扶贫的政策依据和权利来源。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制度规定具体落实了宪法第四十五条的物质帮助权,具有完整的构成要件规范,可以作为精准扶贫的请求权基础。在法律意义上,贫困是主体支配和控制的社会稀缺资源不能满足其生存和体面生活的社会现象。但是贫困在法律层面上仅体现为人的行为能力的不平等,人的权利能力始终是平等的。这是贫困主体不因贫困而遭到歧视并要尊重贫困主体的主体地位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实施扶贫战略一)扶贫战略应以消除群体性的基本需求贫困为基础,以解除工业化的资本需求贫困为重点。贫困山区群体性的基本需求贫困和工业化的资本需求贫困的“双贫现象”,属于不同性质的贫困:前者反映的是人的生存困境,一般以人的最低基本生活需要所需的费用...  相似文献   

5.
2004年4月,中纪委监察部机关扶贫工作由河南省转移到四川省。带着中纪委监察部领导和机关干部的重托,陈国仕来到凉山州甘洛县担任县委副书记,专门从事扶贫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全县28个乡镇和数十个偏远贫困山村,从群众最关心、最焦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竭尽全力为贫困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贫困群众办好事,做了大量暧人心、得人心的实事,解决了许多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他的真情感动着彝族人民,彝族老乡亲切地称陈国仕是“凉山彝族同胞的贴心人”。民情就是责任挂职扶贫前,虽然已经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当…  相似文献   

6.
地处赣南山区的江西省于都县,现有台湾省籍同胞98户、560人,其中在农村的89户、523人,是江西省台籍同胞较多的县份。生活在那里的台胞,虽经各级政府及台联多年的扶助,生活水准有所提高,但仍然还有相当部分没有摆脱贫困。近二年来,于都县找准扶贫工作支点,拓宽扶贫工作思路,改变扶贫方式,走开发扶贫之路,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一)该县台湾省籍同胞扶贫工作已进行十多年,然而总有一些台胞的贫困问题解决不了,甚至有些已经脱贫,却又重新“返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于都台办通过对居住该县的台籍同胞全面调…  相似文献   

7.
贫困的缘由多种多样,但人口压力大,资源环境条件差是最基本的原因.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土地人口承栽力低下.目前通过以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为主的多种扶贫方式,极大的改善和解决了宁夏山区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增收的基础和关键,是贫困群众最迫切的期盼。要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找准路子,突显特色,创新方式,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扶贫政策,建立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脱贫联动机制,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产业富民,积极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相似文献   

9.
贫困——一个让人揪心的词。原始的时候,本没有贫困这个词汇,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的地方发展了,有的地方却在停滞,于是,差别出现,贫困成为一种生活状态对另一种生活状态的概括。平等、爱心是人类的天性,消灭差别,消灭贫困,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但贫困不会自己逃亡,让我们来关注一下扶贫,为扶贫做一点什么吧……本期编辑的这一组文章,能让您了解到一些云南的贫困状况和扶贫攻坚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10.
贫困──一个让人揪心的词。原始的时候,本没有贫困这个词汇,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的地方发展了,有的地方却在停滞,于是,差别出现,贫困成为一种生活状态对另一种生活状态的概括。 平等、爱心是人类的天性,消灭差别,消灭贫困,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但贫困不会自己逃亡,让我们来关注一下扶贫,为扶贫做一点什么吧…… 本期编辑的这一组文章,能让您了解到一些云南的贫困状况和扶贫攻坚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11.
解决贫困群众最迫切、最基本的需求是精准扶贫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直接影响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当前,对扶贫需求把握不精准、扶贫联动机制不健全和扶贫考核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制约着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群众需求的满足,因此,需要通过深化驻村帮扶、强化扶贫联动和完善扶贫考核反馈等策略来逐步化解。  相似文献   

12.
萧灼基 《政策》2006,(6):32-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成绩显著,全国贫困人口比重大幅下降。但目前无论从相对贫困还是从绝对贫困来看,情况仍然严重。绝对贫困方面,全国农村仍有2365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全国城镇低于低保线(人均月收入159元人民币)的人口有2200多万,生活比较艰难。相对贫困方面,基尼系数已达到  相似文献   

13.
扶贫工作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村扶贫工作。但是我们现在的扶贫工作是个什么现状呢?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了20多年,对于农村扶贫工作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目前,国家扶贫方式更多的是依靠发放救济款,但是相对于庞大的贫困人口,发放的救济款是比较有限的,生活贫困的农户们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拿不到救济款。  相似文献   

14.
贫困,有如广袤无垠的沙漠,损害的不止是一些人一些地方,而是我们所有人生活的环境。这一事实多年来已被人们认识并认真对待。于是我们的时代有了一个新词,叫扶贫。 帮助近2000万残疾人摆脱贫困,是一场艰苦的战斗。然而,检阅近年我国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我们欣喜地发现,许多地方都取得了  相似文献   

15.
开发扶贫是改变毕节地区面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但目前的扶贫方式只注重物质投入,没有触及到文化知识、思想观念等精神贫困的巨大制约因素.因此落实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素质,实施教育扶贫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6.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今世界仍有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推行的"精准扶贫"实践,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使8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最核心的内涵或要素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旨归、"精准扶贫"的基本工作理念以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它们不仅是中国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根本法宝,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且能为世界反贫困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17.
李蓝 《前进论坛》2016,(4):59-60
正一、中国扶贫的五个阶段和五种方式中国扶贫,从发展阶段看,经历了五个阶段;从扶贫方式看,出现了五种扶贫模式。第一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1978年,按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导致这一时期大面积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因此,制度的变革就成为缓解贫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贫困地区不但需要经济扶贫,更需要信息扶贫。要想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要将其和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结合,全面发挥信息化在扶贫工作中贫困识别、信息勾连作用。同时,信息化在更新农民传统观念,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民现代性养成等方面也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族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也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扶贫开发方式的灵活多样性。从云南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应采取五个方面的扶贫措施:一、重点扶贫。鸳南省贫困缅大,涉及面广,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总结过去的扶贫经验,那种平均使用力量,到处撒“胡椒面”的扶贫方法已适应不了当今的形势。当前应把扶贫重点放在那些最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新扶办法。如云南应在  相似文献   

20.
李继安 《重庆行政》2014,15(5):25-28
正重庆市开县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移民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现有市级贫困村112个,农村扶贫对象4.1万户13.8万人。为准确、客观、真实地了解"到人到户"扶贫实施情况,近日,开县扶贫办组织人员,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组织座谈、走访农户和实地查看等方式,先后深入到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农户和相关行业部门,就农村扶贫开发"到人到户"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有关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