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勇 《法制与经济》2008,(11):78-79
城市社区商贸业的现代化、网络化发展,应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建成以区域性商业中心为主导、社区商业为基础、专业市场为特色的多层次市场格局,并强化规划、建设、扶持、改造、监管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2.
社区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防止市场与公权力侵蚀的制度性保护机制以及独立于政府、市场之外的治理主体,在社区治理中具有环境适应、目标获取、整合与模式维护这四种功能系统。社区自组织作为社区内生、自治的组织力量是社区社会组织的最主要部分,但其目前的发展状况尚无法使其承载起作为社区治理主体的上述功能。影响或阻碍社区社会组织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是社区组织发展的行政性资源与社会支持资源不足以及现行社区体制空间约束。为此,需要通过加强政府顶层制度设计、创新基层管理体制与促进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等三条路径实现对草根社区自组织的赋权增能、嵌入性吸纳与持续性保障,以更好地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系统。  相似文献   

3.
社区居家养老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功能的互补结合,包括养老内容、居住方式、养老资源的来源和提供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社区是政府、市场、家庭联系的纽带,社区居家养老在社区层面整合多种资源,构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实现部分家庭功能在社区层面的替代。基于"责任伦理",老年人固守着日益弱化的家庭养老,被动参与社区居家养老,限制了其服务范围的扩大和发展,家庭亲缘关系在社区层面的复制,以信任为核心的社区社会资本的构建是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个瓶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状况有着自身的原因与特征。以社区为依托,开展以政府、市场为主体的职业与技能培训以提升东北下岗失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和选择能力,加快非营利性组织建设以重建社区的社会资本,积极拓展社区就业是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了长春市居家养老现状的前提下,结合相关理论,旨在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家庭为基础、市场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的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6.
田铮 《法制与社会》2010,(4):180-180
社区参与是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但是目前社区参与还存在参与机制不健全、参与渠道不通畅、参与范围窄等现实情况。解决社区参与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基层管理的根本属性——组织性入手,充分发展基层民主,在社区范围内实现城市基层政府、市场、社区中介组织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合作和共赢的秩序。  相似文献   

7.
云翔 《刑警与科技》2013,(21):233-235
<正>社区服务和联网报警行业是一个立体的交叉,在市场和业务上是双向的重叠。大家看到这个题目肯定会联想到联网报警行业,其中很重要的是家庭联网报警。社区服务的内容是什么?家庭报警服务的开展状况和遇到的困惑在哪里?社区安全服务与家庭报警服务的市场重叠?在进入社区安全服务的过程中,报警服务遇到了哪些市场阻碍?社区安全服务和家庭报警服务怎么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篱笆、围墙、安全设备为明确标识的隔离社区实质上代表着一种城市空间私有化的生活方式。隔离社区的形成机理可以归纳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压力下的“隔离生成”;市场趋利行为下的“隔离扩张”以及全球化推动下的“隔离蔓延”。隔离社区导致了城市空间分异,这种在居住空间的聚集和隔离也会带来一些不可预见的外部负效应,包括:城市不安全感外溢、城市公共物品消费不均衡、城市空间碎片化、城市社会分化与城市公共政策失败。隔离社区对后工业化社会的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实现城市治理转型,才可能避免“破碎城市”加剧,走向“重整城市”。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城市社会整合模式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计划体制下,单位组织在中国城市的社会整合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改革以来,在市场因素的作用下,城市社区旧的社会整合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我国城市的社会整合机制正由单一行政性整合向多元契约性整合转变,市场、法律、中间组织、社区等因素在城市的社会整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何遥 《刑警与科技》2014,(16):42-45
“随着智能化和安防新技术的发展,社区安防整合运营趋势的影响,以及不可避免的房地产波动,智慧社区安防的发展更加值得关注。国内安防企业面临着竞争中的调整,无论是产品、平台、技术,还是市场,都将与新的发展潮流共同起伏。”  相似文献   

11.
张昱 《中国司法》2005,(10):75-78
随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拓展和不断深化,社区矫正制度建设问题日益凸显。在拙文《社区矫正制度的社会学视野》①中,笔者曾提出社区矫正制度不是单一的刑罚执行制度,而是一种复合性制度。本文进一步展开这一命题,认为复合性社区矫正制度是法律制度与矫正制度的统一,其实施主体是既有明确分工,又密切合作的政府、社会和市场,其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一、复合性社区矫正制度的必然性已有的关于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大多从法学的视角提出问题,其研究大多以刑罚执行制度改革为基础,从法律制度完善等角度提出相关的制度建设建议②。这些研究对我国…  相似文献   

12.
美丽园物业纠纷案件已经结束,业主时代尚未到来!60亿的物业市场收入1998年以来,截至2006年4月,北京居住小区已达3130家,近2000万公民都生活在社区之中。与此同时,北京市现有物业管理企业2751家,实现物业管理项目4569个。截至2005年4月,物业服务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服务面积29647.56万平方米,其中办公楼897个、居住小区2911个。而全市成立的业主委员会仅仅300多家。如果每个社区一年的物业费用为200万元的话,那么物业公司每年的市场收入为60个亿!据有关专家的计算,北京社区的公共维修基金已经达到84亿!然而,大量的物业纠纷却让业主不胜其烦!2…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养老责任逐渐从家庭转向社会,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养老服务社会化以其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为显著特征,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社区、家庭均在养老服务社会化中承担着一定的发展责任。  相似文献   

14.
李佳 《行政与法》2021,(2):102-112
社会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我国城市单位社区是城市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探索城市单位社区治理模式有利于完善城市社区建设、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成都市L社区为破产企业单位社区,其治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以社区再造为路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  相似文献   

15.
邹会延 《行政与法》2003,(10):94-95
目前,社区为居民服务的功能更加全面、具体,这就要求社区干部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为社区和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与管理。建立社区干部培训机制,就是要加强对社区干部的培训,提高社区干部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这是党和政府为建设社区干部队伍,发展社区建设和社区自治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6.
一个完善、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团良性互动的社区。但实际上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团之间关系出现失衡。造成这种困境根源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中心模式。针对这种治理模式的弊端,本文提出了以政府,企业,第三部门①为行为主体,以互惠为运行基础,以协同为运行机制的三角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可视对讲发展从技术上而言整体趋向成熟,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现象正逐步呈现,厂商之间的主要竞争点集中在外观设计、触控大屏以及人性化的功能特性。澳大利亚MOX集团作为世界领先的自动控制方案提供者,自成立以来已研发了一系列的创新产品,并在工业和商业市场得到应用。目前,MOX可视对讲产品已遍布全球,广泛应用于智能社区、高层楼宇和高端别墅,为大型社区和公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浙江省针对社区矫正人员数量高位攀升、监管教育任务日益繁重等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学习贯彻《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深刻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精神,坚持以提升社区矫正质量为目标;以强化县乡村三级社区矫正组织职责为抓手;以深化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大力推进社区矫正人员监管教育帮扶体系建设,认真落实社区矫正各项任务,着力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2004年5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我省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省针对社区矫正人员数量高位攀升、监管教育任务日益繁重等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学习贯彻《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深刻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精神,坚持以提升社区矫正质量为目标;以强化县乡村三级社区矫正组织职责为抓手;以深化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大力推进社区矫正人员监管教育帮扶体系建设,认真落实社区矫正各项任务,着力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2004年5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纪委、监察局经过6年多的大胆探索,积极实践,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党风廉政监督站为依托、以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员为主体、以社区事务和社区党员干部为重点监督对象的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新机制。2004年,亭湖区纪委率先在先锋街道北城路社区进行试点,建立起全市第一家社区党风廉政监督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