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7年11月20日,东盟10国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三届首脑会议上签署了对东盟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盟宪章>.宪章就东盟的战略目标、原则、地位以及构架等作了明确规定,这是东盟成立40年来第一份对各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相似文献   

2.
2002年的东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东盟各国政局普遍较为平稳;经济上,东盟及其成员积极推动经济复苏和地区合作;外交上,大国外交开展得有声有色,其地缘政治、经济地位得到提升;在反恐方面,地区性的反恐斗争逐渐步入正轨。 一、政治 东盟各国在2002年没有发生导致政局更迭的重大政治事件,约一半国家保持平稳运转的惯性;另  相似文献   

3.
2003年的东盟     
20 0 3年 ,东盟在政治、经济、外交、反恐及危机处理等领域 ,都发生了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大事件 ,这也将对东盟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一、新老领导人更替完毕2 0 0 3年 10月 31日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正式退休 ,副总理阿卜杜拉·巴达维继任 ,这标志着东南亚强人政治时代的正式完结。冷战结束以来 ,东南亚的政治舞台上先后走下 3位强人。他们分别是曾治理新加坡达 31年之久的李光耀 ,统治印尼长达32年的前总统苏哈托以及马哈蒂尔。这 3位领导人都是强势领导人 ,都建立了威权型政府 ,都把各自的国家带上了现代化的道路。首先 ,虽然都建立了…  相似文献   

4.
试析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东盟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它已经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但是作者认为,从这一构想的缘起到达成协议以及今后的实施,都将面临来自东盟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走向和未来,可称之为"东盟因素".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旨在促进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加强互助合作,保卫和促进本地区和平与稳定,2012年正好是东盟成立45周年. 多年来,东盟历经各种挑战和考验.由于东盟各成员国间在紧密合作的同时加强对外合作,使得东盟克服了各种挑战.现今,东盟已经成长为一个相当强大的区域性组织,东盟致力于在2015年建成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即: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已经受到国际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普遍关注,成为世界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东盟是中国最主要的周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重要的经贸伙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双边经济的互补和竞争关系日显突出。因此,对东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9次东盟首脑会议上,各国一致同意到2020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的设想。与自由贸易区相比,经济共同体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形成,它不仅要求包括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重要的还要求成员国逐步协调产业、贸易、货币和对外政策。但由于东盟内部有着较大的差距,其合作机制也存在不少缺陷,使得“东盟经济共同体”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正式成立,这是东南亚现代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意味着东盟最早的6个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内部所有商品贸易的关税都将降至0-5%,6国的货物、资金和人员可自由流动。东盟的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将分别于2006、2008和2010年把关税降到这个水平。2015年东盟将全面取消进口关税,实行零关税机制。  相似文献   

9.
东盟外交新走向--兼论中国与东盟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盟所在的东南亚地区是世界风云变幻中的一块“绿洲”。长期以来,东盟国家总体上保持了政治基本稳定,经济较快增长的好局面。在对外关系领域,东盟也积极进取,颇富个性和特色,是世界上一个外交活跃、成果丰硕的地区一体化组织。 自东西方冷战结束后,东盟大力推行全方位、多元化外交,取得显著成效,同各类国家特别是亚太国家发展了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近一年来,为  相似文献   

10.
从《东盟宪章》看“东盟方式”的维护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东盟宪章》出台之前的背景以及《东盟宪章》自身的内容为研究对象,认为“东盟方式”正经历一场适应新形势的转型,除了维护东盟方式中的部分原则外,更重视“第二轨道”作用和“国家内部关系”规范,侧重向“机构健全、功能强化”和向“高效的法制化”转变。  相似文献   

11.
冷战时期,东盟与北越相互敌视。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与东盟关系出现短暂缓和。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后,双方关系再次呈现对抗状态。冷战结束后,越南与东盟之间关系走向和解。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双方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长期动荡和分裂的东南亚开始走向区域联合自强和一体化方向的新道路。越南与东盟关系的演变,有着复杂的背景因素和各自的利益考虑,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东盟崛起与中国东盟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冷战后国际格局的转换过程中,国际舞台不断出现新生的力量,催生多元结构的形成和多极体系的发展。在亚太,东盟以其组织的不断壮大、实力的不断增强、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日益成为该地区不可忽视的一极。东盟的崛起与强大,对亚太的邻国形成新的影响,使之面临如何调整与东盟关系的问题。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趋势已成为我们亟待思考的新课题。一、巩固和发展传统的合作与友好:中国与东盟关系重构的基石作为同处亚太的中国与东盟各国,无论在文化传统、经贸往来,还是在地缘政治方面,关系都十分密切。在构筑二者未来关系时,我们应首先看到彼…  相似文献   

13.
杨静 《东南亚纵横》2007,(11):26-31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建设,基于双方便利的贸易制度安排,优越的地缘因素,相似的文化背景,东盟国家已成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首选之地。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每年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长,仅2006年上半年投资额达1.52亿美元,相比2002年的6633万美元,增长了229.16%。同期,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也在不断升温,2005年,中国向东盟  相似文献   

14.
东盟成员国对东盟的认同是评估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程度的关键性的核心指标之一。鉴于东盟新成员国的历史特殊性,本文从东盟新成员国的角度考察了影响其对东盟认同的主要经济和政治因素。东盟新成员国与其他盟友的经济发展差距、东盟对其支持和庇护的程度、东盟或东盟成员国之间如何处理内部冲突等因素,都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到东盟新成员国对东盟的认同,从而影响到东盟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在东盟的区域化对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历史回顾、国际案例与现实考察,认为人民币区域化需本着循序渐进原则,在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强化,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6.
17.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在分析日本和东盟的外交关系时,大多从经济、政治或军事方面人手,而对于双方的文化关系,以及日本对东盟的文化外交战略的论述还相对缺乏。本文主要分析日本对东盟的文化外交战略,全面了解日本的东盟外交战略,并探讨其对日本和东盟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aims to reexamin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after recent moves by the U.S. to intervene in the relationship. First, it looks at how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affected relations; it then analyzes the effect of U.S. interference; and, finally it wraps up with a prediction of the fate of the ASEAN way and its impact o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东盟政策研究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报告是我们试图对步入新时期的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总结和前瞻。 2 0 0 1年 11月中国与东盟就 10年内建立双方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 ,2 0 0 2年 11月初 ,朱钅容基总理将出席在柬埔寨举行的 10 + 3和 10 + 1领导人会晤。届时 ,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将进行更广泛和更深入的讨论。双方有望就自贸区达成框架协议 ,并将进一步深化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为此 ,报告力图从历史回顾和未来展望两方面 ,结合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背景 ,全面和准确地评估东盟的作用和地位 ,分析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进而提出适应形势发展的对东盟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东盟国家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美国高调推进的"TPP轨道"建设为东盟国家参与TPP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风险。随着TPP谈判进程的深入,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也必须随之进行全面调整。本文主要分析东盟国家在不同时期参与TPP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