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杰 《桂海论丛》2011,27(2):22-26
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这需要理论予以自觉的研究与论证,唯其如此,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因为公民社会伴生于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公民社会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公民社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文明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使社会生产的发展速度、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社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文明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社会文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永葆问题意识和不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中国之治"的逻辑主线。立足新时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本文聚焦"中国之治",从五个层面重点探讨了"中国之治"的演进逻辑与特色生成,即面向中国问题开展国家治理,借助制度体系规范治理行为,依托制度现代化助推治理现代化,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及吸纳国外有益经验用于中国治理。  相似文献   

4.
顾晖  颜素珍 《前沿》2005,(11):187-190
市民社会源自西方,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民主政治的推进,市民社会在我国的构建和培育有其必然性。针对市民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我国市民社会在构建和培育过程中应该确立一个模式,实现两大转变,推进三大改革,明确四个特点和坚持五大原则。  相似文献   

5.
6.
黄芳  ;石正义 《人民论坛》2014,(10):203-2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中国特色执政理念的不断创新与提升。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艺复兴出发,探寻我国特色执政理念的思想起源;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基本价值诉求及其实践,从执政理念的核心价值目标、具体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实现途径三个维度详细分析了我国特色执政理念的形成、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7.
李惠峰  蔡常青 《前沿》2009,(1):35-3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现实和总的特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立足于这个现实提出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基础、政党功能、核心政治结构和政治制度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特色.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色是在世界史和民族史相结合的过程当中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及政治现状、世界各国政治文明及共性成分与实践创新的结合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精华并结合中国...  相似文献   

9.
李春红 《青年论坛》2007,1(3):16-1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该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实现党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自己创造的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的指导理论、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现代化的模式创新和路径创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探索了人类文明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用辩证智慧处理好坚持性与发展性、规律性与价值性、借鉴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文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实践唯物主义是其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其核心范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把改革开放、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三位一体作为实现途径.从而实现了目的与手段、方法和途径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  吴琼 《人民论坛》2014,(6):42-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任何社会形态都存在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者间不是因果关系。应厘清群众对社会发展中阶段性问题的曲解和误读,正确对待暂时性困难,将问题转化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更顺畅,使社会中每一个人得到发展的实惠,分享改革的红利。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进入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的历史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既是实现社会福利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又是中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长远目标,又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还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在分析传统文化中"群体主义"影响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当代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群体特征的演变,并从挖掘传统文化合理价值因子、在群体发展框架内注重青年个性发展,以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青年群体发展纲领等三个方面,指出青年群体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表明,一个国家对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注重本国的国情和民族特点,走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发展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要求坚持和遵循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价值取向和实践原则,以发展民主政治、践行法治政治、推进协商政治、追求效能政治作为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17.
公民社会研究应强化中国特色与问题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的研究,要建立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及其资本主义批判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要特别识别扣批判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下的市民社会理论,要突显中国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其社会结构,突显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问题意识,将公民社会建设的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内在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立足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新世纪,必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方向、问题、战略是构成道路的基本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目标导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进步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受初级阶段具体国情的制约,内部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同时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着"文明的冲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要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的有机统一,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三大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依法治国是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略,党的领导构成政治发展的现实保障,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结构特色.政治稳定、低代价政策优化与社会整合,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功能特色.以区域代议与精英代议相结合的代议制度为代表的政治制度是该模式的制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