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风窗》2016,(24)
正强化了亚洲同盟体系,构筑了应对中国崛起的安全屏障——奥巴马本可以带着这样的亚洲外交政绩离开白宫,如果不是菲律宾"不给力"的话。菲律宾嚷着要与美国闹"分手",的确让外界大跌眼镜。签了军事同盟条约,秀了几年的政治亲密,总统换人后就"恩断义绝"。杜特尔特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我在任,美国就别想把菲律宾当作门前鞋垫。"有人觉得这是杜特尔特意气用事,因为他说过不少"过头"话。也有人认为他是在大国间玩平衡,真实目的是想捞取更多的利益和好处。可就没人相信杜特尔特这话也是"真情流露"。把盟友视为门前鞋垫,暴露了美国亚洲同盟体系的先天缺陷。这个先天缺陷在于,美国的亚洲同  相似文献   

2.
石破 《南风窗》2008,(17):61-64
"我觉得有些人对农民是假爱,即使他心里是真爱,他的身体也不允许。"曾经努力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何慧丽如今认为自己的未来在农村,并满意于自己的"回归"。对于发展生态农业,何慧丽只问了一句:"你可以不爱农民,但你爱不爱自己的身体?"  相似文献   

3.
袁鹏 《台湾研究》2015,(1):37-38
继中美两国元首2013年"庄园会晤"和2014年"瀛台夜话"之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构建进人新的阶段。尽管美方对新型大国关系的提法不完全认同,高层甚至有意避谈此一概念,但对新型大国关系之"规避冲突、发展合作"的核心内涵,美国各界总体是认可的;对于如何争取实现中美长期战略稳定,中美之间也有相当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正走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道路上。有意思的是,中美在探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时,更多思考的是如何避免所谓"修昔底德陷阱"这样宏大的战略性问题,而长期牵扯中美关系的台湾问题只是其中一环,不像过去30年那样构成中  相似文献   

4.
李北方 《南风窗》2012,(26):82-83
十八大前后,关于国家和民族道路的讨论此起彼伏,也引发了知识界重大的分歧,这些分歧不但表现在如"顶层设计"这样宏大的命题上,也表现在"文学家的政治立场"这样已经潜伏多年未曾浮出水面的话题上。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表征上成为大国崛起的成功标记之一,而围绕这一事件的讨论,却深刻反映出更深广的思想裂痕。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大国关系总体上仍保持平稳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自"9·11"以来,以反恐为粘合剂的大国合作向传统大国关系回摆,地缘政治和多边政治因素成为大国互动的着力点.美国因素依然是大国互动的重要牵动力,同时中国因素日益成为大国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工会博览》2005,(18):72-72
有人说,爱情的保质期只有18个月。在这一年零6个月之后,你和他之间难道只剩下对彼此的义务与责任?你一定不希望你们之间美好的爱情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吧?不妨使用下面的方法为爱"保鲜":  相似文献   

7.
社会特点,不言而喻,即区别于他国的特征,也可称之为一国国情之精粹。然而它却涉及一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而且与不同国家相比,会有种种不同的结论。像印度这样一个多样化惊人的复杂大国,其特点就要比一般的小国、"中"国,以及其他大国要多得多。企图在一篇万八千字的文  相似文献   

8.
国是     
《南风窗》2013,(7):19-20
高层High Level习近平只要有时间,我就同家人在一起3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多国媒体采访时,巴西记者提出了众人好奇的问题:"您领导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感受是什么?每天工作和生活情况怎样?"习近平的回答比较坦然:"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围绕布莱尔何时辞职交权问题,英国工党内部的"二布之争"最近有了比较明确肯定的答案.面对党内强劲的"逼宫"浪潮,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今年9月工党年会前夕,明确承诺将在12个月内辞职交权.在随后举行的年会上,布莱尔带着依依惜别之情发表了告别演说.布莱尔在演讲中称赞了布朗,说"没有布朗就没有新的工党和3次大选的胜利."对即将离开领袖的岗位,他表示,"离开是艰难的,但也是正确的",称他"爱这个党,永远和它在一起".布朗在年会的第一天发表了主旨演讲.他首先颂扬了布莱尔为工党、为国家做出的杰出贡献,明确摆出了首相继任者的姿态.而后,他大谈新工党、新英国的理想和价值观,描述了工党未来改革的新前景.他还恳请工党同仁给他机会战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宣告了接替布莱尔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
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发表了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并以其父在南京的经历作为"证据".河村隆之称其父正是在南京迎来了1945年日本的投降,也在南京受到过善待,他不能理解如果真有"南京事件" (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事情,南京人怎么会对日本军队这样客气呢? 这并不是河村隆之第一次以其父在南京的"经历"说事.在日本众议院的网站可以查到,早在2006年6月13日,他就在众议院提出过一个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文书,开篇即提到其父河村鈊男是以"步兵101旅团指令部伍长"的身份来到南京的.  相似文献   

11.
"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是关于"路"的一句名言,是近现代中国史上的先哲鲁迅说的话.不知有多少国人在看了鲁迅先生这句话之后,顿悟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开始了自己的坦荡前行.但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过于"哲理"的缘故,它除了对人们在"拼社会"时能起到很强的精神激励作用之外,在实在的生活当中大多作用不大.试想,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路的地方基本上也就是普通人不需要去的地方了,谁还去进行那"既难且险又前途未卜"的造路之旅呢?甚至科学家也不会鼓励去做这样的事.我有个朋友叫王方辰,是生态学家,中国探险协会常务理事.他就不鼓励人们过度地进行缺乏生态观念的探险之旅——没有路的地方,恰恰是科学研究需要的原生态地貌,"无路正好."他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12.
<正>张笑是北京ABB高压开关设备有限公司环网柜生产线的一名组长。在ABB近10年的工作中,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急、难、险、重、苦的任务总是冲在前面。在工作期间,他所在的班组曾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组"、"安全班组",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季度先进个人"、"年度先进个人",2013年获得了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爱企业的好职工"荣誉称号。平时的张笑总是一副阳光开朗的模样,很少  相似文献   

13.
一种精神     
人的精神世界是无比丰富的,这种丰富是构成人类世界的基础之一,是人们热爱生活的理由之一.每当我们问一个人:你为什么爱生活?他回答的背后肯定包括这样的理由——因为生活里不止存在我一个人,所以,我可以有爱和被爱;因为生活里有万物万象,所以我可以说出这个是美的,那个是丑的……包括人多样的精神世界在内的世界的互异性和多样性就是这个世界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传统大国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大国之间结盟分裂对抗,相互争夺世界霸权。不仅其政治关系是分裂的,经济关系也是对抗的,没有统一的协调性制度安排。由此形成的历史惯性,使二战后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构成的两极格局依然具有上述特征。虽然世界大战没有打起来,但美苏两大集团之间始终处于"冷战状态"。随着共生性全球体系的形成,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当代意义,使传统大国关系基本特征存在的依据在减少,传统大国关系历史惯性的动力在减弱,当代大国关系面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性需求和机遇。中国适时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既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希望给当代世界摆脱传统大国关系历史惯性提供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不仅具有理论与实践依据,而且科学把握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历史趋向。  相似文献   

15.
赵博渊 《南风窗》2007,(17):78-80
韩国已成为亚洲第三个以基督教为主导信仰的国家,大国意识膨胀之下的对外传教活动固然是其经略海外的捷径,但外交资源却投送不到偏远的阿富汗。这样的阿喀琉斯之踵,对于自诩"拥有9200年文明史"、梦系"大国战略"的大韩民族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反讽与善意的提醒。  相似文献   

16.
沈孝泉 《当代世界》2013,(10):44-47
二战后,跨大西洋的欧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密切的结盟关系,也是对全球事务产生极其重要影响的大国关系。值得关注的是,冷战结束后,欧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又成为全球最为复杂多变的大国关系。欧美关系受到严峻挑战的最新例证是不久前双方在对叙利亚动武问题上产生的矛盾。2013年8月21日发生的"使用化武事件"给僵持不下的叙利亚内战增添了新的变数。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采取军事打击行动惩罚巴沙尔政权。对于这样一场难以得到  相似文献   

17.
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内涵与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确立了"成为与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21世纪初期,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8.
胥传军在首钢矿业公司烧结厂二烧车间做机械点检员工作已经近十个年头了.平时一有空,他就喜欢对各种设备琢磨来琢磨去的,同事问他:"你这样累不累?"他回答说:"喜欢就不觉得累.". 首钢矿业公司的专利产品——皮带机"燕尾式卸料器"就是胥传军发明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之道     
李少威 《南风窗》2011,(10):57-59
"诗人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湛湛清华园,闻一多先生雕像嶙峋,傲立草木之间,碑上名言,雕镂人心。求学者遽闻斯言,肃立者众,徘徊者久。岂止诗人,如此天赋,当属一切学人。子曰:"仁者,爱人。"仁乃为人之至善,爱是教育之终极。堪称"仁者",即为君子。塑造君子,非中华千年教育之宏旨而何?清华国学院梁启超先生曰:"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而古有明训,上梁不正,下梁乃歪,欲致学生于君子,  相似文献   

20.
齐宏伟 《南风窗》2010,(4):88-90
司徒雷登墓在杭州城东北郊安贤陵园,这里苍松翠柏,流水潺潺。墓碑上简简单单写着他的中英文名字、生卒年月和"燕京大学首任校长"的字样。付出者在付出中已得酬报,因他不是为了果效,而是为了心中那不灭的信念和伟大的爱。100多年过去了,那份爱还在激荡,让人终还是无法挥手道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