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年的生活就像是一个有着三个面的镜子——中间的一个大面和较小的向两边摊开的两面。两边的其中一面反射出你的孩子,第二面反射出你的父母。对于你的父母来说.你的角色正在改变,但现在你已经人到中年.而他们——没错,他们老了。虽然你过去是这个家里的“玩耍者”,依赖于你父母的支持和建议,但现在你更像个“教练”,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导刊》2013,(1):59-59
1.如果你已婚,要与配偶有更多互动关系,甚至要多于与孩子的互动。孩子最严重的不安全感来自感觉到:父母的婚姻其实不稳固,不长久。  相似文献   

3.
“你是父母的孩子,更是社会的孩子,国家的孩子。 今天,我们在爱国相遇,你就是爱国的孩子,党的孩子,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放假的前一个晚上,15岁的小李同学跟我说:“老师,回家了。”我随口问:“明天谁来接你?”小李说:“爸爸。老师,谁接你回家?”糊涂的孩子,他不知道,老师这把年纪,早已不再需要父母接送。  相似文献   

5.
今日歌     
在父母跟前,说到没话的时候,母亲总有这样的感叹:"最小的孩子都当孩子妈了,你说我们能不老吗?"好像兄弟6个只有我是催逼着他们变老的大坏蛋似的。所以,20岁生日来得就有点冒失,30岁生日没敢张扬,刚刚过去的40岁生日,连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父母在,万万不能说老。  相似文献   

6.
富有的生活     
小榕 《小康》2008,(2):89-89
美国孩子出生以后,从学说话开始,有一个字被父母反复灌输,从不放松,这个字就是"请"。孩子有什么要求,如果忘记说"请",父母就会提示"PLEASE"让孩子重说一遍。等孩子学会了说"请",其它如"MAY","对不起","很抱歉","没关系"等,差不多都学会了。学会说"请",  相似文献   

7.
50%的父母说,有孩子之后的第一次性生活感觉非常难受,8个月以后仍然感觉不好。58%的父母说他们在做爱的中途被孩子打断过。87%的妈妈认为她们的性生活比没有孩子时少了很多。更多女性认为孩子到来后,性生活变得例行公事。  相似文献   

8.
作为父母,你每天陪孩子的时间有多少?针对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不少朋友。其中一个对我说,由于他们是媒体单位,离市中心又有些距离,有时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新闻时,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特别是长期上晚班的编辑部,与孩子见面的时间比常人更要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9.
于兆文 《中国保安》2009,(10):71-71
宏儿,见字如面: 你去北京当保安已半年有余了,胃病好了吗?一切还如意吧!家里情况都很好,只是父母对你有些牵挂。可能是你爸爸平时很严厉,你从小有什么话都愿意跟妈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你爸就是嘴上不说,其实他把什么话都放在心里,他对你的爱和牵挂绝不会比妈少。你每次打电话回来,他虽然不抢着说话,过后却总是问个没完没了,我有时生气甩给他一句:"你自己不会问啊?"可过不了多久他还是要问。我有时爱唠叨,  相似文献   

10.
在灏灏特殊的童年记忆中.叔叔阿姨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是英雄的后代,你是广州警察大家庭的孩子,你应该像你的爸爸一样勇敢坚强。  相似文献   

11.
孙晓青 《小康》2012,(2):90-92
正你的孩子饮食健康吗?你相信78%的孩子吃不好早餐吗?富起来的父母为什么还会提供缺少营养的食品给孩子。"2011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显示,错误的膳食结构正在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12.
孙君飞 《半月谈》2005,(7):61-61
对于孩子日记中的秘密。父母不但要允许其存在,而且要充分加以尊重,这是尊重孩子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当然,父母负有监护人的责任.常常需要进一步了解孩子.但了解情况并不等于掌握秘密,父母的权利恰恰在于通过自己的教育影响,使孩子能够认识到秘密通常与责任紧密相连,拥有自己的秘密就等于要独立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上正在风行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讨论小组,小组成员已经过万,大多是被家长忽视或伤害过的孩子。小组首页上,《教你如何同父母对峙》《他们将孩子当做一个“物”,而不是人》等10个帖子长期置顶。在父母那里遭遇的心理伤害,以及对父母教育方法的批判,则成为讨论最多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卢松松 《乡音》2012,(1):50-50
一位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半年了,没有去找事,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最近跟他父母要钱,想去美国游学,朋友来问我该不该让他去。我望着他苍苍的白发说:"你如果真的要为孩子好,让他去,但是不要给他钱。"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我妹婿是美国人,从小就想做水手,向往外  相似文献   

15.
纯真、乖巧、热情,我们在谈到小孩子时,脑子里想到的都是这些词汇。但是还有一组词汇也同样适用于他们:顽固、坚定、霸道.还有赢家。如果要和孩子们争论什么事儿,最终获胜的往往是他们.而父母则会败下阵来。很多父母都会对自己说:“我们恐怕现在就得下楼把孩子的玩具小象拿来吧,因为最后我们还是会答应去拿的。”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14日,北京青年报《电脑时代》刊登了一篇写北京第十五中学学生杨扬《背着电脑上学》的通讯。一个道游在电脑王国里的孩子在北京警察中引起不小的波澜。虽然报上并没有说这是一个警察的孩子,可孩子的父母在北京市公安局工作了近30年,认识他们的人不少,认识杨扬的也不少。“杨扬真给警察的孩子争气!”有的警察说。杨扬的爸爸杨春生是北京公安交通管理局远郊处的科长,负责远郊区县的交通安全,妈妈文丽娟是北京公安交通管理局西城支队的会计。杨扬父母的工作似乎和电脑无缘。从父母的学历上似乎也帮不上什么忙,父母“文革”时初…  相似文献   

17.
“快乐的作品给孩子以愉悦。”这个十九世纪被英国人倡导的儿童阅读理念,对当今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讲仍是一种理想境界。在选择读什么样的课外书的问题上,孩子需要面对的强大“对手”是:陷入怪圈的父母——孩子喜欢的书父母不让看,父母喜欢的孩子不想读;某些以牟利为目的的出版商将暴力、凶杀、两性等成人文化内容——“入侵”儿童的出版世界;自以为是“告诉你一个道理”或持“性恶论”的爱说教的写书人——不要说谎,不要偷懒,不许这样,不许那样……  相似文献   

18.
孩子一天天长高 ,当父母的看在眼中 ,喜在心里 ,然而 ,欢喜中隐约又有一种担忧袭上心头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被高年级的学生欺负怎么办?偷着喝酒甚至吸毒怎么办?怎样避免被坏人拐卖?如果是女孩 ,如何避免性骚扰 ,甚至强奸……一系列的问题如同阳光下的阴影 ,永远也摆脱不掉 ,“我家有子初长成” ,也正是最让父母操心的时候。其实 ,只要父母或孩子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措施 ,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被侵害的危险 ,防患于未然。一、如何保护10岁以下儿童1.拒绝。告知孩子 ,在有人试图伤害他们时应当说“不” ,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一点 ,是因为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家庭教育不当和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青少年自杀、自残、校园暴力及家庭悲剧等屡屡发生,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提出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的心理却变的越来越难以琢磨?为什么家长期望得越大,得到的回报往往越小?曾有报道说,有位科学家在对一些国内外18岁以下的孩子做过问卷调查:你最敬佩的人是谁?有很多外国孩子在第一栏中添的是“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而在中国孩子的问卷中很少找到“爸爸妈妈”的字样。是中国的父母付出得太少吗?恰恰相反,中国的父母,尤其是现在四…  相似文献   

20.
幽默六则     
年轻 在公共汽车上,我给一位大娘让了座。大娘高兴地和我攀谈起来,问道:“孩子今年多大了?”我说:“26岁了。”大娘羡慕地说:“那你长得可真年轻。看起来也就30岁出头.想不到孩子都26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