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合法性、民主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制定村规民约时一般应按照如下八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宣传发动。村民是制定村规民约的主体,因此必须让村民知道、理解并积极参与。为什么要制定村规民约?主要步骤是什么?哪些应写、哪些可以不写?制定以后怎样执行?这些问题都要让村民了解清楚。村委会要在县、乡两级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利用广播、开会、村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也可以结合日常普法工作,向村民讲解涉及农村的法律政策,讲解村规民约的性质、意义及与国家法律政策之间的关系。尤其要让村民知道的是,村规…  相似文献   

2.
村规民约是基于法律授权而制定的,是用来填补法律空白的,不能替代法律,更不能与法律法规桕冲突。"合法"是对村规民约最基本的要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0条第二款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如果规约中含有侵犯村民权利的条款,即使经过村民会议的多数同意,在法律上也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将"蛋糕"做大,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村民在其中得到了哪些应有的权益,在村民社会保障、生活状况、制度支持方面有没有进步。我们应思考在转化过程中,村民是如何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政府发布的法律和政策如何有效地得到贯彻实施,这种政府初衷和村民愿望怎么才能达到有效结合。信息传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入点之一,能为基层民主建设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4.
杨勤  曾芝 《公民导刊》2015,(2):30-31
走进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镇大寨村,你会看见一个绿树掩映的原始村庄。一幢幢保持完整的土家民居依山而建,山环水绕,古桥、古井、古树穿插其间,闲庭静院古风犹存。早晨和傍晚,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田园气息扑面而来,叫人乐不知返,记忆中的故乡就是这般模样!"这离不开我们程代表的坚持。"村民们总说,是程代表让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大寨古村留存并重新焕发生机。村民们口中的程代表,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秀山自治县人大代表、老支书程明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进村工作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趋势和就业渠道,这应当加以提倡和鼓励。但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选送大学生进村任职当遵守《村委会组织法》。农村的村组干部一般都是依照《村委会组织法》有关规定。从本地村民中选举产生的。但有少数户口不在本地。不具备村民资格的大学生却被推为村委会候选人,参加竞选。甚至有的地方还以组织名义直接任命大学生进入村委会工作班子。这些做法都有悖于《村委会组织法》,不符合“村官”直选的原则容易激发村干部和大学生之间的矛盾,也不利于村领导班子的稳定。大学生应严格依照法律程…  相似文献   

6.
村民委员会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一性质决定了村民委员会成员要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自1987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各地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指导下,几经组织选举,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由于这个法律颁布的时间还不很长,许多地区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还存在着问题,需要逐步加以纠正或完善。这些问题主要有:选举程序简化,不符合法律规定O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从选民登记到公布选举结果,都有严格的法律程序。但一些村在组织实施时,自行简化了程序。如不按期…  相似文献   

7.
黄淳 《公民导刊》2010,(7):15-15
最近媒体报道,广东省某村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将该村集体用地出租而触犯了法律。因此有人认为,在当前我国农民的法律素质有待提高的情况下,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应由乡镇人大备案审查,以确保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的事项符合法律要求。但也有人指出,乡镇人大没有常设机构,无法开展经常性工作,由乡镇人大备案审查不切合实际。这两种观点哪种更符合基层情况,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8.
最近下乡调查,基层人大代表和农民朋友要求有关部门在开展“四五”普法活动中,要把农民作为普法重点,让普法内容更贴近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以解农民缺少某些法律知识之渴。这些法律知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王支全  王修 《人民公安》2012,(19):35-35
我都13年没主办过案件了。13年,法律有多少增补与废除,在调查取证上有多少改动与变革,在办案程序上有多少新规定与新要求,这些我都不得而知。具体到一个案件上,就更让我犯难了。  相似文献   

10.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贯彻执行已两年多了。这部法律为广大农村开展村民自治,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依法治村和民主建村,起到了保障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群众组织正在不断完善,学好、用好这部法律更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这部法律的贯彻落实很多方面都不尽如人意。如农村的许多重大事项,由村民委员会主任说了算,存在着既不组织村民委员会讨论,也  相似文献   

11.
伍玉功 《湖湘论坛》2007,20(6):52-55
农村村民是农村社会整体法治现代化的主体.认真分析和审视当代农村村民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农村社会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前提性认识.农村村民法律意识现状集中表现为无视法律、惧怕法律、避免涉讼以及伦理秩序、清官正义等意识,与现代化法律意识有极大分歧.中国应该通过完善市场经济、强化法律的农村关注、改善农村基层权力运用现状、进行法律启蒙与内化引导等措施,开创中国农村村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村民委员会的建设,步入了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标志着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重大政治意义。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依法实行村民自治,让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农民当家作主的体现。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法律保  相似文献   

13.
覃波 《当代广西》2005,(2):40-40
“便民值班日就是好!”这是乐业县甘田镇夏福村村民眼下谈论最多的热门话题。为方便村民办事,让村干部更贴近村民,夏福村每逢圩日都实行村干部便民办事值班日。  相似文献   

14.
8月29日,山东省兖州市兴隆庄镇王楼社区内欢声笑语,很是热闹,全村的男女老幼围着10块“道德榜样”展板议论着、感叹着。村民王大娘指着一块展板说:“这不是咱村的程永志吗,今天看着这些照片又让俺想起她过去积善行德的事,是个大好人哩。”这是兴隆庄镇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一部分,这也是兖州市以“乡村文明行动”为抓手,  相似文献   

15.
<正>大年初一(1月28日),梁伟东早早来到跑马洞,组织村民们摆好售票、烧烤、酸野等摊位,为景点的试营业做充足的准备。春节7天假期,板端屯跑马洞共接待游客1500余人,净收入10万余元。初试牛刀,这样的收益让梁伟东和村民很是惊喜,更坚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今年48岁的梁伟东是龙州县下冻镇扶伦村板端屯屯长、乡村旅游带头人,黝黑精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实干。跟记者聊起板端屯乡村旅游的发展,他滔滔不绝。板端屯有70户共280人,村民主要经  相似文献   

16.
“村里有个议事会,大事小事善处理:碰到疙瘩解得开,遇见难题有主意:创建农村新天地,全靠村民来决议。”如今,这首打油诗在罗山县民间广为流传。而其背后演绎的一个个故事,则更让人们看到了村民议事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韦少雄 《人民论坛》2012,(35):164-165
村民自治主体问题是研究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基础性问题,对村民自治主体的正确把握,直接关系到村民自治权的实现。作为村民自治的基本要素之一,村民自治主体区别于村民自治权主体和村民自治法律关系主体,村民个人、村地方、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会议都不是村民自治主体,村民自治主体应当是村民集体。  相似文献   

18.
《人大研究》2001,(11):1-1
李鹏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执法检查组全会上说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 ,起到了保障村民自治、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只有充分认识这部法律的重要性 ,才能贯彻好这部法律 ,也才能搞好对这部法律的执法检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实施 ,坚定了农民群众跟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发扬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部法律赋予农民自己管理自己重大事务的权利 ,使他们真正成了自己生活的主人 ,这样就可以…  相似文献   

19.
这里的村民身上有一种矛盾又协调的气质:自豪又平和,幸福更感恩。难怪有人说,德为是一个让人“来了还想来”的村子。  相似文献   

20.
司海燕 《传承》2009,(10):144-145
由于我国村民自治制度本身不完善,致使村民的自治权利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要加快《村民自治法》的立法,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宪法》中有关村民自治制度的规定,以完善我国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