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创造性地运用于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思考,使其关于发展的理论中洋溢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和平与发展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立足于对时代特征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便深刻地指出,尽管由于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引起的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制约战争的因素有了可喜的增长,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从整体看,世界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谋求发展的。到80年代中期他进一步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虽然科索沃地区战火已经平息,尘埃却并未完全落定,各方围绕这场战争进行的理论反思和政策调整正在更深的层次上展开。其中,如何看待科索沃战争后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依然是一个需要认真回答的课题。作为我国对国际形势的一个重大判断,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含义有一个演变过程。80年代中期开始,邓小平同志多次讲和平与发展问题,均特指当时世界面临但尚未解决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或有待继续争取实现的目标。其中,“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这个和平并非指不发生战争,而是指不发生世界大战。他曾明确提到,“我们讲的战争不是小打小闹,…  相似文献   

3.
西方的绿党及其“新政治学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绿党及其“新政治学原则”刘然胡良琼一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一场以市民为主体,以保护生态平衡、保障妇女正当权益、反对战争和核军备、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运动,这就是被西方政治家和学者称之为具有...  相似文献   

4.
“全球伦理”与“文明冲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上发表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希望能在不同化传统中找到某些维护世界和平的伦理原则,找到“一种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识”。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非常重大的课题。对此本提出四点看法:寻求伦理观念上的“最低限度的共识”很有意义,因为人类在伦理问题上必定有其共同的方面,必定存在可以为不同化传统的民族与国家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寻求“全球伦理”需从各个民族化传统中吸取资源,在尊重各民族化传统的伦理价值的基础上,发掘和利用有利于构建全球伦理的思想和观点:寻求“全球伦理”必须关注当今人类存在的重大问题,如“和平与发展”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和而不同”应是寻求“全球伦理”的原则,此原则不仅对消除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的矛盾、冲突、战争有正面的积极意义,而且亦是推动各国家、各民族化健康发展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5.
2000年的钟声迎来了新千年 的曙光,人们对未来怀着莫 大的期望。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世界将向何处去?最近,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举行了一次国际政治形势发展趋势研讨会,对下世纪初国际政治的走向作了探讨。 一、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的愿望,在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但冷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依然一个也没有解决。 展望21世纪,国际形势缓和的趋势是否不可逆转,尚难作定论。美国、俄罗斯认为未来仍可能发生核战争。克林顿在1999年2月26日发表的外交政策讲话中明确说:“依然存在潜在…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身处和平环境时,是否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对我们的威胁?当战争迫近身边时,我们是否已经作好了足以取胜的临战准备?当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军事战略之际,中国的国防长远建设与临战准备应有什么样的思路?  国防长远建设和临战准备是 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 问题。国防长远建设是战争潜能转化为军事实力的基本保障,临战准备依赖于国防的长远建设。临战准备与国防长远建设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 国防长远建设是为了防备外来侵略,创造一个长期的和平稳定环境,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国防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全面建…  相似文献   

7.
万光 《瞭望》1991,(37)
进入9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被打破,而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世界进入一个过渡时期。建立怎样的国际新秩序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上各种力量谋划和较量的一个焦点。 20世纪90年代,正是行将跨进新世纪的最后10年。人们经历了战争和动乱的20世纪,迫切希望改变国际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以开辟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未来。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的持续 78天的科索沃战争至今已 经结束一年了。这场战争究竟将对当今的世界带来何种影响,尤其是对军事领域可能产生的后效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从战争结束一年来的情况看,其对军事领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来。加速了世界主要国家(或集团)新的军事战略或作战理论的调整 早在科索沃战争还在进行期间,去年4月,北约即在华盛顿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包括有65条内容的新《联盟战略概念》,明确提出将“对其周围地区的冲突作出军事反应”,从而把北约的防御范围首次扩大到了其“周边地区”。科索…  相似文献   

9.
纪交替,战争与和平问题依然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展望21世纪,世界军事形势可能呈现如下主要特点: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而地区冲突却连绵不断,“新干涉主义”抬头,“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军控与裁军任重道远。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20世纪世界军事形势中最突出的事件当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场世界性战争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大战重演,成为21世纪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责任。现在看来,在新世纪内防止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有可能的。这是因为:——两极体制已经解体,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和平运动是当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群众运动。各国共产党和社会党都很重视和平运动,注意研究和影响它的发展进程。南共联盟今年召集的“世界社会主义”讨论会讨论的主题就是“社会主义与和平”。当代世界和平运动的现状如何?怎样评价与影响和平运动的进程?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 和平运动在欧洲、日美等地区有着长期的传统。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欧洲召开过“和平之友大会”,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作为大会主席,发出了反对战争,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号召。自那时以来,人民群众维护和平的斗争就没有间断过,战斗更是此起彼伏。自六十年代以来出现过两次大的浪潮。六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浪潮是反对越南战争的和平运动。八十年代初掀起的则是反对核武器和核部署的反核和平运动浪潮。在西欧、北美、大洋洲以及世  相似文献   

11.
农业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80年代后期,就谆谆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江泽民总书记说:“中国的农业始终是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我们国家的自立;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国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所以农业的问题不仅是农村的问题,而且是影响全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世界政治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世界军事形势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格局中继续趋向缓和。由去年科索沃战争而造成的一些大国间的矛盾和紧张关系得到缓解。一些地区热点也出现了降温的明显迹象,特别是,2000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国家间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然而,2000年的世界军事形势中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明显增加,天下还很不太平。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新干涉主义”、新“炮舰政策”和新经济殖民主义严重威胁着…  相似文献   

13.
让公平成为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将主题定为“公平和发展”,在我看来意义深远。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现在,我们有理由“将公平和发展”从世界银行的年度发展报告上升为当今世界新的两大主题,“让公平和发展”成为在“和平与发展”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的大树。“不和平”戕害发展“,不公平”更会戕害发展。和平不和平,是浅露可见的;公平不公平,却深藏难见。当今世界,控制“不和平”的有形战争不难,而控制“不公平”的无形战争很难“;不和平”已经少见“,不公平”却遍地都是。和平主要是对国家和国家来讲的,而公平…  相似文献   

14.
一代伟人邓小平从历史和现实情况、从香港的平稳过渡与回归后的继续繁荣、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出发,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中央第一代领导人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以这种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通过同英国谈判,顺利地恢复了我国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争端的范例,这是对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因此,“一国两制”实乃当代的政治杰作。为什么这栏说呢?一、“一国两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字学说…  相似文献   

15.
亓成章 《求知》2002,(7):21-24
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跌宕起伏,各种力量和各种利益相互碰撞与交错。从总体上看,世界是和平、缓和、稳定与可控的,但从局部看,却是战争连绵不断、紧张与动荡不止,天下依然不太平。当今国际形势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亚太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它聚集世界上最多的“热点”,也取得了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高速度,但各国发展极不平衡,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冲突也最多。这一地区的事态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安全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10月20日在北京闭幕的由普格瓦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和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共同举办的亚太地区和平和安全讨论会,就影响本地区和平与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来自13个国家的50位  相似文献   

17.
和平和发展,是邓小平在思考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同时,对时代主题重新审视、重新估量、重新判断得出的结论,它是我党制定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和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一、转变了“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多,第127页)“过多地认为世界大战很快就要打起来。”(《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第25O页)1977年邓小平复出不久,依据毛泽东关于世界格局的三个世界理论,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力量对比的新变化中,第一次提出了“可…  相似文献   

18.
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化 21世纪初叶,国际形势继续趋 向于缓和,世界大战打不起 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将时而减少、时而增加。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政治上走向多极化、经济走向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化。 决定今后10年国际形势继续趋向和缓、和平环境有望继续保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世界经济在科技进步推动下,将进入一个稳定增长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将不断复苏和持续增长,预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新总理巴扭党组阁后如何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巴拉克登上政坛后的外交之旅,丹始打破积淀厚重的政治冰层,使人们霍到了和平进程的好兆头。巴以反复商谈执行休伊协议之举可视为和平进程已经后动,谈判不断出现的僵局,只能说明原来的“冰层”之厚,但是执行怀伊协议不仅是巴以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愿望。不刊驻加沙记者就中东和平进程的方方面面、恩恩怨怨做了下面的报道,要有助于读者了解中东和平进程。中东和平进程程:结束中东百年战乱的多国行动中东和平进程指的是中东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为结…  相似文献   

20.
翻阅几十年前西方人写的游记,阿富汗在他们眼里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有“东方瑞士”之称。但战争已几乎摧毁了一切。随着塔利班的倒台和新过渡政府的成立,阿富汗似乎又迎来了一丝和平的曙光,但在这曙光的背后,阿富汗人仍承受着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