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者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政治现象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为了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当代国际政治和国内仍然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政治现象,提高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我们必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观点,正确理解和运用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1.阶级的存在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在马克思以前,一些资产阶级的学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5,(12)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研究存在的争议,主要集中在阶级是否存在、阶级如何划分、阶级斗争是否"过时"等方面,学者们非常注重吸收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的相关内容,争论的相关观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阶级和阶级斗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华国锋同志《政府工作报告》时,有些同志对其中关于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的论述,提出了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报纸上刊登了一些文章,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现加以汇集和整理,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家学说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它成为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种学科的研究课题。过去,由于许多原因,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比较薄弱,而且在理解和宣传上存在不少片面性。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不少同传统观点有所不同的新的见解,而且就这个问题发表的文章有日益增加的趋势。现将近年来报刊上关于国家学说的讨论意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关于目前我国是否存在一个“中产阶级”的问题,人们议论很多。所谓“中产阶级”从历史上看,或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看,实际上就是指资产阶级。叛逃到国外的万润南等人呼唤中国的“中产阶级”,从他们的政治目的看,实质上这个“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一些学者称十八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柯(1668—1744)为“阶级斗争学说的祖宗”。德国哲学家勒维特在其近著《世界史和获救》中,也称维科的思想开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先声”。仔细研读《新科学》这部集中反映维柯思想的重要著作之后,深感把维柯看作“阶级斗争学说的祖  相似文献   

7.
一、政治体制的含义 主要有以下六种不同的解释: ——政治体制是国家的各种政治机构和政治组织的地位、权力、相互关系的体系。 ——政治体制是参预国事、指导国家、确定国家活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的一整套制度。凡社会生活的政治形式都可以包含在政治体制之内,例如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干部制度等等,都属于政治体制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否也和以前各个对抗社会形态一样,有基本矛盾?如果有,它是什么?如果没有,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原因又何在?关于这些问题,苏联学者自五十年代以来,曾经有过几次大的争论。这种争论是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争论的一个部分。在争论过程中,学者们引以为据的主要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论述。但由于对马克思的论述理解不一,得出的结论也  相似文献   

9.
关于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杨 《中国发展》2005,(1):21-24
有关部门从各自工作的角度对循环经济提出了不同认识.通过对循环经济内涵和国情的分析,循环经济应理解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首位目标是节约资源,其次才是保护环境.只有通过减量和循环手段来提高资源利用率,才能列入循环经济的范畴.发展循环经济应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主要依靠综合经济部门来推动,环保部门起评价和导向作用.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政策创新,构造循环型生产环节的盈利模式;应首先在建设、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作为现阶段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大以后,各民主党派、理论界和统战系统的同志,围绕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今年1月以来,民主党派中央机关的同志,以及在京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学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多次座谈会,对此问题比较集中地发表了看法。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仅供研究多党合作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有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到现在还没有完,我们可以把党在各个不同时期对这个问题的提法作一些比较,看看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大体上有这么几个时期:  相似文献   

12.
进入80年代,“政治文化”的意义受到苏联社会科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政治文化”已成为苏联社会科学各部门、特别是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理论、社会心理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注意研究的对象。苏联学者有关“政洽文化”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研究,主要有如下观点:  相似文献   

13.
“讲政治”就要讲阶级和阶级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政治”是与阶级和阶级斗争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近年来 ,报刊上“讲政治”的用语多了起来 ,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 ,某些报刊却力避“阶级”之讳 ,回避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与现实 ,造成了许多模糊认识 ,这是不足取的 ,甚至是有害的。政治是个与阶级共存的历史范畴要明白什么是讲政治 ,首先得搞清政治的本质。政治是一个与阶级共存的历史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针对不同的问题 ,曾经给政治下过种种定义。在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以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 ,给政治下了定义 :“我这里所说的政治 ,是国内…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社会阶级阶层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分化和变革,很有必要对传统的阶级阶层的划分和概念进行新的认识和新的划分。传统的阶级、阶层的划分和定义,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阶级阶层的概念和理论。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状况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这个分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奠定了一个极为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宗旨是实现共产主义。消灭剥削阶级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任务。工人阶级团结农民阶级,形成强大的工农联盟,去战胜和消除地主阶级和…  相似文献   

15.
1994年理论界关于公有制、产权和国有经济改革等问题的讨论述要王子军1994年,经济理论界以宣传贯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为中心,研究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围绕公有制、产权、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改革等问...  相似文献   

16.
阶级、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人类社会民族现象、民族问题的"解剖刀"。他们立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把民族、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问题纳入阶级斗争的视阈中来考察,在对民族、民族问题的现实存在的现象揭示中,逐步触摸到民族问题的阶级内容;在对民族、民族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的思考中,探寻到导致民族问题产生的阶级根源;在以阶级、阶级利益为取向对民族问题的分析中,找到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沈玉平、胡凯同志:大函拜阅。十分感谢您们对我在《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第六期发表的《反对“西化”、“分化”是新世纪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一文中的一个论点提出意见。写了文章,有读者提出意见,进行交流和探讨,这对我是极其期盼和大有教益的事。但我文中所说:“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采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项政体”,却非笔误或编校错误,而是我的观点。我是根据党的十五大报告作出这个论断的。的确,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讲政体,只讲了人民代表大会一项。但是经…  相似文献   

18.
阶级斗争学说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简明扼要地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57页)这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理论就是无产阶级为了自身解放而进行阶级斗争的学说。阶级斗争理论对于无产阶级的重要性,从恩格斯的下述一段话中充分地表达出来了:“将近四  相似文献   

19.
目前理论界在讨论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爭这个总问題时,对这个具体问題也发表了一些不同意见。这里,我们也想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为什么要研究当前阶级斗爭的对象?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在我国剝削阶级消灭以前,无产阶级进行的阶级斗爭的对象是比较清楚的,但在剝削阶级被消灭后,旧的对象——地主阶级、富农阶级、资本家阶级已经消失了,在阶级斗爭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新的对象是什么呢?这是值得研究的。第二,要正确开展阶级斗爭就必须正确确定阶级斗爭的对象,如果确定的阶级斗爭对象不正确(扩大了或缩小了)那就必然会影响到进行的阶级斗爭本身的正确性,犯“左”或右的错误。这方面是有严重的教训的。所  相似文献   

20.
从十月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就一直不遗余力地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各种攻势,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与西方国家长期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有密切关系。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不断发展、日益富强。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施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这种政治图谋是绝不会改变的。这些年来,他们不断利用所谓人权、民主、自由、民族、宗教问题和达赖、台湾问题等向我们发难。他们还与流亡在外的所谓“民运分子”和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