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对台湾问题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然而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者,其对台政策深受美国亚太战略和对台政策的影响和制约。美国对日本对台政策的影响和制约贯穿于“三个历史时期”、体现在“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研究,认为美国在对台决策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基本因素第一,安全战略方面的需要;第二,维护美国的道义声望;第三,维护美国在台湾的经济文化利益.不同时期考虑的重点不同,对单个基本因素的重视程度也各异.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美国对台决策的考虑因素出现了复杂化趋势,这必将导致台湾问题产生出新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台湾问题是最近中美首脑会晤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克林顿访华,对台湾产生强烈冲击,从下面综述的台湾媒体的报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台湾各界的高度重视。台朝野各党:密切关注美“三不”政策对台产生的强烈冲击克林顿是第一位公开阐明美对台实行“三不”政策的美国总统,引起台湾当局高度重视。从李登辉、连战、萧万长到“外交部”。“陆委会”以及“大陆工作委员会”等部门的官员相继对此发表看法。台当局最担心的是“三不”政策对台湾产生的冲击,担心他们所谓的“台湾利益”会由此受损。7月2日,李登辉针对克林顿访问大陆行将结束时表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影响两岸关系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美国对台政策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因执政者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特殊性。了解和把握美国政府特别是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特点,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对台工作、搞好中美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对台政策从属于对华关系自1972年以来,美国对台政策一直从属于对华关系。根据中美关系的变化加以调整,围绕着对华政策的大框架展开。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美国政府为了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可以某种程度地搁置台湾问题。冷战结束之初,由于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下降,中国被定位为某种“威胁”和“亚洲不稳…  相似文献   

5.
中美《上海公报》签署 30年来 ,“中美台”三边关系互动的曲折历程留给人们许多有待深入反思的问题。作者认为 :第一 ,不能盲目夸大美国因素对两岸关系互动的影响力 ,两岸中国人的意志才是两岸关系互动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 ,“中美台”三边关系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制约 ,美台关系必须服从于中美关系及两岸关系的利益要求 ;第三 ,中美对抗不符合两国根本利益 ,随着中美共同利益的深化 ,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歧见将趋于淡化 ;第四 ,“反对台湾独立 ,反对武力解决” ,维持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是当前美国对台政策的“底线” ;第五 ,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寻求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政治基础是台湾民众利益之归宿。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地缘战略等因素,日本一直以来都怀有浓厚的"台湾情结"。新中国成立后,日台关系经历了"正式外交关系"、断交后的"非官方关系"及冷战后的"准官方关系"三个历史阶段。冷战结束后,东亚形成了两强并立的国际关系格局。日本将中国的发展与强大视为对自身的威胁,为了用台湾来遏制中国崛起,其政府一改以往对台政策的低调态度,开始发展同台湾的非民间关系。特别是新世纪后,日本深度介入台湾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正常化,而且构成了威胁东亚安全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谢郁 《两岸关系》2001,(2):13-16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但同时,台湾问题的形成又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结果,这就使得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错综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为核心和最为敏感的问题,美国对台政策也始终是美国对华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美台关系是台湾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也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因素之一。台湾何以能够长期维持与美国的关系?目前美台关系处于何种状况?这些都关系到中国的统一。本文拟对此作一粗浅的分析。一、战略价值台湾的战略价值曾是维系美台关系的唯一重要因素,也是开启纷繁复杂的美台关系史的关键。40多年来,台湾对美国的战略价值经历了两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50年代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对蒋介石及国民党政权极端厌恶,然而不久后他却命令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政府解放台湾;接着,美国又向台湾派遣军事顾问团,提供大量军经援助,其原因就在于台湾对美国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根据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  相似文献   

9.
6月底7月初,美国总统克林顿结束了成功的中国之行,特别是他在上海所作美国“三不支持”政策的重申,在台湾各界引起了震动,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更是掀起了层层波澜。为了消除台湾各界的疑虑,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迅即赴台为台湾各界简报克氏中国之行,重申美国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及对台各项承诺未变;美国国会为安抚台湾也通过了一项支持台湾的决议。台湾当局领导人竭力申辩,称“中华民国”1912年以来一直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并要求美国不必也不应就涉及台湾的任何事项与中共进行双边会谈,并声言要借加强对美工作扭转美国…  相似文献   

10.
郭拥军 《台声》2008,(11):19-20
5月20日,马英九正式成为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台湾问题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两岸关系开始出现重大突破,美国对台政策也在基本政策框架内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11.
自从台湾问题形成以来,美国历任总统都实行“双轨政策”,一方面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又从没有放弃对“台独”的支持,如对台军售。了解美国民众涉台观点的形成和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我国制定相应的涉台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先后采用univariateprobit、bivari-ateprobit和seeminglyunrelatedbivariateprobit模型对美国民众在台湾省地位的认同和对台军售支持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民众对中国台湾省地位的认同显著地影响对台军售支持,认同“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美国民众在对台军售方面的支持也显著要高。这充分证实了美国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利用台湾问题来阻滞中国大陆的发展和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8,(8)
正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4月9日就美国务院公告对台潜艇"营销核准证"答记者问问:据报道,台湾防务部门称,美国务院日前公告对台潜艇"营销核准证",台方认为美此举有助于提高其防卫能力,维持台美友好关系。请问国防部对此有何评论?答: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售台武器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要求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一  相似文献   

13.
王家英 《台声》2005,(10):22-23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3日与美国总统布什在纽约举行高峰会议,而由于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异常敏感的议题,因此每次中美峰会的内容都自然地成为外界观察中美对台政策变化的重要指针,这次胡布会也不例外。然而,从媒体对这次“胡布会”的报道内容看,台湾问题相对于其他议题如朝鲜和伊朗的核武发展及中美双边贸易磨擦等问题,其重要性并不特别突出,而且也未见太大的迫切性,反映出经过过去几年的冲撞摸索,中美已重新建立了处理和控制台湾问题的基本模式。胡锦涛的相关讲话是,他赞赏布什多次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  相似文献   

14.
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是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遗留的未决问题,也是中美关系中至今最有争议的问题。80年代初由里根政府打算向台湾出售FX战斗机引发的争论,几乎发展到中美关系为售台武器问题而倒退的地步。本文主要着眼于回顾中美两国政府围绕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所进行的交涉以及中美《八.一七公报》的产生,分析美国政府当时签订公报的主要原因和美国对台政策的考虑,探究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政策的历史发展轨迹。一、售台武器问题的产生及其实质  相似文献   

15.
奥巴马政府推行重返亚太战略以来,两岸周边安全形势以及亚太区域合作进程出现重大变化。但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始终避免提及台湾。这一现象提醒我们深思,美国所谓维持海峡现状不变的政策,是否真的不变?美国如何看待两岸关系发展具有的区域含义?本文从美国"两岸关系政策"而不是从美国对华政策和对台政策的视角,研究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张仕荣 《台声》2005,(10):10-11
近年来,台湾问题日益成为中美日关系中的核心议题。李登辉、陈水扁上台后,“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一度十分猖獗。“以台遏华”是美国一以贯之的台海政策。美国的台海政策基本可以总结为:“不统、不武、不独”,这是因为美国的台海政策是从美国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出发的。为此,美国积极充当两岸的“调停人”,避免自身的损失,寻求利益的最大化。随着“9?11”后美国全球政策的调整,一方面美国推动美日同盟重新定义,鼓励日本在东亚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日本成为介入台海可能发生冲突的前线国家;另一方面,美国加速对台军售,这既满足了美国军工复合体…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2,(4):3-3
台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妥善处理这一问题是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关键。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之际,2月21日至22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了工作访问。在江泽民主席与布什总统的会谈中,就台湾问题交换了意见。江泽民主席向布什总统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江泽民主席强调,在中美关系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极为重要,这是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基础。布什总统在会谈中重申美方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并表明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布什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任何事物一样,称霸全球的美国文化产业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纵观美国历史,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第二阶段从二战后到冷战结束;第三阶段从冷战结束到现在。第一阶段:美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第一个阶段是美国文化产业萌芽并独立发展壮大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要闻点击     
6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就陈水扁在美国休斯敦“过境”事表示,中国政府要求美国政府恪守一个中国政策、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美方有关承诺,不与台湾当局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触和往来,不允许陈水扁和台政要到美国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停止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6月7日,台湾信众自高雄经金门驶往厦门港“原船直航”大陆进香。6月8日,钱其琛副总理会见以黄幸强先生为团长的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访问团”。  相似文献   

20.
2000年2月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台湾安全加强法案》,试图突破《与台湾关系法》以及中美三个公报的限制,重新规定美台军事交流、美国对台军售等领域的政策,虽然该法案最终未能成为美国正式立法,但是通过对近年来美台军事交流实践的考察,该法案尽管在表面上看来没有正式生效,但其实质内容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得到美国行政部门的积极实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而导致美台军事关系得到了大幅度的实质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