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6,(11)
正蔡英文当局制定了明确的经济"去中国化"战略,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南向政策",必将成为其执政后强化对外关系、抗衡大陆经济"磁吸"的重要工具。早在蔡英文2012年初次参选时,她就曾提及"新南向政策"。到2015年9月台湾"大选"期间,蔡英文在"民进党29周年党庆外交使节酒会"上正式发布"新南向政策"。4月13日,在距蔡"5·20"宣誓就职还有一个多月之际,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黄志芳在中常会上作了《新南向政策——以人为本的台湾对外经济新战略》的专题报告,以  相似文献   

2.
正蔡英文上台以来,不断提及并推动所谓"新南向政策",并为此设置了"新南向政策办公室"以及东盟和南亚研究智库,以期提高决策及整合层次。"新南向政策办公室"主任黄志芳对"新"做了进一步介绍,即"新"体现在新的范围、新的方向和新的支撑:过去"南向政策"只关注东盟10国,这次延伸到南亚6国;过去只单向赴当地投资、观光,这次也邀请相关各方赴台投资、观光;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8,(5)
正摘编自2018年2月23日台湾《中华日报》今年台湾地区"新南向"政策预算编列71.9亿元,较上年度大幅增加61.6%。台湾《中华日报》2月23日发表社论指出,蔡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的核心目标,一则和大陆"一带一路"唱反调,一则降低对大陆的经济依赖。然而,蔡英文上台一年半来,台湾对大陆经济依赖不减反增,去年两岸贸易同比增加14%,台湾对大陆经贸依存度更创新高,证明"新南向"核心任务彻底失败。吊诡的是"新南向"预算年年暴增,执行率却相  相似文献   

4.
<正>民进党当局再次执政以来,图谋推动与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发展实质经济关系。2018年11月台印签署"台与印尼全面性经济合作了解备忘录",双方互动趋于热络,印尼成为民进党当局"新南向政策"的重点目标国之一。一、台"南向政策"时期已锁定印尼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17)
正蔡英文当局推动的"新南向政策"受到外界普遍关注。与过去李扁当局推动的"南向政策"有所不同,蔡英文提出的"新南向政策"不只是一种经济政策,不只是分散台商投资市场,更重要的是一个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而且明确提出要发展"整体关系"、建立"伙伴关系""策略性结盟关系""21世纪新伙伴关系"等重大发展目标。只是在残酷的国际经济政治现实面前,蔡英文这种一厢情愿式的主观期待,可能仅仅是一种口号,很难如愿实现。"新南向政策"是民进党当局总体"外交"战略的一环,不只是简单的分散市场与区域经济多元化布局考虑,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20)
正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的论述与具体措施,不仅有经济、政治、对外关系、区域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还有重要的人文考虑,即旨在进一步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地区文化教育合作,以淡化、削弱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体现出某种"远中"或"去中"的"文化台独"考虑。与过去台湾当局推动"南向政策",加强与东南亚经济关系不同,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更强  相似文献   

7.
蔡英文当局推出"新南向政策"的最初目的,是推动台湾经济发展多元化和提升对外经济格局,但整体实施效果不佳。早在美国考虑把台湾纳入"印太战略"之前,蔡英文就主动寻求加入,希望凭借美国在印太地区内的强大影响力,把"新南向政策"与"印太战略"紧紧捆绑在一起,让台湾能够实现南向突破,妄图割断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8.
最近,台湾当局重提“南向政策”,鼓动台商投资东南亚国家,引起了台湾岛内外的关注。“南向政策”并非为了发展台湾经济 与李登辉的“南向政策”如出一辙。1994年,台商投资大陆出现了新热潮,两岸的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3)
正热点岛内舆论质疑民进党当局经济政策在两岸关系停滞不前的背景下,台湾民进党新当局推出"新南向政策"。该政策打出的旗号是通过结构转型战略,要让台湾经济"脱胎换骨",手法是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据台湾媒体报道,新当局负责人蔡英文近日已正式核定"新南向政策办公室"的设置要点,千呼万唤之下,总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24)
正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上台后,全力推动"新南向政策",以减轻对大陆市场的依赖。然而,迄今为止,台湾对东南亚的经贸无法开展,连"外交"人事布局都无法搞定,只好退而求其次,把争取东南亚旅客赴台观光,当成"新南向"的政绩。台当局"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12月2日发了个新闻稿,指台湾今年10月份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旅客人数大幅成长,总数达16.6931万人次,较去年10月份成长25.4%,对照全球访台人数减少8.7%,显示"新南向政策"  相似文献   

11.
台湾当局的“南向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览台湾当局“南向政策”的经纬,可以看出这一政策的目的是抑制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热潮。在1994至1996年的三年时间中,这个政策推动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自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台湾当局错估了形势,以为是推动新一轮“南向政策”的好时机,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2.
台湾对东南亚直接投资与“南向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台湾对东南亚国家的直接投资迅速发展。近年 ,台湾对东南亚的投资战略以“南向政策”为主导 ,并进行了几次调整。台湾的三次“南向政策”的背景、动因和措施有其相似之处。近期来 ,台湾的第三次“南向政策”似乎有所收获 ,但其前景与第二次“南向政策”一样并不被看好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17)
正摘编自8月19日台湾《中华日报》"5·20"之后,蔡当局对于两岸议题每每呼吁两岸协商、对话,也动辄表示台湾方面已释出善意。然而,外界并未看到蔡当局对于两岸协商做了什么准备,所谓呼吁对岸协商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善意!台当局公布"新南向政策纲领"之后,绿营"立委"随即响应,强调在"新南向政策"中抛出两岸对话,是宣示"我方善意"。但也有绿营"立委"表示,"别为了沟通而沟通""不清楚中国大陆到底坚持什么"。  相似文献   

14.
<正>蔡英文宣布,若重返执政将推动"新南向"政策,强化对东盟及印度的多元伙伴关系。理论上,"外交"、经贸追求多元与分散,当然是正确的作法;然而,就台湾整体战略和实务看,高谈新"南向"支线的开展,却避谈积重日深的"西向"主轴要如何因应调整,则显然是避重就轻,察秋毫而不见舆薪。不想或不知如何面对中国大陆的时候,就把脸别过去,转而谈"南向","戒急用忍"时代的李登辉如此,"一边一国"的陈水扁如此,今天的蔡英文也只能跟进。唯一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19)
<正>台湾《旺报》今日发表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教授卢光盛的评论文章指出,对于台湾而言,发展与东盟关系是台湾当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些年来的台湾"南向政策"也好,"新南向政策"也罢,总体上乏善可陈、收效不大,在可见的将来也看不到改善的希望,反而可能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是不是要考虑新的思路、新的方向和新的重点,需要台湾各界人士更开放、更长远、更负责地考虑问题、谋求转变。具体到中国—  相似文献   

16.
国际资本流动规律与台湾当局的“南向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南向政策”,指的是为了避免台湾厂商的对外投资较集中于中国大陆,造成两岸经贸关系过于依赖大陆而产生政治风险,台湾当局在政策上引导厂商分散海外投资,鼓励台商投资于东南亚国家.“南向”的范围包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台湾当局的这种“南向政策”,是否符合国际资本的流动规律?是否符合台湾厂商海外投资的意向?它关系到“南向政策”的成败.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据台媒报道,日前台湾育达科技大学被爆涉嫌与中介公司勾结,以赴台读书名义招揽菲律宾学生赴台打工,消息爆出,引发各界挞伐。台湾舆论认为,借搞"新南向国际产学专班"之名、行招黑工之实,台部分高校的这一行为简直成为国际丑闻,也证明了民进党当局所谓的"新南向"政策在教育领域的破功。其实,何止在教育领域,近3年来,尽管民进党当局"新南向"口号喊得震天响,忙着鼓吹、忙着砸钱,但结果是在旅游、投资、贸易等各个领域折戟沉沙、丑闻频出。  相似文献   

18.
去年8月台湾当局提出的“南向”政策,是企图以政治力量促使台商分散市场,到东南亚地区投资,扩展和加强同东南亚国家实质关系.至今的半年多时间内,首先由李登辉、连战亲自披挂上阵,率庞大团队以“度假外交”方式为其“南向”鸣锣开道,大造声势;紧随其后,政商各界纷纷组团分赴东南亚几个主要国家考察,如“经济部长”江丙坤率团访越,“经济部次长”李树文和“党营”事业委员会主委刘泰英率团访印尼,“监委”许康等赴印尼巴淡岛实地考察等等;“南向”的计划方针、执行“南向”政策指导方针、“南向”经贸合作的执行重点,都已制定或确定,一些“公营”“党营”事业还与菲、印尼诸国签订了一些具体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2)
正蔡英文上台后积极建构"台日美三方联合制中"的态势明显,与过去声称"维持现状"有所矛盾,此举犯了大陆大忌讳。蔡英文政策将会面临很大挑战,因为蔡政策明显转向美日两国,大陆将对台采更强硬政策,这恐怕是民进党当局即将要面对的重大难题。两岸关系若无法维持安定,对台湾未来的"国际空间"恐将受到更多的挑战,处境也会更加艰困。蔡英文"新南向政策"不见得会比过去的好,蔡的维持两岸现状其实就是全盘接收马当局的大陆政策,  相似文献   

20.
正2月下旬以来,蔡英文开始密集参观走访其政策办公室挑选的五大重点产业,开展所谓"产业之旅"。蔡英文如此频繁与企业界人士的互动目的无非有二:一是拉近与企业界人士的距离,以便在执政后获得更多支持。二是将自己在发展经济方面的政策理念向企业界进行说明,推动台湾各大企业积极投身其中。这其中,她提出的"新南向政策"无疑是向企业界推介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