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8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台北,台北!》是台湾作家王拓1983至1984年在狱中创作的。作者在“自序”中写道:“这部长达五十几万字的小说《台北,台北!》是我在牢狱中思考反省的成绩之一。……如果没有这次苦难,我就不可能对人性、政治、社会  相似文献   

2.
正台青变身主播直播带货,三乐器联奏"抖音"热门歌曲,两岸青年云上共叙海青缘,海峡两岸好文章参与者现场连线……6月25日,第八届海峡青年节系列活动之两岸青年"云聚首"活动在福州、台北两地同步举办,两岸青年"云"端聚首、再续"福"缘,其中,在台北会场参与"云聚首"活动的有100多名台湾青少年。活动通过福州新闻网、掌上福州客户  相似文献   

3.
每当台湾泛起风波,我总惦记台北朋友尹之山先生一家三代人。抚今追昔,我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题,叙不完的友谊。那是1993年,我们中国铁路文工团杂技团一行32人赴台北演出。开演前,我和团内干部在休息厅交谈。"您是北京来的?"一位60岁的先生领着3岁的小孙子说道。"从北京来。"我回答,上前拉着孩子的手。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2)
正5月27日,由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台湾两岸华文出版品与物流协会联合主办,台北出版商业同业公会、台湾电子书协会、台湾独立书店文化协会协办的"阅读经济与两岸实体书店转型发展研讨会"在台北开幕。两岸出版业界相关机构负责人、专家、媒体记者等100余人出席会议开幕式。研讨会围绕两岸实体书店经营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5.
"很久没人牵我的手,很久没人摸我的头。生病时我最想妈妈,梦见妈妈回了家,梦见爸爸胡子扎。只要爸妈能回家,我保证说话算话,上学期考试最后一名,这学期学习一定会进步……"这是都昌县一名留守儿童笔下流露出独自在家的孤独寂寞和对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的无比思念。是的,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常年离乡务工,其子女大多数  相似文献   

6.
从台湾回到兰州,我眼前不时闪现这样的情景:旅游大巴已开出旅馆良久,戴着黑色礼帽、佝偻腰的石筱军老先生仍站在那里向我们挥手道别……那是去年的事情了。早晨8时左右,虽是初冬,台北依然阳光灿烂。我们赴台参加"2006年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论坛"。甘肃省参访团在结束了台北的交流参访活动后,即将乘车赴台中、台南,当旅馆门口的大巴正在装行李等人的时候,突然,一楼大厅出现了石筱军老先生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正>3月19日,大陆当红京剧老生于魁智和梅派青衣李胜素率国家京剧院80多人,一连6天为台湾戏迷朋友们献上多出经典大戏,这是国家京剧院第23次赴台演出。于魁智表示,"1993年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表演,我记得是2300个座位,连走道都违规加座"。那次他们是巡回表演,先到台北,再到台中、台南,又绕回台北,但许多台中、台南、高雄的观众都赶到台北来看。于魁智说,那时袁世海先生是角儿,我是龙套。我一上台,袁先生还没出去,观众那种喝彩声山呼海啸一般,2000多人同时鼓掌。当时我就觉得,我们的前辈艺术家太杰出了,如果有一天我能唱好,我也会受到观众这样  相似文献   

8.
熊进玉 《两岸关系》2008,(12):55-57
台湾,祖国美丽的宝岛。从小,我就在语文课本上读到了你;后来,我爱上了《童年》、《外婆的澎湖湾》、《澉榄树》、《酒干倘卖无》……再后来,在电视、杂志等传媒上,我们看到了玉山积雪、阿里山云海、台北故宫和风景宜人的漫长海岸线。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15)
正1993年6月出生于台北的李枋瑾,沐浴着清晨的阳光,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进我们的视线。白皙的皮肤、带有灵气的眼睛、温柔的笑容犹如一杯香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给人一种平淡而宁静的感觉,让我顿时想起了《诗经·硕人》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诗句。李枋瑾,台湾人,中小学就读于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20,(9)
正印象里,台北总是爱下雨的,缠绵地飘洒在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季节。第一次邂逅台北,是年少时候阅读的三毛《雨禅台北》这篇散文。当时有一个片段在脑海里的烙印很深刻:"雨仍是不停的下着。一生没有挡雨的习惯,那时候却有一个人在我身边替我张开了一把伞。那个给我生  相似文献   

11.
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既是思政课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思政课需要解决的教学论核心问题。从哲学意义上讲,思政课之所以值得学生学,并且会学有所获,盖在于思政课之于学生具有极强的生存论意义。而这对于思政课的教学来说则意味着:思政课应该是使学生获得智慧的课程,是学生为生存而主动学习的课程,是通过学习最终成为行动者的课程。从生存出发,为了生存,青年学生才会自觉成为思政课学习的主体,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此,学生才会自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1月29日,"并蒂花开——第二届赣台(台北)高校书画联展"开幕式以云视频形式在南昌、台北两地同时举行。这是继2019年10月"禅心亲情——首届赣台(南昌)高校书画联展"之后,举办的又一次赣台两地高校书画艺术联展盛会。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13,(4):39-43
"香港报纸说,天津市长出身寒微,从不避讳。这有什么避讳?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一切,手不动就会僵直,脑不动就会萎缩。看不起劳动人民的人是一种最没知识、最不懂道理的人……我曾经当过木匠,现在阴差阳错地当了市长,我们是完全平等的。我觉  相似文献   

14.
<正>12年前,被誉为台湾"童书皇后"的管家琪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大陆。家族故事与孩子们的返乡经历在管家琪的心中积累、沉淀、发酵,最终创作出两岸首部"小台胞"题材的儿童系列丛书——《追寻》。眼泪掉在儿子脸上上世纪60年代,管家琪在台北出生。学生时期,在每一个阶段入学的时候,学生资料卡"籍贯"这一栏,她填的都是"江苏盐城"。在她32岁之前,每当有人问"你是哪里人"的时候,她都理所当然地回答"我是江苏人",因为她的父亲是盐城人。小时候,同学中有人说"我是浙江人"、  相似文献   

15.
    
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你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哇,好酷啊!”,哇噻,酷毙了!”。当今时代,在中学生眼中,头发染黄像野火烧不尽的黄草,这是酷!身着奇装,脚踏名牌,那叫酷!故作冷静、深沉,特立独行,也夸酷……怪异是酷,沉默是酷,叛逆是酷!酷是美感,酷是魅力,酷是形象!且慢!这样立足自我的酷,只能是肤浅的酷。放眼大世界的酷,才是真正的酷!什么样的中学生真正叫酷——敢于竞争、善于创新的中学生才叫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法则“;能者上,庸者下”,这是社会法则。在21世纪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在这个“落后就要挨打”的世界,迫切地需要我…  相似文献   

16.
<正>53岁的陈柏菁在台湾有许多"标签":"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奖""导演""编剧""程序员""老师"。但2018年8月,他离开了热闹的台北,来到静谧质朴的平潭东庠岛,这里俨然成为他的新家。"请叫我东庠陈柏菁,金曲奖已经成为过去,我要寻求的是内心的安宁。"陈柏菁说。12月9日,笔者来到福人号召文创基地平潭城关店,见到了陈柏菁。他正在弹唱自己创作的曲目《孝北的夜和那个女孩》:"暖暖的风,咸咸的海,孝北的夜,和那个女孩,你羞怯的双眼有我隐藏的告白,停停走走又摇摇摆摆……"  相似文献   

17.
"香港报纸说,天津市长出身寒微,从不避讳。这有什么避讳?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一切,手不动就会僵直,脑不动就会萎缩。看不起劳动人民的人是一种最没知识、最不懂道理的人……我曾经当过木匠,现在阴差阳错地当了市长,我们是完全平等的。我觉得真正使  相似文献   

18.
正调研小组通过走访北京老城区的胡同和大院、台北南机场和香港屏山文物径,对比三座城市在城市规划改造过程中的异同之处并反思得与失。更重要的是,在建筑与人的交织中,尝试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该往何处去"的身份命题。——香港大学《建筑与人:京港台三地城市规划与人文变迁——从北京旧城、香港围村与台北南机场谈起》(团队成员:高麟、陈颖恒、戴浩光、吴静雅、武钰玮)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9)
正"倘若无法紧密掌握大陆发展的脉动,那对与大陆有关议题研究的品质就会出现问题,这是我到清华读博的初衷。""我学的是政治经济学,在国际关系领域较为关注亚太地区情势;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比较着重政策分析;在经济学领域则关注区域经济相与产业聚落有关问题。"林士清,祖籍广东、台北出生、高雄长大,先在台湾大学攻读国际关系专业,后来在台湾台北大学学习公共行政暨政策专业,毕业后就在台湾  相似文献   

20.
王夕源 《台声》2010,(5):47-47
<正>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谈到了《富春山居图》分藏两岸: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对新华社记者说,非常欢迎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2012年能来台北故宫展出;3月23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专门举办了《富春山居图》演讲……看到这些消息,不由得使我想起了6年前到台湾参加书画交流的一件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