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应梦名山"雪窦山的弥勒文化与民国文化有着深厚渊源。1932年,太虚大师应邀出任雪窦寺方丈,精研弥勒唯识学,致力于雪窦山弥勒道场建设,倡议雪窦山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太虚大师在任雪窦寺方丈期间,编纂《雪窦小志》,积极倡导"人生佛教",重视佛教教育,大力推行佛教革新,对中国现代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改革开放后,雪窦寺进行重建,受到了台湾佛教界和信众的大力支持,弥勒宝殿前还有石碑记录了这段佳话。名山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7,(1)
<正>随着2016年5月18日上午,位于宁波市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的雪窦佛教名山入门的弥勒圣坛项目举行动工典礼。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宁波市和奉化雪窦山名山建设领导小组,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雪窦寺方丈怡藏大和尚以及来自两岸三地300多名海内外各界人士出席。"弥勒圣坛"成为了奉化"五大佛教名山"建设的雪窦山弥勒文化园项目,总投资达22.86亿元的PPP重点投资项目。也是雪窦山弥勒文化园"一核一带两组团"布局中"下雪窦组团"的标志性建筑,预计将于2018年建设落成。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4)
<正>随着2016年5月18日上午,位于宁波市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的雪窦佛教名山入口的弥勒圣坛项目举行动工典礼。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宁波市和奉化雪窦山名山建设领导小组,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雪窦寺方丈怡藏大和尚以及来自两岸三地300多名海内外各界人士出席。"弥勒圣坛"成为了奉化"五大佛教名山"建设的雪窦山弥勒文化园项目,总投资达22.86亿元的PPP重点投资项目。也是雪窦山弥勒文化园"一核一带两组团"布局中"下雪窦组团"的标志性建筑,预计将于2018年建设落成。  相似文献   

4.
<正>奉化佛教源远流长,雪窦山以雪窦寺为代表,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和声誉。2008年,全球最高的露天坐姿弥勒铜佛像落成开光,成为弥勒根本道场的标志性景观,至今年9月,该市已连续七年成功举办中国奉化弥勒文化节,结合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等系列活动,为"弥勒道场佛教名山"的打造奠定了基础,使弥勒文化在全球得到认可和传播。在完善佛教旅游接待设施的同时,该市不断优化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结构,细分信徒、香客和大众游客三类客源市场,构建宗教朝觐、寻梦祈福、山水文化观光三大拳头旅游产品,培育禅修养心、养生度假、佛事节庆、慢行运动、智慧弥勒、夜间休闲六  相似文献   

5.
9月19日至20日,2012年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精彩呈现,这是奉化市连续举办的第五届弥勒文化节,本届弥勒文化节以打造弥勒信仰朝拜中心、弥勒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弥勒文化观光旅游中心为目标,重点推出了"五灯会元"主体创意。分为"迎请慧灯、点亮心灯"五大名山祈福心灵之旅、2012年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暨"五灯会元"大型佛教祈福法会、岳林寺兜率宫主体建筑动工法会、2012年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论坛、"盛世和谐、艺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6,(3)
正中华弥勒南极慈行入选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早在1700年前的晋代,奉化溪口雪窦山就有尼结庐山顶,时叫"瀑布院"。其后,历经宋代五位皇帝敕赐、钦点,遂有"五山十刹","应梦道场"等盛誊。五代时,奉化出了位布袋和尚,笑口常开,大肚示人。如今在溪口雪窦寺旁修建的总高度为56.74米的露天弥勒大佛,是迄今为止全球最高的坐姿铜制露天弥勒大佛造像而誉满天下,吸引世人慕名前往。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5,(21)
<正>2015年9月19日晚7时30分,众人殷盼良久的第八届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开幕式暨雪窦寺恢复开放30周年庆典法会正式拉开序幕、与会者有来自国内外政教各界的诸大德及观众共7000余名,可谓人天盛会,千载一时,出席开幕式的佛教界嘉宾和专家学者更是遍及海内外。本次文化节由著名主持人赵宝乐和袁露主持流程共分迎请仪式,开幕式、大型实景剧《燃灯续焰》演出,《慈心筑梦》传灯仪式等四大部分。迎请仪式部分,在庄严的《弥勒圣号》声中,主礼嘉宾与高僧大德、诸山长老由大慈摩尼宝殿缓步行至主会场并依次落座。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6,(27)
正第十九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暨2016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10月12日在佛教五大名山——雪窦山龙华广场隆重举行。在开幕式上,国家宗教事务局工作安局长致辞。王作安指出,中韩日三国不仅山水相连,而且法乳一脉。正是中韩日三国古德先贤不远万里,西行东渡,互相交流,共同煅造了一条熠熠生辉的佛教"黄金纽带",记录、见证并传承着中韩日三国佛教徒之间的法谊、人民之间的友谊。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已经连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6月,雪窦山被中台办、国台办批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同年9月,雪窦山弥勒文化节举行,中台办、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亲临现场,并正式授牌。雪窦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宁波市继象山县后第二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也是大陆唯一以弥勒文化和民国文化为主题的海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15日,中国佛教协会在无锡灵山举办纪念赵朴初居士诞辰110周年暨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深切缅怀著名爱国宗教领袖、中国佛协原会长赵朴初居士。省政协主席蒋定之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蒋定之说,赵朴初先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也是20世纪中国佛教界的杰出领袖。他一生革故鼎新,追求真理,把佛教教义圆融于中共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圆融于维护民族和国家尊严、促进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5)
正东姜蛤蟒坑,一个非常有趣味的村名,位于溪口上雪窦寺遗址(始建于晋朝叫瀑布院),距千年古刹雪窦寺3公里处,是浙东"唐宋诗路"上文人骚客徜徉之地。近年来,在这里考证发现晋代时期留下的摩崖石刻群,有的虽经千年风雨,但字迹却依稀可避。"十八跨"等地名和东晋十八高僧及十八高士相聚有关。这些都位于宁波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中,是千年古刹雪窦寺的传承和宝贵史迹。日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5,(11)
<正>从去年12月28日起,宁波溪口雪窦山风景区推出了"民国风情情录秀"三大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分为武山庙《梦回溪口》庙戏开场、武岭学校旧址"武岭女子国学堂"开学、武岭路三里长街"民国风情情景秀"展示三大系列,面向中外游客、全方位呈现富有地域色彩的溪口民国文化。一台戏的剧情以蒋氏慈孝文化、蒋氏爱情故事以及弥勒佛教文化为主线,以线带面融入民国元素,旅游文化内涵,倾情演绎一出融  相似文献   

13.
东姜蛤蟒坑,一个非常有趣味的村名,位于溪口上雪窦寺遗址(始建于晋朝叫瀑布院),距千年古刹雪窦寺3公里处,是浙东"唐宋诗路"上文人骚客徜徉之地。近年来,在这里考证发现晋代时期留下的摩崖石刻群,有的虽经千年风雨,但字迹却依稀可避。"十八跨"等地名和东晋十八高僧及十八高士相聚有关。这些都位于宁波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中,是千年古刹雪窦寺的传承和宝贵史迹。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6,(21)
正东姜蛤蟒坑,一个非常有趣味的村名,位于溪口上雪窦寺遗址(始建于晋朝叫瀑布院),距千年古刹雪窦寺3公里处,是浙东"唐宋诗路"上文人骚客徜徉之地。近年来,在这里考证发现晋代时期留下的摩崖石刻群,有的虽经千年风雨,但字迹却依稀可避。"十八跨"等地名和东晋十八高僧及十八高士相聚有关。这些都位于宁波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中,是千年古刹雪窦寺的传承和宝贵史迹。  相似文献   

15.
王易辰 《传承》2014,(4):146-147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汉传佛教凋敝,许多汉地佛教界人士尝试振兴佛教的同时,藏密也在内地渐渐兴起,成为汉藏佛教间的交流随之赓续。这一现象得到了当时国民政府的支持,心道法师作为立志振兴佛教的有志青年僧人,在这种背景下奔赴塔尔寺学密,最终创立了至今仍具有影响力的法幢宗,可以说对今天的汉藏佛教文化交流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福建武夷山风景区的千年古刹天心永乐禅寺,是中华8大名刹之一,自1993年开辟天』动文化旅游线以来,吸引了海内外佛教界众多僧侣、信男信女前往朝圣、观光,尤其是深.深吸引着台湾佛教界人土。该线现已成为闽台佛教文化交流热线O早在1991年,台湾高雄屏东慈恩寺、德修禅寺、东普陀寺住持传孝大师,第一次到武夷山观光后,便被武夷山水的灵秀和源远流长的武夷宗教文化所吸引。当时,他有感于寺庙因年久失修,不能适应开展佛教文化交往和对外开放观光的需要,萌发了捐资重修天心永乐弹寺的想法,并向有关方面提出了建议。传孝大师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谭舯 《黄埔》2013,(4):82-84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历史最悠久,传入中国时间也最早。佛教来到中国后,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又不断与中国社会会通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特点。台湾佛教和祖国大陆佛教渊源深厚,发掘和弘扬中国佛教文化,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20,(14)
正在著名的旅游胜地——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近年来新开辟了一条天心宗教文化旅游线,现已成为闽台佛教文化交流热线。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中心位置的千年古刹天心永乐禅寺,更成为海内外佛教界众多僧侣、信众前往朝拜、观光之地,尤其是深深吸引着台湾佛教界人士。这条佛教文化旅游线路与这座古刹的修复,与台湾传孝法师20余年致力两岸以佛结缘分不开。早在1991年,台湾高雄屏东慈恩寺、德修禅寺、东普陀寺主持传孝大师,受厦门南普陀方丈妙湛老和尚邀请,第一次登临天心永乐禅寺朝圣到武夷山风景区观  相似文献   

19.
日据时期的台湾佛教受到日本殖民者的控制,被迫接受“皇国一体”等日本佛教思想。光复以来,台湾佛教在大陆赴台僧侣的主导下,开启了“祖国化”的发展历程,其内容体现在恢复传统汉传佛教制度、建设人间佛教的种种努力上。“四大道场”兴起后,台湾人间佛教思潮又出现了与“中国化佛教”禅宗合流的现象。台湾佛教的“祖国化”发展历程延续至今,由此亦可见“台湾佛教主体性”一类说法的片面之处。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13)
正东姜蛤蟒坑,一个非常有趣味的村名,位于溪口上雪窦寺遗址(始建于晋朝叫瀑布院),距千年古刹雪窦寺3公里处,是浙东"唐宋诗路"上文人骚客徜徉之地。近年来,在这里考证发现晋代时期留下的摩崖石刻群,有的虽经千年风雨,但字迹却依稀可避。"十八跨"等地名和东晋十八高僧及十八高士相聚有关。这些都位于宁波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中,是千年古刹雪窦寺的传承和宝贵史迹。日前,笔者辗转蜿蜒的"唐宋诗路",古道行悠悠。踏着流传着神奇的传说中的东姜蛤蟒坑山道,水流潺潺、青峰环列,整个村被一片绿树青山包围着,村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