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台声》2018,(14)
正摘编自6月26日台湾《中国时报》在台当局的"年金改革"告一段落之后,蔡英文出面道歉,向所有受"年改"负面影响的"军公教"退休人士表示歉意,并感谢他们的付出,让财政不虞匮乏,再也不会无力支付公务员的退休金。台湾《中国时报》6月26日发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讲座教授陈一新的评论文章指出,她不道歉也就罢了,这下对全台湾"军公教"退休人士所做的道歉,实不啻是大吃他们的"豆腐",让他们在痛失金钱之后,更感痛心。年金是台当局对"军公教"人士的承诺,如果基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22)
<正>摘编11月2日自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30年前,蒋经国宣布开放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是两岸关系断而后续的历史性里程碑,骨肉团圆,感天动地。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上周特在上海举办座谈会,大陆和台湾都有许多人参加。就在这时候,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搭专机访问南太平洋,活动名称为"寻亲之旅"。蔡英文寻的是什么"亲"?民进党解释是台湾少数民族中有一脉源自"南岛语系"。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8,(4)
正民进党今年是否再和柯文哲结盟,先决条件似乎是柯文哲得先再一次确认蔡英文口中的"台湾价值",不料柯却反呛蔡英文:"很想知道她的‘台湾价值’是什么?"台湾《中时电子报》1月29日发表评论说,老实说,台湾民众和大陆民众也都想知道,蔡英文的"台湾价值"是什么?如今蔡英文口中的"台湾价值",显  相似文献   

4.
台声新媒体     
《台声》2016,(24)
正12月6日,在民进党的强推下,台"立法院"不顾国民党、亲民党和时代力量党团的阻挡,在国民党党团集体退席抗议下,仍强势通过了"劳基法修正案",包含"一例一休"、砍7天假、增特休假等皆全数通过。场外劳工团体得知消息后,现场先是弥漫低气压,随后转为愤恨,继而大喊"民主进步,过桥。点亮台湾,过桥",民进党诈骗了劳工,蔡英文应出来道歉。蔡英文选前所说的7天假与周休二日,全部毁诺,"再次证明选前选后的发夹弯"。学生团体趁深夜突袭蔡英文官邸,并宣示,青年绝对会记住民进党硬干砍假的这个历史时刻,并宣告彻底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4)
<正>摘编自2月6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先是放弃发表元旦文告,对于刚刚过去的农历除夕,蔡英文未援例发表谈话,蔡英文办公室解释是为了不重蹈"家父长"作风。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蔡英文在官方推特上,用英、日文向美、日民众拜年,却未用中文向台湾民众拜年,更不用说向大陆民众拜年。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1)
正5月20日是台湾第三次政党轮替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就职之日,不只大陆和美国及海内外华人关心蔡英文新当局两岸关系的走向,全球的新闻媒体也对台湾新领导人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密切注意,因两岸关系的好坏牵系着西太平洋稳定和安全。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就如同大家所预期的没有提起"九二共识"这四个字,也没有提到"一中",而是绕了一大圈,从她的演说中提到"尊重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由于民进党"台独党纲"和"台独"基本教义派的把持,在蔡英文1月16日当  相似文献   

7.
6月24日至7月2日,蔡英文展开为期8夜9天的"英翔之旅",赴巴拿马和巴拉圭访问,途中两次过境美国。蔡英文主要目的是提升台美实质关系,巩固"邦交"友谊和提高台湾在国际社会能见度。但从整体效果看,蔡英文此行基本上是无功而返。一、提升美台实质关系变成被美国"绑架勒索"蔡英文往返途中分别过境美国迈阿密和洛杉矶,期间,蔡英文  相似文献   

8.
政治     
《台声》2017,(2)
<正>亲绿民调:蔡英文声望仅剩38%六成民众不满经济表现据台湾《醒报》报道,"民众对蔡英文的经济政策从去年8月以来不满程度节节升高,至今已高达6成(60.4%)。"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2016年12月26日在记者会上指出,蔡英文近日曾表示要到2017年下半年才来全力拼经济,让民众相当不满。在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在26日所公布的民调中,蔡英文的声望在"5·20"就任时高达69.9%的巅峰,历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1)
正细读蔡英文的"就职演说",洋洋洒洒近6000字的演说全文力求讨好所有人。亲自操刀此份演说原稿的蔡英文尽管字字斟酌,极力避免激怒大陆,却始终既不触及一个中国原则,也未从尊重"九二会谈"基本立场,向大陆期待的承认"九二共识"方向倾斜。蔡英文这一模糊态度,立时受到了台湾民众的多次的抗议示威游行,他们高声呼吁,强力要求蔡英文承认"九二共识"。台湾民众赴民进党抗议据台湾《旺报》报道,5月18日下午,数百位群众赴民进党中央抗议,  相似文献   

10.
政治     
《台声》2017,(8)
<正>蔡英文满意度跌至25.7%被讽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据台湾"东森新闻云"报道,蔡英文当局上任已满10个月,国民党3月27日召开记者会,指出蔡英文施政满意度目前仅有25.7%,不满意度则高达61.5%,有近2/3的台湾民众不满意蔡英文"荒腔走板"的施政表现。对此,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胡文琦讽,这已创下国际政治上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台北地方法院判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2月29日,第五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在榕城福州举行。本次论坛以"两岸族韵·中华一家"为主题,旨在通过探讨两岸少数民族文化渊源与传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岸一家亲"理念,揭露蔡英文当局"去中国化""文化台独"图谋,并为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探寻可行路径。本次论坛由国台办新闻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全国台联及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指导,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和台湾《旺报》共同主办,福建省闽台文化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17)
正摘编自8月17日台湾《联合报》在撤回谢文定的"司法院长"提名后,蔡英文宣布自己将出任台湾"司改会"召集人,亲自领导"司法改革"。此举旋即招致法官批评,认为蔡英文把手伸入司法,无异已形同"帝制"。"检改会"检察官陈瑞仁更呼吁,蔡英文应停止召开"司改国是会议",让司改议题回到"立法院"进行民主讨论。蔡英文如此操切,想必是见到近来民意支持度大幅滑落,想亲自领导司法改革以收复民心。但越是如此操切,  相似文献   

13.
速读台湾     
《台声》2017,(13)
<正>政治蔡英文民调再探底满意度为21%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台湾TVBS 6月22日公布最新民调,对于蔡英文上台一年多来的"施政"表现,民众满意度再度下滑7%,到历史新低为21%,不满意度持续上升,此次调查首次突破6成到达63%。TVBS民调中心调查分析,台巴"断交"及"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的争议,可能是使蔡英文满意度持续下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11)
<正>2016年5月20日至今,民进党在岛内全面执政已满一年。蔡英文已经从竞选时的"神坛"跌下,甚至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况。这一年,台湾经济情况如何?未来走向又是如何?值得关注。台湾经济现况:经济弱复苏尽管蔡英文当局未能兑现"大选"时提出的发展经济"点亮台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22)
正摘编10月31日台湾《中国时报》"台湾课审会"不选《台湾通史序》的理由是其文中有"开山抚番"一词,有侮辱台湾少数民族之嫌。但之前台湾"普高分组课审委员"的网络选文,类似"土番蠢尔本无知"等词语比比皆是,都有台湾少数民族团体出来力挺,表示无妨。"开山抚番"一词并无价值论断,只是以当时语言陈述事实而已。对于蔡英文来说,这篇文章"原罪"有二:一、史观;二、作者。每次看到"横不敏,昭告神明,发誓述作,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16.
<正>12月6日至9日,由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南大人文基金两岸论坛·2020台湾"二合一"选举与两岸关系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等两岸40位学者参会。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蔡英文操弄"亡国感",挟执政资源大肆买票(一)蔡英文当局和民进党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1)
<正>蔡英文上台一年来,在文化及意识形态领域,高举"多元文化"大旗,行"去中国化"之实,其意图建构夹杂汉族文化(含客家人)、台湾少数民族文化、新住民文化(主要强调非来自大陆的入籍者)等等为基础的"海洋文化",以同大陆的"陆地文化"相区别,"台独"野心始终不死。蔡英文等将"中华文化"和"台湾文化"区隔和对立起来的意图不言自明,是"切香肠式的暗地‘台独’"。正  相似文献   

18.
正台湾《中国时报》5月24日发表前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执行长尹启铭的评论说,蔡英文"5·20"就职演说时宣示新当局"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立即有报纸雀跃地以之作为头版头条新闻的标题,并且说蔡英文"两岸论述全新的亮点就是提到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我们想问:蔡英文的话可以相信吗?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8,(15)
正摘编自2018年7月18日台湾《大华网络报》台湾《大华网络报》7月18日发表社论文章说,蔡英文日前在台南为候选人助选时表示,民进党"执政"2年来做了很多事,且因为"民进党很会处理经济",台湾经济越来越好。此言一出,引发网络一片嘲讽,认为与人民距离遥远的蔡英文不但是自我感觉良  相似文献   

20.
正蔡英文上台后,出于制造台湾岛内蓝绿和解假象等政治考量,精心挑选国民党出身的李大维为台"外交部长"。李大维就任以来,虽然兢兢业业,但由于蔡英文当局对外交往政策的失据,使得李大维的辛劳只能事倍功半,屡受岛内舆论批评。有台湾媒体认为,未来在蓝绿两大阵营的共同夹击下,不排除李大维沦为蔡英文的"政治牺牲品"。难逃蔡英文政治算计李大维祖籍山东青岛,1949年10月15日出生于台北,青年时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