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从规范还是实践看,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对两岸协议的审议和监督活动均遭遇了一定的现实困境。在台湾地区爆发了反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太阳花运动"后,台湾当局行政机构提出了"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该"草案"对立法机构审议监督两岸协议的程序、方式、形式等问题做出了规定,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台湾岛内各方对两岸协议审议监督问题的共识。这一"草案"一旦获得通过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台湾立法机构参与两岸协议监督活动的空间将逐步增大,民众了解两岸协议的渠道将得到拓展;另一方面,过分依赖两岸协议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格局也将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5)
正摘编自2月15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开春之后,以民进党为多数席位的"立法院",将以处理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为优先法案。迹象显示,民进党原来在党主席蔡英文带领下,气势嚣张地草拟了两岸"一边一国"的监督条例,如今已不得不打退堂鼓,毕竟他们自知执政后,冲撞台海红线的后果是承受不起的。两年前所谓"太阳花"的群众运动后,民进党来势汹汹地坚持今后两岸所签署的协议,必须通过监督条例规范的程序,于是趁此收割他们近年煽动"逢中必反"的社会效果,拟订了"台湾与中国缔结协议处理条例草案",摆明了要把"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制订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8,(12)
正摘编自2018年6月3日台湾"中时电子报"台湾"中时电子报"6月3日刊载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的文章,分析民进党的两岸思维。张亚中认为,民进党成立之初,制造族群对立、追求"台独"并不是其最终目标,而仅是打倒国民党的策略手段,但是经过20多年的不断宣扬,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5)
正摘编自2月23日香港中评社台湾新一届"立法院"开议,民进党"立委"争相提出一些所谓"转型正义"的法案,其中高志鹏提案废除"孙中山"遗像,王定宇提案将郑南榕自焚日定为"言论自由日"。每一法案都牵动两岸神经。民进党在"立法院"席次过半,要让这些提案通过不难,民进党为何要这么做?是为了"真正落实民主深化",还是试图以"转型正义"之名改变现状?2000年至2008年民进党第一次执政时,曾搞"去蒋化";现在第二次执政,要搞"去孙化",实质都是"去中化"。  相似文献   

5.
纪焱 《台声》2014,(5):38-38
<正>4月10日,历经3周吵吵闹闹的"太阳花学运"落幕,但台"立法院"的争斗却依旧方兴未艾。自"太阳花学运"提出"两岸协议监督机制法制化"诉求后,已有包括台行政主管机构版"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订定协议处理及监督条例草案"、"反服贸"团体支持的民间版"两岸协定缔结条例草案"、民进党版"台湾与中国缔结协议处理条例草案"等7个不同版本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交付岛内相关委员会审查。如果仔细审视"反服贸"团体所支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以来,民进党当局借疫情更加疯狂地操弄两岸对立,推动所谓经济脱中,诱拉大陆台商回流或外移。然而,刚刚过去的上半年,两岸经济合作表现却极为亮眼,仅6月台资赴大陆投资额就创下增幅186%的历史新高。这源于大陆自身战略调整同时多策并举释放红利的吸引力,源于台企加码抢滩大陆市场以求渡疫情难关、创发展新机的强烈愿望。当前,两岸经贸的紧密结合度和产业互补的强劲韧性持续稳固,两岸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依然有高度联结,台湾经济对大陆的结构性依赖仍在不  相似文献   

7.
“学运世代”作为一个整体,其两岸政策主张尚未形成共识,但在坚持“台独”的同时,却表现出与“台独教义”的鲜明区隔及政策的开放性、务实性。“学运世代”在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凋整与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推手角色。而陈水扁执政8年来,“学运世代”的政途发展备受“深绿”路线连累。在自身的生存危机压力下,“学运世代”必将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与出路。  相似文献   

8.
正民进党当局执政4年多来,在法律层面持续推行渐进台独路线,相继出台多项升高两岸对立、阻挠两岸交流的法案。蔡英文在连任讲话时还公然宣示台立法机构将成立修宪委员会,推进岛内修宪问题。有别于陈水扁执政时期叫嚣以公投制宪图谋实现法理台独,蔡英文通过修改法律推进台独的方式,更隐蔽、更具欺骗性。我们要警惕民进党当局以这种修法方式冲撞两岸红线,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机制和法治话语体系来反对和遏制。公投法修正为  相似文献   

9.
春秋 《台声》2011,(9):49-49
日本福岛核电厂造成核辐射外泄危机之后,两岸“核安协议”成为维护两岸同胞的安全与健康福祉的重要机制。备受两岸关注的第7次陈江会中也可望签署“投资保障协议”及“核电安全协议”。  相似文献   

10.
民进党仍强烈坚持两岸"一边一国"的"台独"路线,而且阐述以"台独"为核心的"台湾梦",以对抗中国梦,再次揭示了党内保守派当道、务实派力量不足以及民进党走不出以"台独"为核心的两岸论述死胡同。备受外界关注的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简称"中委会")第一次会议于5月9日下午召开,9位委员全部出席。这一看似大团结、颇受关注的会议,虽然公布了"台湾的中国议程"提案,但气氛并不融洽,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20)
正摘编自9月29日香港中评社9月28日下午,蔡英文前往桃园机场视察,现场一位陆客突喊"和平统一"。当天是民进党30岁生日,蔡英文在这一天听到"和平统一",但她没有回应就离去。此对民进党而言,说明"和平统一"今后是回避不了的挑战。民进党主张"台独",至今仍坚守"台独党纲"。迫于社会的压力,民进党目前虽不弃"独",但已无法再高喊"台独",也承诺不搞"法理台独"。而大陆民间要求  相似文献   

12.
陈星 《台声》2013,(11):38-38
一直以来,民进党对两岸政策调整的推动力始终来自其内部权力斗争和政治资源争夺的需要。但随着近些年两岸关系发展的演变,对民进党政策调整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党内各派系不得不对两岸关系给予更多关注。在此情势之下,民进党如何调整两岸政策也成为该党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到底是谁开“玩笑”?!马国征(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故事缺乏根据,或者讲根本没有根据”,这一耸人听闻的话题,很快为海内外新闻媒介所瞩目。话题来源于上海《世纪》双月刊1994年第2期上的一篇文章。作者仅仅根据“上海市历史与建设博...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2003年12月31日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其蕴含深厚的党心民心为基础,既体现着党内外的深切呼声,又继承着几十年执政实践的丰富经验。(一)人类历史对权力来源有不同的观点和说法,封建社会长期宣扬权力"神授";资本主义鼓吹权力由"资本"产生,他们认为用权力欺压、奴役人民是"天经地义",不受监督。只有我们党,才正确解释了权力的主人是人民,权力来源是人民授予的。1944年,美国记者问毛泽东同志:"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毛泽东同志毫不含糊地  相似文献   

15.
郑太男 《台声》2013,(6):41-42
“中国事务”向来是民进党难题,这征2012年岛内选举后,已是民进党内不能不承认之事。这题目已纠结于民进党的“家务”之中;民进党的“家务事”一日元解,如何处理“中国事务”可以说一定也无解。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8,(21)
正10月17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新闻发布会上驳斥近期部分民进党政客有关大陆的言论是逻辑错乱。有记者问:台中市长林佳龙日前表示,生活在台湾,却想着长江、黄河是很错乱的。请问有何评价?马晓光应询表示,这种逻辑是一种神经错乱的鬼逻辑,是一种自绝于  相似文献   

17.
邰宗 《台声》2014,(5):19-19
<正>4月16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上午10时在国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范丽青主持了本次新闻发布会。绝不许"台独"势力借两岸协议监督之名开倒车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问:现在台湾正推动两岸协议监督机制的法制化,这会不会对两岸未来商签协议产生影响?范丽青指出,2008年以来,两岸  相似文献   

18.
陈淞山 《台声》2013,(6):46-46
倘若没有谢长廷今年以来积极面对与大陆的交流及互动往来的关系,恐怕苏贞昌党主席不愿也不会,在此时正式面对处理“台湾如何因应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变局”。似乎一直以来,他都认为唯有明年5月连任党主席之后才需认真思考两岸问题。  相似文献   

19.
7月12日,台湾"行政院诉愿委员会"认定民进党提出的"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公投提案符合规定,撤销了"公投审议委员会"上月底对此提案的封杀决议。由此,民进党"公投绑大选"的部分策略得以重新启动。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2014,(3):32-33
<正>"张王会"的落幕,代表着两岸的互动,正从民间交流,跨越至两岸双方事务主管部门的直接会谈,尽管双方未碰触实质议题,但这一小步,已是历史的一大步;因为,这代表着官方交流的模式,已经完成了实验过程,正式进入排除双方头衔障碍的阶段。台湾美丽岛电子报副董事长吴子嘉撰文指出,尽管"张王会"的出现,并不能无限延伸成"习马会"有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