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荣传统.认同祖国、争取回归,是抗战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者"皇民化运动"的一条主线.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割断中华大家庭文化渊源与民族情结的奴化教育、语言强制、更改习俗、文艺垄断和"皇民奉公"运动,台湾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抵制和斗争,并将这种斗争汇入中华民族抗战的洪流,体现了台湾人民不畏强暴,誓死捍卫和发展中华文化,以及强烈的炎黄子孙本根意识.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14)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由此,中华民族也进入了全面抗战。随着中华民族展开全面抗战,台湾人民看到了光复的希望,台湾人民的抗日民族革命运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台湾人民的抗日民族革命运动已经摆脱了长期以来孤军作战状态,对内它已经通过1930年的雾社事件而联系了台湾少  相似文献   

3.
王晓波 《台声》2010,(11):46-48
<正>中国是台湾人民的血脉渊源、中国是台湾人民不可侮辱的尊严、中国是台湾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中国是台湾人民用生命捍卫的祖国,只有中国的再统一,才是台湾的真光复。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原点"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中国遂沦为列强刀俎之鱼肉,有识之士莫不认为非变革无以图强,然清廷因循苟且,欲振乏力。中国如何变革则有两条路线,一日革命,一日变法。至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是年11  相似文献   

4.
<正>1895年6月至1945年8月,是台湾历史上的日据时期,既是日本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台湾人民的历史过程,也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过程。根据日本殖民者编写的《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台湾宪兵队史》等文献资料记载,这一时期,台湾人民发起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包括武装抗日运动、政治运动、无政府主义运动、民族革命运动、农民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其中,武装抗日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前,其他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后。台湾的无政府主义运动伴随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正>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纪念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70周年座谈会23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出席并讲话。林文漪指出,70年前的2月28日,英勇爱国的台湾人民发动了反对国民党当局独裁统治的爱国民主运动,与祖国大陆人民开展的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运动相互呼应,汇聚成了全国同胞爱国民主运动的巨大洪流,  相似文献   

6.
<正>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日本军国主义在残酷武力镇压台湾人民的反抗后,即着力推行“皇民化运动”(日本化运动),施行一系列同化政策,欲从思想上、精神上征服台湾人民。台湾“大百科全书”将“皇民化运动”定义为:“让殖民地台湾走向‘皇国臣民化’的总体改造运动。”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22)
正摘编自11月5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问问台湾人民,谁都想两岸相安无事、和平相处,就连最深绿的"台独"教义派也不敢真的诉诸行动,以免暴露其发政治投机财的真面目。可见得所谓的"台湾法理独立",只不过是民进党操弄民粹、挑动"仇中"的政治动员手法。事实上,一旦台湾的体制被推翻,"台独"运动亦将随之灰飞烟灭。这是美国友人多次提出的警语,蔡当局不得不严肃以对。  相似文献   

8.
1937—1945年台湾皇民化运动述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937—1945年间,日本帝国主义为配合对外侵略,尤其是对华侵略的需要,在台湾掀起了一场皇民化运动的狂潮。他们疯狂摧残中华文化,向台湾人民强制灌输大日本皇民思想,企图将台湾人民扭曲成“畸形的日本人”,以供其奴役、驱使。这场运动理所当然地遭到台湾同胞的强烈抵制,但也同时在台湾社会肌体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剖析这场运动,对于了解战时台湾社会历史发展,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田毅 《两岸关系》2008,(8):72-72
随着2008北京奥运的临近,伴着台湾知名人士对北京五棵松棒球场的厚爱,台湾棒球及其赛事深受关注。从1945年台湾光复至今,台湾的棒球运动非常热络,成了台湾人民生活的一部份。而今,台湾人民提起“棒球”,很容易与外汇存底、经济成长率等“台湾奇迹”联想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24)
正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与蔡英文通电话,是1979年台美"断交"以来首次。蔡英文运用与特朗普的热线电话,企图向台湾人民转移她的执政无能,对于两岸关系更是不利。蔡英文在"普蔡热线"上炒作议题,是台湾人民的悲哀。美国历任总统是依据《八一七公报》而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至于台美关系长久以来已有"台湾关系法",双方也是经贸合作伙伴,台湾也因此得到相关保障。台湾  相似文献   

11.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被割让的消息传到岛内,人民悲愤异常,纷纷拿起武器,与日军进行斗争。虽然最终台湾被日本人占领,但台湾人民反对日本殖民奴役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伴随日本在台湾统治的加强,台湾同胞斗争的方式也逐渐从武装反抗转向和平运动。因为早在1907年梁启超就曾对林献堂说过:  相似文献   

12.
王博 《青年探索》2017,(1):96-102
自"太阳花运动"起,台湾青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台湾政治场域中。这场看似偶然的学生运动改变了台湾青年的政治心理状态,促使台湾青年通过一系列的后续运动和参政行为影响着台湾的政治局面。青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风向标,青年更为敏感、更为激烈,也更有改变社会积习的力量,台湾青年一代作为平民阶层的先锋,以自己情感大于理性的"非传统政治行为"向社会精英统治发起挑战。基于上述现象,本文从后物质主义视角出发,采用"价值观的代际更替理论",分析台湾青年从"政治冷漠"突变为"政治狂热"的政治文化动因。在未来大陆与台湾的对话中,台湾青年一代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台湾青年的政治心理动向也应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英格尔哈特的后物质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力视角。  相似文献   

13.
社会     
《台声》2017,(11)
<正>同性婚姻"合法化"台湾成亚洲首个承认"同婚"地区台湾"司法院"大法官5月24日下午4时宣布"释宪"结果,认定"未保障同性婚姻为违宪",意味着同性婚姻应该受到法律保障,让台湾成为亚洲首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地区。大法官认为台湾现行法律未允许同性两人结婚,违反"宪法"第22条保障人民婚姻自由及第7条人民平等权的保  相似文献   

14.
隗静  萧燕 《台声》2004,(12):1-1
台湾领导人陈水扁日前提出将台湾驻外代表处以及台湾公司中带有"中国"的名字逐渐改称"台湾"。美国国务院周一明确表示反对。美国官员并警告说,台湾当局推动所谓"正名运动"是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举动。  相似文献   

15.
2007—2008年是法理"台独"的高危期。2007年3月,陈水扁指使台湾部分"御用文人"抛出"中华民国第二共和"草案。由于这部"宪法"草案是陈水扁当局试探大陆与美国态度的探测气球,其与台湾"法理独立"尤其是与台湾未来走向之间的关系颇值得我们关注。"第二共和"的关键问题在于"公投","公投"的基础在于把台湾人民从中国人民中分割出去。这将影响着两岸关系一段时期内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下 ,日据时期台湾社会出现了闽南语的生存危机 ,台湾一批有识之士起而呼吁振兴本土语言 ;针对文艺脱离民众的状况 ,新文学运动内部也开始探索文艺大众化的途径 ,一些人主张用闽南语进行文学创作。由于闽南话在台又称台语 ,故此一运动通称台湾话文运动。从本质上看 ,该运动是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同化政策、拯救台湾地区中华文化及闽南语这一中国地方语言文化的民族文化自救运动。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1)
正5月24日,台湾"民歌42高峰会"在高雄和台北开唱,重温最经典的曲目。台湾校园民歌运动源于上世纪70年代。尤其1975年,杨弦和胡德夫在台北市中山堂演唱以余光中《乡愁四韵》等现代诗谱曲的作品,一般被认作民歌运动的开始。民歌运动面对当时台湾岛内西洋音乐充斥街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7)
正台湾最后一位政治死刑犯台湾著名社会运动家、统派代表人物曾力促连战访大陆实现大和解简历陈明忠陈明忠,1929年1月2日出生于台湾高雄冈山,是台湾著名社会运动家、统派代表人物。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18岁的陈明忠成为谢雪红领导的台湾民主联军的突击队队长;"白色恐怖"时期,因为涉嫌"通匪",先后坐了两次台湾当局的21年"政治黑牢",是台湾最后一位被判死刑的政治犯;1987年,通过时任蒋经国秘  相似文献   

19.
《统一论坛》2016,(4):54
台湾宝岛是中国东海上的一颗明珠,岛内2300万人民都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时时刻刻关注着台湾的命运,我们时时刻刻关注着台湾2300万人民的命运。2016年5月20日,台湾新领导人蔡英文女士发表了"就职演说"。她那洋洋洒洒几千字,让我们十分担忧。我们为中国台湾海峡两岸的前途和命运担忧,为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担忧,为台湾  相似文献   

20.
吴艺煤  曹玮鸿 《台声》2013,(2):64-65
1948年2月28日,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周年日,为配合台盟开展的“二·二八”一周年纪念活动,中共创办的《华商报》出版《台湾二月革命特辑》。爱国民主人士郭沫若、沈钧儒、马叙伦、方方、邓初民、章伯钧等纷纷发表文章,支持台湾人民的民主自治运动。邓初民(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的文章呼吁要“把台湾问题提到全中国人民面前来”、“纪念‘二·二八’事件是为了汲取台湾人起义失败的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