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的充分发展、协调和谐为基础。因而也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既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又面临着经济不发达、不成熟所带来的问题和困扰。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程中的一个理论创新,这就要求人们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以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人本思维、全球化思维为指导,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在这一过程中,经济法制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完善法制建设,使民主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以强有力的法制保障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和谐思维方式作为处理和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和谐问题的思维模式,对人们认识和谐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是两种不同的权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逐渐缩小国家权力,更多地扩大社会的权力;甚至我们改革开放的一个很大的,标就是“大社会,小政府”。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国家观来说,国家本身是一个暴力工具,组织经济并不是国家的权力。随着理论的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法学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京平 《法学家》2007,(1):45-50
2006年度我国的刑法学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实务问题方面取得了进展,尤其就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刑罚改革、刑事和解等问题形成了研究热点.据粗略统计,2006年度出版刑法学著作包括个人学术专著、编著与译著不啻百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刑法学术论文2000余篇.①本年度刑法学学术交流频繁,举办了十余次富有成果的学术研讨会.②整体上看,2006年刑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7.
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开放的步伐快马加鞭,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检察机关如何应对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笔者认为,应从抓检察队伍建设入手,只有以党的创新理论来武装全体检察干警的思想,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紧贴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才能使我们的检察工作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心理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表象和实质之分。和谐的社会现象是和谐社会表象,社会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只有实现心理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我们可以从和合文化、社会公平正义、学校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业的发展等方面探讨心理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立法表明有法,司法表明法治"随着法治的不断完善,普法的广泛深入,社会成员遭受非法侵害时,急需被奉为辩护私权利的律师的协助,使他们的法定权利变为现实权利,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法治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崭新命题,理论界对其正处于研究之中。本文从法治的视角来揭示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表征,分析了法治在实现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要大力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为和谐社会的实现奠定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关注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关注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树立民生为本的理念,做到在科学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司法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特殊的推进作用。在法治社会里,司法是法治的最后一个环节。司法能否公正,直接体现一个社会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确保民主政治和实现法治程度的实际水平。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考察,实现司法公正对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特征,实践、辩证法和唯物史观阐述和谐社会的哲学理论基础。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可谓是当今社会最流行的词语,但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却并非虚无缥缈的事情,而是脚踏实地的宏伟事业,需要全社会全民众的努力。但是,因为还有种种影响和谐的因素存在,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不满,面对这样的状况,党和政府必须要有积极的对策和有效的指导以及控制。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主动承担责任,一切站在为群众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做群众信赖的政府并不难,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并非远在天边。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我党作出的现阶段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宪政精神与和谐社会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公平正义是二者在价值准则上的一致性;民主法治是二者在制度保障上的一致性;安定有序是二者在社会秩序状态上的一致性;充满活力是二者在建设动力上的一致性。要彻底消除我国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最有效的途径是完善宪政建构。  相似文献   

17.
宋玥 《行政与法》2006,(5):9-10
法治作为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的调节器,它以公平公正为价值标准,以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为特点,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等活动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是法制建设的前提基础,和谐社会应是法制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科学发展观通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吕斌 《法人》2007,(9):32-33
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如何审视开发区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国家新近提出的"主体功能区"思维中,将以人的需要为首位,第二是生态,生产则排在第三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和谐,也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法治为基本方策来构建和谐社会应是最佳选择。法治理论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方式选择的必然性和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