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闻     
美国再发生重大校园枪击案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学2012年12月14日发生枪击案,造成至少28名人员丧生,其中大多数是5到10岁的儿童。这是美国历史上死伤最惨重的校园枪击案之一。美国当地媒体报道,丧生的枪手是20岁男子亚当·兰扎。亚当·兰扎先开枪杀了校长,然后冲进在该校任教的其母亲的教室开枪,很多遇难儿童都是他母亲的学生。奥巴马赶赴当地出席了悼念枪击案遇害者的烛光晚会。这一案件震动全美,再次引发控枪呼吁。  相似文献   

2.
要闻     
美国再发生最大校园枪击案 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学2012年12月14日发生枪击案,造成至少28名人员丧生,其中大多数是5到10岁的儿童。这是美国历史上死伤最惨重的校园枪击案之一。美国当地媒体报道,丧生的枪手是20岁男子亚当·兰扎。亚当·兰扎先开枪杀了校长,然后冲进在该校任教的其母亲的教室开枪,很多遇难儿童都是他母亲的学生。奥巴马赶赴当地出席了悼念枪击案遇害者的烛光晚会。这一案件震动全美,再次引发控枪呼吁。  相似文献   

3.
美国校园枪击案发生后,在美国各大媒体上,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多次出现,她是程海燕。这名普通中国女助教所在的班级是唯一一个没有人员伤亡的班,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沉着勇敢的程海燕拯救了自己和学生们的生命。当她的事迹被披露后,很多人发自肺腑地说:“中国人,太棒了!”  相似文献   

4.
郭道久 《党课》2013,(11):81-84
2013年5月3日,美国肯塔基州一名五岁男童用一支小型步枪意外射杀了两岁的妹妹。据报道,这一天美国发生了多起枪击案。在此之前,2012年12月14日,康涅狄格胡克小学发生校园枪击案,28人丧生,其中20名是儿童。在每年上百条无辜生命死于枪击案的情况下,美国在禁枪问题上仍然难以达成统一,其背后其实是美国两大政党的党争。所谓的“驴象之争”,已经不局限于总统竞选,而是存在于美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16日上午,美国弗吉尼亚工学院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造成包括凶手在内的33人死亡,20多人受伤。警方确认枪击案的凶手是一名23岁的韩国学生赵承熙。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尤其是韩国。美韩两国经济文化往来案密切,很多韩国人担心,如果枪击事件引发更加严重的种族冲突,那么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6.
赵强 《求是》2007,(10)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令世界震惊。震惊过后,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又铺天盖地而来。有学者做过不完全的统计,1979年至2004年底全世界发生的57起校园凶杀案中,竟然有90%发生在美国校园里,校园暴力犯罪成为美国社会的痼疾顽症。在反思美国校园血案原因的嘈杂声音中,有一种观点一直不被重视,那就是:媒体的炒作是接二连三的美国校园血案背后的隐形推手。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市桑迪胡克小学2012年12月14日发生枪击案后,有关枪支管制的激烈辩论在美国被重新点燃。控枪阻力:来自枪支利益集团美国民间有超过2.8亿支枪,32%的家庭拥有枪支。据统计,每年有3万多人死于枪口下,20万人因枪支暴力受伤。围绕公民能否持有枪支,政府是否有权禁枪等问题,"禁枪派"和"反禁派"针锋相对,长年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8.
木子 《廉政瞭望》2013,(5):62-63
2012年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发生枪击案,造成28人丧生,其中包括20名儿童。枪手在枪杀自己母亲、扫射两间教室后举枪自尽。此次枪击惨案的发生,使美国人对武器管控的呼声愈高。  相似文献   

9.
正一段时间以来,占据西方主流媒体重要版面的是频发的枪击案和暴恐袭击、愈演愈烈的"通俄门"等负面新闻。面对乱局,一些西方人习惯于"灯下黑",或将之归因于西方运气欠佳,或将之视为外部因素使然。美国学者福山的答案似乎与众不同:"真正的问题,部分根源于美国社会的特质,部分根源于美国的制度。"我们不想揣摩福山的本意,但"西方之乱"确有其制度根源。资本逻辑产生贫富分化。马克思曾说  相似文献   

10.
为维护校园安全我校制定了《华中师范大学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构筑立体化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平安校园"的建设目标。遵照这一实施方案,我校加大了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投入。通过探索与实践,按照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校园、运行有效的立体化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校园冷暴力"是校园安全的"隐性杀手",容易引发校园安全事故。与显性的校园暴力相比,校园冷暴力具有更加隐蔽、不易察觉且影响深远的特性。校园冷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教师及学生这两大群体,受害者往往是在成绩、行为表现、生理特征、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一定差异的学生。遏制校园冷暴力,从综合管理的角度来说,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及社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魏鹏 《山西青年》2022,(2):142-144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在西部某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中开展调查,了解职业学校校园安全教育现状.结果表明:当前职业学校十分重视校园安全教育且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与此同时,职业学校的安全教育压力仍十分巨大,校园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笔者从学生、学校、教师和家庭的角度,分析职业学校频出安全事件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职业学校校园...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威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2003年顺利通过"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校园占地面积152亩,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学校有67个教学班,学生4800余人,教职员工221人,教师192  相似文献   

14.
胡德堡枪击案后,穆勒的头像登上了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美国各大报的头版。《纽约时报》在报道的标题中说:她跑向战火,并结束了它。根据军事基地紧急情况主管梅德利的描述,《纽约  相似文献   

15.
<正>河北沧州肃宁县发生特大枪击案,造成群众2死3伤,公安干警2人牺牲、2人受伤。在当晚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节目中,屡次"语出惊人"的白岩松称公安干警"死亡""离世"(而不是"牺牲"),引起了部分网民的反感甚至愤怒。警界网民尤为突出。有自称民警网民发微博称,请原谅我的矫情:央视"新闻1+1"播出结束了,面对牺牲的民警,白岩松用了两个词:"死亡""离世",而没有用"牺牲",但面对杀死4人、杀伤5人的犯罪嫌疑人,白岩松说"是什么原因让50多岁的老汉端起了  相似文献   

16.
王华彪  陈继飞 《世纪桥》2007,(11):61-62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棱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高校应该通过孕育"和谐共振"的校园文化,打造"和谐共赢"的良性机制,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7.
正"叮叮叮……""上课啦!小朋友们快回教室坐好啦……"夏日清晨,贵阳市息烽县温泉小学安清教学点操场正在修葺,学前班老师杜定碧时刻心系着孩子们的安全,不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在这大山校园里,杜定碧既是教师又是孩子们的"保姆"。自1996年在息烽县职业高中幼师专业毕业后,杜定碧作为代课教师,一干就是22年。安清小学教学点距县城45公里,所辖5个村几十年来村民们靠着种几分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安全问题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近几年来,校园安全特别是高校校园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是国家实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的主要基地,校园的安全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在国家大安全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从战略的高度,在实践中不断认识、思考和探索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余新勇  管小峰 《理论导报》2012,(11):I0012-I0012
近年来,广丰县下溪中学坚持创建"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和"特色学校"的发展战略,以"四个狠抓"(即狠抓教研、狠抓教学、狠抓德育、狠抓安全)为举措,抓好各项工作。一是"建书香校园,做儒雅师生"。学校开展了读名著、诵诗词、创佳作、写好字活动,努力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孩子幸福成长;二是创"作文特色学校"。坚持教育创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办学品味,通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幸福生活的能  相似文献   

20.
校园暴力事件在社交媒体发达时代的大肆曝光,引发民众的关注和深思。中美校园个案查处中的"同案异判",反映出两国校园暴力惩防体系、路径选择上的差异性:美国模式的"零容忍"与中国模式的"惯文化",实效影响是校园暴力在美国趋于稳定且有所下降,在中国却是愈演愈烈和不减反增。学习借鉴域外的美国的惩防体系,中国的本土化构建中应当坚持惩防并举,多方参与和多维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