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存在亲属血缘利益关系,许多官员以权为亲谋私,导致亲缘腐败现象频发,现已成为一种典型的腐败模式,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文章首先介绍了亲缘腐败现象及其存在的主要类型,其次分析了亲缘腐败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薄弱;领导干部亲属问题;监管的边界和标准模糊;约束机制不够细化、条款缺乏操作性。并针对亲缘腐败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来避免公权被亲情所绑架,预防和杜绝家族式的亲缘腐败。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上,有效预防和惩治党内腐败,实现腐败的标本兼治,建设廉洁政治,我们党就必须自觉建构和牢固确立制度化、生态化与大众化反腐模式。制度化反腐模式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制度来约束权力。生态化反腐模式强调反腐倡廉须在集约化和系统化的原则下追求综合效益,达到内生态与外生态的良性互动。大众化反腐模式强调让反腐倡廉的主体——人民大众真正归位,成为"价值层面的主体",并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自觉性,形成"大众参与、大众负责、大众监督"的反腐倡廉氛围。这三种模式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配合协作的关系。将三者有效地融合并统一于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是我们党治理腐败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向纵深推进,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巩固已有成果,推进腐败治理从"不敢""不能"向"不想"的深度跃迁,还要回归文化本源探寻治理路径。随着正风反腐力度的持续加大,作为与廉政文化相对的"腐败亚文化"在新时期新阶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集中体现为人情文化的泛化和庸俗化、变相逢迎手段的隐匿化和科技化、不作为的"软腐败"现象凸显、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顽疾难除等等。究其成因,主要包括认知偏差、心理诱因、价值"越轨"、制度"笼子"不严密等内外部致变因素。针对这些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我们应该从健全官员人格和心理素质、强化廉政文化建设与教育、提升制度体系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等路径去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典型腐败大案要案中,"裸官"腐败的现象较为严重。"裸官"腐败的黑洞,不在"裸",而在"逃"。"裸官"腐败的生成主要源自理想信念缺失,监管制度存在漏洞,"裸官"出逃的高收益、低成本等多因素的驱动。因此,有效治理"裸官"腐败现象,要在强化制度反腐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防腐。一是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裸官"腐败的预见性;二是加强监管,大力提升"裸官"腐败的防范性;三是协作联动,全面强化"裸官"腐败的控制性。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防止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异化现象,政治行政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防止制度漏洞所引发的腐败,是用民主的办法扎紧"制度的篱笆"。换句话说,为了防止权力异化和腐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具有首要意义。预防腐败或权力异化的制度改革、民主制度建设很重要,这也是全社会上上下下形成的"基本共识"。即要从根子上解决中国转型社会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限制和制约公共权力,防止权力异化和腐败对国家民族造成重大伤害,  相似文献   

6.
王宝林 《求知》2015,(3):25-2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领域的腐败形势日趋严重,其中官员失德成为诱发腐败的最主要因素。2015年1月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4年的反腐败成果。权力主体屡屡失德而诱发或导致的严重腐败,在不断减少老百姓心里的那杆称的分量,同时也削弱了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所以,官德建设是当今学术界研究反腐败问题越来越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伦理道德是伴随人类政治生活始终的一种社会现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术界描述了廉洁政府的两种形态,即没有腐败或低程度腐败的形态和有廉洁行为的形态,认为反腐败和廉洁行为培育是廉洁政府建设的两个主要策略。回顾历史,建设廉洁政府历来都是受到了党的建设的推动,意识形态引导、惩治性反腐、制度性反腐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实践的三个主要模式,对新时代全面建设廉洁政府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新时代建设廉洁政府,必须将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其中,在理论上将全面建设廉洁政府作为重要历史任务,在实践上实现反腐败策略与廉洁建设策略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对腐败心理问题的研究是创新反腐败研究的重要渠道。腐败心理的演变过程包含了三个阶段,即腐败心理的潜伏阶段、腐败心理的形成阶段、腐败心理的巩固阶段。腐败心理的潜伏阶段主要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腐败心理的形成阶段主要和主体自身信仰的异化、公权力的自蚀性相关,腐败心理的巩固阶段主要是制度缺失和监督缺位的原因。应根据腐败心理演变的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即构建廉政文化教育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对权力主体的执政道德建设,实现"四种形态"常态化;加大惩治力度,进一步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存在作恶的倾向,因而需要力量进行制约。约束个人的心性与行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律,一种是他律。"他律"方式即依靠法律制度固然能够有效地防治腐败,但"自律"即"以德治官"也能够对预防官员腐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中国共产党反腐的历史来看,其反腐模式并不排斥"以德治官",而且十分注重"以德治官"对于防治官员腐败的特殊意义。在"制度建设"还没有"把一切权力关进笼子"的情况下,或者说,在制度并不能"把一切权力关进笼子"的情况下,"以德治官"仍然不失为"制度反腐"必不可少的支持力量。从中国传统德性文化的特征、功效以及当前中国官场的实际情形来看,"以德治官"应重在用传统德性文化培养广大官员的"敬畏感、意义感、羞耻感"。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突出了制度反腐这一要求。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建立怎样的制度,才能取得反腐的根本效果?习惯认为,反腐是党内的事,是干部的事,因为腐败主要出在领导干部身上,反腐必须从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做起,党的组织必须通过严格规范和一系列制度对领导干部的行为进行约束,对于腐败了的领导干部必须进行严肃查处,所以反腐制度建设重点是党的廉政制度建设。但从腐败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