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中国是个讲究孝道的国度,一个人是否孝顺父母,往往是坊间评价其人品、官方评价其私德的重要指标。"非孝子,不为伍",也是很多人的一条处世原则。因此,人们都很在意外界对自己是否为"孝子"的评价,包括那些因违法而身陷囹圄的贪官。而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很是耐人寻味。时常听到有人对犯了事的某个贪官这样评价:"他虽然挺贪,却是个大孝子!"在多年的采访经历中,笔者也听到过一些贪官这样表白:"我可是有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都有贪官,许多朝代都有惩办贪官的法律和政举。所以,贪与惩贪,便史不绝书。贪官,在古代又称为赃官、墨吏、掊克之吏。赃,指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墨,不洁之称;掊克,原指殷纣王的聚敛之臣。单从这些名称,就可以知道贪官之可憎。  相似文献   

3.
贪官傻不傻?     
<正>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认为发问者"傻"。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贪官都是"人精"——会钻制度的空子,千方百计敛财猎色;又会"猫盖屎",藏钱匿赃花样百出;还会包装术,本来内心贪得无厌,却做出一副朴素的样子……于是得出结论:贪官当然不是傻子!事实上,对于"贪官傻不傻"这个命题,需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如何理解这个"傻"字。在前段时间播出的政论专题片  相似文献   

4.
官员有雅好并非坏事,可以修身养性、提升道德情操,但如果由"好"而"贪"、由"雅"而"腐",就不止是自身跌倒这么简单。"只要是为了摄影,一切都可以接受。"说出这句惊人之语的,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2015年3月,中央纪委网站刊登《"雅好",错就错在越界——秦玉海案件警示录》,详细披露了秦玉海如"吸毒"般地迷上摄影,又疯狂地接受商人为其"摄影事业"奉上贿赂的全过程。自古以来,贪官以"雅好"为幌子牟利生财已不新鲜。如今人们更关心的是,贪官的"雅好"有什么新的变化,一个贪官的喜好,是如何深刻影响着一地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5.
贪官的背后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成功的女人.在一个贪官的背后同样也站着一个贪婪的女人.这种女人当然不是指那些贪官们大搞权色交易中包的"二奶"、养的"小蜜",而是指贪官们还是"人民公仆"时的"糠糟之妻".我们从这些贪官的犯罪事实中可以看到,他们之所以贪污受贿,触犯党纪国法,在主观上除了贪权恋钱好色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就是缘于"枕边贪风".从原海南省东方市委书记戚火贵,到原福建省政和县委书记丁仰宁……在这些贪官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那些贪婪的妻子或怂恿、或唆使、或抱怨、或"垂帘听政",甚至"夫卖权妻收钱",在背后起到了推动和催化作用,使丈夫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最终双双坠入法网,导致家毁人亡、人财两空.  相似文献   

6.
"法盲"一解     
贪官落马后,都会忏悔.虽然也有惠州市公安局原局长洪永林那样的人,为自己"有机会有条件却没有住过宾馆的总统套间,没有喝过路易十三"而后悔,更多者,是在追寻堕落的原因.<贪官忏悔录>一书收进了几十个贪官的忏悔,其中让我最感不解者,是他们的犯罪源于"法盲"说.  相似文献   

7.
当下"官员外逃"已成为凸显的腐败符号,"贪官外逃"现象频发,并有蔓延之态势。"贪官外逃"在国内外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贪官外逃"的滥觞,以官员财产申报等制度建设为先导,积极构建封堵"贪官外逃"的监控网络,以形成阻隔"贪官外逃"的天罗地网,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体现了强烈的实践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从事反腐败新闻报道近20年,贪官是接触最多的报道对象之一,今时今日尤甚。一天突然发现,对这个群体的媒体叙述,随着这些年来方方面面的变化,发生了一些改变。简而言之,就是从贪官不是人,到人是怎么变成贪官的。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的反腐案件总量比较少,在为数不多的反腐案件报道中,落马贪官跟我国古代民间戏剧中的贪官形象差不多,属于传统的"单细胞恶人型",套一句当时惯用的话,就是"其人其事,令人发指"。让人痛骂,这些贪官,怎么就那么坏呢!慢慢地,除了这种"简单粗暴"的贪官叙述,反腐报道开始揭落马贪官的"画  相似文献   

9.
"贪内助"推波助澜,加剧了贪官的贪婪--这是我们以往所见到的案例的共性.可这个贪官不同,他不但有廉妻严父,还兼有诤友,然而,这一切都没能成为他保持廉洁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田艺欣 《先锋队》2011,(6):36-39
如今,包养情妇似乎已经成为贪官的时尚。据广东省纪委的调查统计,95%的贪官都有"情妇"。掌握着公权的贪官一旦包养情妇,权力就有可能成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翻看过往的案例,总结其中规律,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贪官与情妇狼狈为奸,他们之间的"情"并不单纯与美好,他们之间的"情"是一种肮脏的权色交易,更是一种无情的利益共同体。所谓贪官的情妇,无一例外都是权力的情妇。  相似文献   

11.
我们应当承认,尽管从本质上来说,一切贪官都是真正愚蠢的--因为他们拿自己的灵魂跟魔鬼做交易,在获取金钱物质的同时,丧失的是自己的人格、良心、道德和灵魂,得不偿失.但也必须看到,一切贪官都不认为自己是傻瓜,相反,他们大抵都觉得自己很"聪明",至少他们会在腐败这条不归路上学得越来越"聪明".有时,我们还不得不为贪官们一些鲜为人知的腐败"智慧"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2.
张和利 《党课》2010,(11):74-76
在反腐败过程中有一个怪现象,就是许多贪污腐败案件并非由纪检部门或其他反腐败部门查出来的,而是意外“露馅”的。有人做过—个统计:有60%-70%的贪官是根据群众举报查处的,而群众之所以能够发现贪官的蛛丝马迹,不少竟然是贪官自我曝光的,如二奶反目、小偷被抓、奸商败露等都成了导致贪官“露馅”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贪官之言,位高权重之时,往往是豪言壮语;组织审查之时,往往是巧言辩语;身陷囹圄之时,又住往是真言悔语。贪官之言,常为花边新闻,多为饭后谈资,然而贪官言权力、金钱亦不失有“精彩”“独到”之处。今摘录几段贪官之“精彩”语言,加以点评,让大家换个角度看看贪官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4.
雨蒙 《党史纵横》2006,(3):54-55
如今的贪官,活得也累.当然,这个累并不是指工作上的,而是捞钱和对捞来的钱如何处置之累.江苏盐城有个贪官,叫李树春(原盐城市政协副主席),他在任响水县委书记时,据说夏天从不午休,不是去忙工作,而是在盘算一笔又一笔已经到期或快要到期的银行存款如何转存,用谁的名字,存到何处.因白天要工作,晚上忙应酬,只好牺牲午休时间了.案发后有人称其为"存折"贪官.现在,再说个"保险箱"贪官,此人名叫李福生,是吴江市国税局原局长.在任上他捞了数百万元的不义之财,存入银行后一有风吹草动,就胆战心惊.  相似文献   

15.
贪官们的"腐败接力"与其"链状生存"状态密切相关。有的是因为权力过分集中;有的则是上头在捂盖子,总觉得"蛀虫已除,万事大吉";更有贪官自身选择了贪腐这条路。然而,官场生态绝非问题的唯一答案,不能洗刷掉个人的所有责任,也并非意味着只能随波逐流,你本就有更多种选择,来做一个好官。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中国海外反腐的推进,逃美贪官惊恐地嗅到了日渐逼近的风暴气息。从"猎狐"到"天网"行动,中美反腐合作正在提速。长期以来,普遍的法律漏洞、宽松的移民政策,使美国成为中国外逃贪官的主要避风港。中美在政治制度、司法体系、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不同,加上双方之间没有签署引渡条约,使逃美中国贪官能够"逍遥法外"。  相似文献   

17.
当年一曲“十五的月亮”唱红祖国大江南北,“军功章徇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脍炙人口。然而,曾几何时,有些人用自己的行为将歌词改写为“铁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近年来,伴随着一个个贪官的被查处,贪官背后的“贪内助”现象引人关注。众多案例表明,在一个个中饱私囊、私枉法的贪官身后,往往有一个贪婪的内当家。大贪官戚火贵临刑前悔恨地说:“我如果有一个好老婆的话,如果她及时提醒我,我不会落到这个地步。”于是,“贪官都是贪妻惹得祸”,成为一些人的共识,此论不时见诸于报刊。乍听起来,此论似乎有一定道理。的确,“家风”不…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葛朗台式"的贪官屡见不鲜。从"穿衣朴素骑自行车上班"、家中发现上亿元现金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到吃饭时只点一碗面,却在其家中搜出现金上亿、黄金37公斤的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节俭"贪官们人前人后所表现出的巨大差异让人震惊。疯狂敛财,却仍执拗地披着"节俭"的外衣;贪来的钱不用,却依旧欲壑难填,直至坠入无底深渊。是什么造就了"节俭"贪官们如此分裂的表现与人格?看相关部门如何撕开"节俭"贪官的"画皮"。  相似文献   

19.
<正>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中,贪官"丁义珍"外逃美国。他原本以为从此将逍遥法外,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这位曾经的"副市长"却只能躲在阴暗的小旅馆,被迫到酒吧扫厕所,近在咫尺的妹妹不敢联系,行踪暴露后又被人胁迫送往旧金山继续做苦力,失去人身自由。外逃贪官的逃亡生活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丁义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贪官落马后,妻子跟着受"牵连"的案件越来越多。为何揪出贪官会带出妻?我觉得这与一个女人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身为一个女人,谁不想有个权势显赫的老公?谁不渴望荣华富贵的生活?但是,当女人一旦成为"官太太",其生活肯定会受到官场各种磁力的影响和辐射。特别是当"官老公"随着权力的增大、私欲的膨胀,逐渐沦为贪官的时候,妻子的思想防线也可能慢慢被"同化"。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