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人躺在地上,如果他不想起来,那么十个人也拉不起他来,即使起来了也马上会趴下。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如果你做不好一件事,无论是搞好关系,还是寻找爱人,还是减肥,都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想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小游戏。女子当了妈妈,对待自己的孩子时,要记得这个游戏。孩子虽然小,也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你要把道理给他讲清楚,而且要让他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人会觉得孩子还小,没必要讲那么多。  相似文献   

2.
画家的诞生     
正法国有个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14岁时已小有成就。父亲带他去见好友毕加索,想让大师收他为徒。毕加索看了他的作品后,拒绝了。毕加索说:"如果您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而不是毕加索第二,您就把他领回去让他自己去创作,他很有前途。"大约40年后,当年那个孩子的一幅画作第一次进入苏富比拍卖行就拍到了160万英镑,他成了有名的视幻艺术派的鼻祖。另一位画家出自中国,他也从小喜欢画画,少有所成。他  相似文献   

3.
从农家孩子到县委组织委员1911年,赵向荣出生于武乡县墁坡村一个世代农耕家庭。勤劳忠厚的父亲弟兄三人从没上过学,受尽了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赵向荣出生后,父亲跑到邻村找教书先生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瑞璧",就是吉祥珍贵的意思。吃够了没文化苦头的父亲发誓自己再吃苦也要让孩子上学读书。瑞璧八岁时,父亲把他送进了邻村张庄小学。  相似文献   

4.
文过与改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古语强调一般人都免不了要犯错误;似乎也含有另一层意思:至于"圣贤"则另当别论.在儒家看来,"圣贤"是理想人格的极至,是至真至善的化身,不大会像普通人那样犯错误.实则如何呢?"圣人"之一的孔子就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坦率地承认自己并非无过,只是能把不向众人掩饰错误视作一大幸事而已.被尊为"亚圣"的颜回,孔子称其"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足见即为"圣贤",亦非无过.  相似文献   

5.
正人物档案任冠霖,五大连池风景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坚守在防控一线。"爸爸,我想你了。你啥时候回家陪我们玩啊?"通过微信视频的聊天界面,任冠霖看到两个可爱的孩子困得直揉眼睛,但还是用带着撒娇的语气一遍一遍地问他什么时候回家,这让他心里不免一阵酸涩。"快了,只要你们乖乖睡觉,醒来就能见到爸爸。"此时,已是凌晨一点多,但在五大连池景区防疫指挥中心,夜晚的排查工作仍然离不开人。为了让还在等他的孩子早点儿睡觉,任冠霖不得不再次用"善意的谎言"安抚孩子——2018年9月他去援疆时,就这样"骗"过孩子。  相似文献   

6.
<正>都说他傻,牛一样,不知疲倦地卖力干活。别人磨磨蹭蹭好长时间都完不成的工作,他加班加点很快就能搞定。遗憾的是,他是一个实习生,从另一角度说,就是公司里并不受重视的那一种人。尽管如此,他却依然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有人忍不住劝他:"傻孩子,你不用干那么多活儿。公司领导也看不到。"他摇头,脸上露出憨憨的笑,却并不反驳。慢慢地,大家也习惯了,都叫他"傻孩子",他总是笑着点头回应。"他竟然把这个称呼当作大家的好意,真够傻的。"不少人私下里议论。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4)
<正>郑板桥,清代"扬州八怪"之首,以"诗、书、画"三绝名冠于世。他52岁时才有了儿子小宝,十分疼爱。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他非常注意教育方法。郑板桥被派到山东潍县做知县时,将小宝留在家里,让妻子及弟弟郑墨照管。当他听说小宝常常对孩子们夸耀"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还欺负别人家的孩子,他立即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人从洪水中救起妻子,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妻子活着还可以再生孩子;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死了可以另娶,孩子死了却不能复活。他们问这个人在救人时是怎么想的。这人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孩子离我太远,救上妻子,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大家听后一片唏嘘,如果当时他稍有迟疑,可能一个都救不了。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6,(7)
正重庆94岁的老红军袁崑去世后家属还代交一万年党费。这位老红军生前已交清党费,去世时留下遗嘱,让子女给他交上一万元的党费。他说:"我死了,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没有变,死后没有工资了,那就一年交一元钱,交一万年党费,因为我们这些人就是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去冲锋陷阵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就是我的信念。"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信念与信仰,让人深受感  相似文献   

10.
大度读人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学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  相似文献   

11.
正开国大典结束后,毛泽东感慨万千,他对身边的人说:"我们用了28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也就是头上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了。解决脚下的问题任务还很重,建设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要花大的气力。"的确,当时摆在毛泽东面前的任务极为迫切,对内既要以最快的速度肃清国民党的残余军事力量,解放全中国,又要尽力恢复经济,  相似文献   

12.
村支书     
长沙县金井镇沙田村支书易海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平平凡凡地过了几十年,临老了倒让乡亲们把自己的事情当故事传开了。故事还得从头说起。易海龙6岁时,父亲就瘫痪在床,一躺就是18年。7岁时,母亲又暴病而亡。12岁那年,他就跟着大人们一起到平江县一个砖窑里做砖烧瓦,挣钱养家,后来他回乡成了亲,又张罗着把两个弟弟的婚事办好。可几年后妻子生育了三个子女后又得病而亡,他又同邻村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女人组合成了一个家庭,夫妇五个孩子,大的不到十岁,小的才四岁,生活本来应该是很艰难的,却因为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老易闲时又在外面做点油…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7,(9)
<正>他一生与镗刀作伴,精益求精,迷恋至深;他这个人也如镗刀,攻"坚"克"硬",毫不走偏。他是大国工匠,是"铁人",是"第一人",更是金子般的"好人"他,就是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防务事业部工人戎鹏强。2016年,戎鹏强的故事在央视《大国工匠》栏目播出,这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位"镗刀王"。他18岁进厂,被分配到车间成为一名镗工。从那时到现在,他就干了镗工这一件事,一干就是34  相似文献   

14.
"非常感谢工会,我这个困难户,两个孩子还能一个读研究生、一个读本科,这一切全靠工会的救助和支持。工会帮我家渡过了重重难关。"这是前不久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干部到四连检查时,特困职工曾令元满怀激情,对前来看望他的该团工会领导说的肺腑之言。多年来,该团工会始终把扶贫帮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团党委和工会对贫困职工关怀送到家、传到人,让改革开放、团场发展的成果惠及贫困职工,工会成了贫困职工的"引路"者。该团工会完善帮扶长效机制,把"年终慰问"变成"常年关怀",帮扶工作做到心中  相似文献   

15.
正他的画简约、凝练。爱他画的人说:"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不以为然的人说:"这些画不中不西,难登大雅之堂。"然而不管怎样,画家画出了他人生的率真、儒雅、恬静和优美,也画出了他的悲悯与仁爱,蕴含了他人生的辛苦和坎坷,也映出了他高尚的人格与深远的思想。他就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创立"子恺漫画"开中国漫画先河1898年,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丰子恺出生时已是家中第七个孩子,却是第一个男孩,他的出生给丰家烟火得继带来了希  相似文献   

16.
歌唱祖国     
几年前,有位年近六十的老者,他八十岁的老母亲去世了。当他谈起此事时,在他脸上、那张沧桑的脸上,我看到了几分无助。那天,他给我讲了他母亲的许多小事,虽然他没有流泪,但我分明感觉到他心里的痛,痛彻肺腑的痛。他有一句话,让我至今都记忆犹新:你知道吗?不管人多么老,只要母亲在,他就是孩子,是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还可以随时向母亲诉苦和撒娇的……我不想加深他的悲伤,就强忍着泪水,但我深深地感觉到:世界上最疼他的那个人去了……  相似文献   

17.
正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说,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  相似文献   

18.
杨靖宇的真名叫马尚德,参加革命 之后曾化名张贯一,杨靖宇。 杨靖宇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家湾。 父亲马锡龄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1905 年2月13日,马家生个男孩。马锡龄望 着这个刚生下来不哭不闹,睁着两只大 眼睛的孩子,对妻子说"咱家虽然穷,但 志不能短。就给这个娃起名马尚德,让他 长大了立得正,行得端"。这个男孩就是 后来成为著名抗日民族英雄的杨靖宇。 1913年,杨靖宇8岁时,妈妈把他 送到本村的一所私塾里去读书。杨靖宇 的学业并非一帆风顺。1917年,他升学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人说,刘铁男是惯孩子的典型代表有人说,刘德成是当今"坑爹"之最因为构成共同犯罪,父子俩身陷囹圄因为案件教训深刻,多少人感慨万千2014年12月10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刘铁男当庭流泪忏悔:"这段时间每天我都在自责,因为我的过错把孩子也毁了,让他走上歧途。养不教,父之过。对他的犯罪,我应该负全部和根本  相似文献   

20.
关捷 《当代工人》2021,(2):15-17
一再推迟的婚礼 吕雷,一个特朴实的80后,言谈举止,并不像一个干大事的人,尽管他干了好多大事.他更像是一个孩子,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我是1987年生的,还真是一个孩子." 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称得上功勋卓著. 2010年4月15日7点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给当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