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桓台县对议事协调机构经过两轮调整,由原来的54个精简到11个,共精简43个。对阶段性工作已经结束或者已经撤销的议事协调机构全部予以取消,对属于部门具体业务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全部退出,业务工作交由主责部门承办,切实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目前,只保留了县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县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5,(3)
<正>90%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2014年,中央纪委巩固清理议事协调机构成果,不再参与新的议事协调机构。全力清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前,省区市一级共参与4619个议事协调机构,平均每个纪委参与144个,其中个别省多达250个。清理后,  相似文献   

3.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拉开了我国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序幕。人们无不对之寄予厚望。然而,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机构改革不难看到,我国的机构改革始终没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对这一“怪圈现象”进行研究,对于走出怪圈,重塑政府理想的行政模式,实现机构改革的新突破,无疑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精简—膨胀的“怪圈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进行过三次机构改革。第一次机构改革是在1982年至1983年。1982年3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报告》,提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总体方案。这次机构  相似文献   

4.
<正>长岛县编办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审核,完善机制,扎实做好县委议事协调机构精简规范工作。本次精简规范,保留县委议事协调机构34个,更名3个,暂时保留待工作结束后自行撤销的5个;变更为部门议事协调机构的2个。  相似文献   

5.
张慧 《求实》1999,(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2年、1988年、1993年推行过政府机构改革,但每次改革都不彻底,政府机构总是走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历史怪圈。如何吸取前三次改革的经验教训,保证开始于1998年、将延续3年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不再出现“反弹”?这是值得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防止政府机构改革出现”反弹”,彻底走出“精简、膨胀”的怪圈,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四点对策:一、把改革的着眼点从单纯精简人员和机构转到转变政府职能上来事实很清楚:政府机关里”庙多菩萨多…  相似文献   

6.
7.
政府机构改革跳出“怪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机构改革要跳出膨胀--精简--膨胀的怪圈,需进一步开阔思路,拓展范围,在外围多做文章,把改革的着力点从单纯的精简机构转移到政府职能转变与大力推动市民社会的营建之二者相结合上.政府要从政策上大力扶持第三部门的发展,逐步改变"强政府、弱社会"的现象,同时必须遏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机构改革——何时才能跳出怪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了多次,然而却收效甚微,始终没能跳出“三个怪圈”:即在人员数量上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在机构控  相似文献   

10.
议事协调机构改革是中国政府机构改革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议事协调机构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政府横向间机构设置的“小部门结构”这一结构性因素,以及“单任务一泛职能”这一功能性因素。议事协调机构存在的弊端包括设置与撤销均不规范、运行方式的随意度过高、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阐述的总体性改革思路指引下,改革议事协调机构的对策组合,包括从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逐步限制“职责同构”、尽量不设置实体性办事机构、充分利用日常会议制度等方面对其进行“规模控制”,以及从完善制度化管理、再造运行流程、健全监督体系等方面对其展开“运行优化”。在此基础上,议事协调机构应逐步从一个“新.柏”对溏曲一种“机制”枣甥.苴在王云轩艟支E的今面转刑.  相似文献   

11.
议事协调机构改革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议事协调机构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设置无据可依、“入口”控制不严,运行方式随意度过高,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撤销不彻底、“出口”管理失范等问题。议事协调机构改革应逐步从一个“机构”过渡为一种“机制”,实现其在运行模式上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12.
关于议事协调机构的改革是政府机构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议事协调机构在其运行过程中发挥着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它既承载着弥补常规治理手段、沟通并列机构间的信息联系、组织保障决策实施等基本功能;但也存在着设置无据可依、"入口"控制不严、运行方式随意度过高、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撤销不彻底、"出口"管理失范等问题和纠结。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日前出台五条措施,以稳定猪肉价格,减少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显示,6月份我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7%,成为物价上涨主要推手之一,引发社会热议。  相似文献   

14.
《党员干部之友》2010,(6):44-44
19.时间:2010年2月22日 讲题:关于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问题 主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潘家华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徐华清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徐浩程 《廉政瞭望》2014,(20):34-35
调整议事协调机构是地方纪委对自身职责的一次“勘界”。“当然不是退得越多越好,有些工作还是需要纪委参与。”某省纪委一名宫员称。堪与不退之间有一个尺度的把握。 9月,安徽金寨县纪委完成了其议事协调机构调整,取消或不再参与65个,保留或继续参与19个,其中包括县招生委员会、县公务用车管理工作领导组等。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几十年经济建设过程中,有一个“怪圈”在周期性地循环着,即“投资膨胀—停建缓解—投资膨胀……”。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新旧体制的相互磨擦产生混乱作用,这种周期性的循环有加快趋势。八五年、八八年和九二年,在十年不到的时间里,我国已接连三次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投资失控现象。为解决投资控,我国前两次都是采取行政手段强行地“大砍大杀”基建项目  相似文献   

18.
《唯实》1992,(4)
县级机构改革在我省正在引起各方面的关注。陈兆德副教授指出,这次改革一定要走出以往“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为此他总结了以往出现这种“怪循环”的原因。他认为; 第一,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不明确。过去往往是经济发展遇到了困难时,就精简机构;经济要加快发展时,又增设机构,增加人员;而不是在优化结构、转变职能、提高人员素质上下功夫,因而难以跳出怪圈。 第二,机构改革的着眼点不明确。把机构改革单纯理解为压缩机构、减少人员,而不是着眼于提高行政效率。有的机构当然要精简,但从效率出发,有的机构应该新增加。比如在政府办公厅(室)内设立一个督办处。凡是上级有政策文件要贯彻,下级有请示报告要答复,由分管的行政首长批转相关部门去处理,要求限时完成,就可由督办处检查督促,催促办理,这对解决办事拖拉的顽疾不失为一剂良方。在这方面,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已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各地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9.
依托于现代社会出现的传统科层制存在着先天设计不足和无法及时回应社会发展等问题,而广泛设立在各级党和政府中的工作专班,正是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为促进部门间合作、应对治理环境不确定性的新型议事协调机构。该新型议事协调机构通过将责任和治理目标分解到人,促进政策执行,推进注意力分配更加聚焦,从而完成各类治理任务。本文基于对学术概念的辨析,对工作专班进行了界定,对其历史发展过程以及主要类型进行了整理;从比较视野分析了工作专班的特征,总结了其运行的主要机制,并重点探讨了关于工作专班研究的相关争论。最后,基于科层制的理论视角,本文分析了工作专班对科层制优化方案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对工作专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