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20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年度报告《2020世界知识产权指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持续推动全球知识产权事业显著发展,2019年中国继续在世界知识产权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大多数领域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法律全球化的演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万青 《知识产权》2005,15(5):57-60
知识产权法律全球化的演进与全球化的演进历史同步,地方化的全球主义和全球化的地方主义是知识产权法律全球化的两种形式,国际保护条约体系的形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向我们展示了知识产权法律全球化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高级别的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机构。揭牌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刘春田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讲话并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女士共同为学院揭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先生亲自发来贺信。最高人民法院张军副院长、中国版权协会沈仁千理事长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仪式并致辞祝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两个互联网国际条约也在中国正式生效,网络知识产权建设和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政府在推进网络版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网络环境的复杂、盗版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网民长时间养成的网络知识产权的消费习惯都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立法和监管上,我国也应该在网络知识产权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提高完善相关体系建设,以满足现今条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2012,(3):97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知识产权法学学科的开拓者。1981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方向研究生。1986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根据原国家教委决定,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知识产权学术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6.
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亚洲地区大学发明创造商品化与产业界关系研讨会”,于6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于6月12日正式宣布成立。 出席这次国际研讨会的有来自亚洲的韩国、印度、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伊朗、孟加拉、斯里兰卡、蒙古、巴基斯坦、中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来自美国、法国、丹麦、捷克的特邀知识产权专家,共计17个国家80多名代表。我国知识产权界各个部门的领导、专家及知名教授等也应邀出席了会议。12日的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罗豪才副校  相似文献   

7.
亚太经合组织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福利 《知识产权》2008,18(2):85-88
近年来,围绕着知识产权问题,发达经济体不断在各种会议、各种层面上连续推动亚太经合组织(APEC)通过诸多知识产权议案.APEC已成为发达经济体在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之外,推行知识产权强保护的又一舞台.APEC领域知识产权问题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基于经济分析的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WIPO在2003年底召开的计划和预算委员会第七届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知识产权促进发展与繁荣,建立知识产权文化”的创意。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计划活动的中期计划》中进一步将建设知识产权文化列为WIPO的战略目标之一,自此创建知识产权文化的思路开始倍受瞩目。WIPO为什么要将建立知识产权文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一词源于英文的Intellectual Prop-erty.1967年《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签订以后,该词逐渐为国际社会普遍使用.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治理中发挥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制度设计,本土化思维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全面摸清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国情,对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职能予以准确定位,在法院层级、管辖范围、人员组成及审理规则上进行本土化的顶层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日本"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的实施,日本采取了一系列加快知识产权创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知识产权审判方面的改革。近几年,日本在知识产权实体法、诉讼法和法院(裁判所)法方面都进行了修改。下面将本人了解的日本知识产权审判方面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以期对做好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有所裨益。一、日本审判制度和法院体系 日本实行三审终审制,对一审法院的判决不服,当事人可以向二审法院"控诉",对二审法院的判决不服,当事人可以向三审法院"上告","控诉"和"上告"一般并称为"上诉"。 日本的法院体系主要包括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  相似文献   

12.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下简称TRIPs协议)是关贸总协定(GATT)1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文件之一,也是目前唯一由世界贸易组织(WTO)管辖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于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会城签署。TRIPs协议是独立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具有相对强制措施的一部国际公约。也是迄今为止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日本总结其原因后提出了“信息创新时代,知识产权立国”的建设方针。知识产权施法改革也是日本知识产权立国的重要内容。2005年4月1日日本成立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统一审理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上诉案件,优化司法复审资源配置,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其实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高等法院,它属于东京高等法院;但是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有自己的法院院长,有独立的法官和独立的专门委员。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设置有其自己特色,如专门委员制度、大合议制度,管辖分为技术型案件和非技术型案件。结合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的特点和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发展的情况来看,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模式对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及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伟东  钟旭 《法制与社会》2012,(10):182-183
200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提出了建立知识产权文化的构想,并将之作为2004-2009年WIPO的一项重点工作。由此,世界各地的学者纷纷提出了知识产权文化的概念。本文认为,应当在各位学者认识的基础上,重新审视知识产权文化的定义,使之更为清晰易懂。因此,笔者将知识产权文化定义为:政府、企业、个人为了保护和享有知识产权的权益,由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意识共同组成的社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利。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智力成果。根据1967年在斯德哥尔摩签订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知识产权包括有关下列客体的权利:文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知识产权专业审判组织的建构始自20世纪90年代,知识产权法院是其自然延伸。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有诸多理由,如促进司法统一、提高程序效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树立良好国际形象、试点司法改革等,但并不能从理性上由此得出知识产权法院具有必然性的结论。因而,知识产权法院是综合政策的结果。知识产权法院在我国应定位于专门法院,其建立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必要借鉴域外知识产权法院的经验,并结合现实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法院制度。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设还应置于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在司法体制、机制以及知识产权特别程序制度方面进行探索,为全面的司法改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的冲突在我国知识产权双轨制保护的国情背景下有其必然性.分析我国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冲突的现状,并借鉴国外设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经验,在我国建立统一的专门性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并集中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上诉管辖权的法律机制,具有解决冲突的比较优势.对于建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可能会遇到的专业倾向性偏差和法院法官人事安排的困难,应予以分析和关注.  相似文献   

18.
吴汉东 《北方法学》2010,4(4):157-160
201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确定为“创新——将世界联系在一起”。我想从知识产权的视角对这一主题进行解读,谈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晓华 《法人》2014,(7):56-57
正在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之时,《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的通过使筹备已久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呼之欲出。跨区设立、集中审理还是"三审合一"?关于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设立模式成为民间热议的焦点6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讨论已久的知识产权法院设立问题尘埃落定。跨区设立?集中审理?"三审合一"?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设计及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设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讨论由来已久,自上世纪90年代起,学界就有呼吁设  相似文献   

20.
《江淮法治》2010,(10):10-11
自1980年6月3日中国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形成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政府和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越来越坚决,侵权行为受到应有的打击,保护知识产权、保护44造和鼓励创新的良好的氛围正在形成。然而应当看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