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伟 《今日浙江》2007,(17):36-37
迅速崛起的临港工业,是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是舟山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力.2006年,全市临港工业实现产值336亿元,同比增长30.4%,年均增幅37.1%,总量比2001年翻了两番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66.4%.一批临港工业基地初具规模,并涌现了"中远"、"常石"、"海氏集团"、"中海粮油"、"扬帆集团"等一大批年产值上10亿元的临港型大企业.  相似文献   

2.
数据     
《今日浙江》2006,(3):53-53
6000亿元我省海洋经济建设确定目标和重点:调整海洋捕养结构,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积极拓展海洋服务业;到2010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深入实施“科技兴海”,重要海洋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建成舟山大陆连岛、杭州湾大通道、洞头半岛等“三大对接工程”;建设港口物流、战略物资储运和临港工业三大基地。2115.4亿元2005年浙江省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分别从2000年的658.4亿元和342.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115.4亿元和1066.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分别增长14.1%和14.7%。1073.9亿美元2…  相似文献   

3.
曾开宏 《当代广西》2006,(16):61-61
“十五”期间,田阳县工业获得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全县累计开工建设投资5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94个,计划总投资40亿元;竣工投产项目64个,完成投资7.5亿元。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亿元,比2000年增加4.7亿元,总增长109.3%,年均增长15.85%;工业增加值4.32亿元,比2000年增加2.93亿元,总增长210.8%,年均增长25.47%;利润总额7200万元,比2000年增加8430万元,扭亏为盈;一、二、三产业比例为35∶41∶24,第二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工业化开创了新局面。在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中,田阳县始终以工业项目为核…  相似文献   

4.
燕平 《新重庆》2006,(4):19-21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长寿区工业经济不断做大做强。2004年长寿首次跻身重庆市工业十强区县行列。2005年长寿工业又实现历史性突破,呈现出了“速度快、效益好、后劲足”的良好态势。速度快:全区工业企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5.9亿元,同比增长30%;工业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27.3%,超过全市平均增长水平;效益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44.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49.4%,工业百元销售收入的利税率达17.5%;后劲足:招商协议投资145.4亿元,完成工业企业投…  相似文献   

5.
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继续好转。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76亿元,同比增长31.73%。实现增加值30.41亿元,同比增长29.58%。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3.55亿元,同比增长18.12%;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6.86亿元,同比增长40.47%,  相似文献   

6.
彭承波 《政策》2005,(6):21-22
近年来,丹江口市按照“抓发展就要抓工业”的思路,奋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使市域经济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8亿元,同比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同比增长11.5%;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达到4.48亿元,同比增长23.9%。  相似文献   

7.
资讯综合     
《当代广西》2023,(6):58-59
<正>防城港市港口区临港工业迈进全国第一梯队最近,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表扬2022年工业投资先进市县的通报,防城港市港口区榜上有名。2022年,港口区地区生产总值649.13亿元、增长6.8%,连续两年增量跨越一个百亿大关,临港工业发展迈入全国第一梯队,并入选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中国西部百强区。目前,港口区辖区内钢铁、有色金属、绿色新材料、粮油食品加工等千百亿级支柱产业持续发展壮大,钢铁、精炼铜、精炼食用植物油、发电量等工业产品产量排名广西第一。  相似文献   

8.
谢冬 《当代广西》2006,(14):10-15
一座城市的三年巨变,仿佛神话,却又真实地发生。有数字为证:今年上半年,崇左市经济增幅创下7个“广西第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9.52亿元,同比增长18.8%,增幅排第1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51亿元,同比增长95.2%,增幅排第1位;——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33.21亿元,同比增长37.3%,增幅排第1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13.58亿元,同比增长201.74%,增幅排第1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42.69亿元,同比增长18.7%,增幅排第1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03.84亿元,同比增长22.19%,增幅排第1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98元,同…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2011,(8):52-53
<正>2006年—2010年,海南工业增加值从177亿元增加到380.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现了翻番,年均增长16%。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24.2%,工业税收比2005年增长了295%,占全口径税收收入的比重达32.4%,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缕缕春风,草原新城科尔沁区工业经济高位增长,增势强劲,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喜人发展态势。截至3月31日,科尔沁区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0.01亿元,同比增长104.4%;工业增加值达3.8亿元,同比增长95%;销售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税金4306万元,比同期增加2520万元;实现利润5869万元,比同期增加4281万元。首季实现经济总量翻番,胜利实现了开门红。  相似文献   

11.
梁标文 《当代广西》2006,(15):48-49
2002年以来,钟山县大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县域工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来抓,实现了一年一个发展县域工业的思路、一年一个战略目标,并取得了“富民强县”的实质成效。2005年,该县实现了工业总产值52.4亿元、财政收入1.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8元,同比分别增长28.4%、29.4%和13.4%,获得广西2005年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并被自治区经委列为全区14个发展县域工业试点县之一。经济发展一年一个新思路钟山县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财政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工业的发展,“无工不富”,没有工业经济的先行突破,就没有县域经…  相似文献   

12.
罗永东 《当代广西》2010,(10):47-47
<正>近年来,荔浦县紧紧围绕"打造广西经济大县、一流县城,建设广西综合实力强县"的奋斗目标,克服自然条件、资源等缺陷,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实现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69.8亿元,同比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6.53亿元,同比  相似文献   

13.
龙口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半岛制造业基地交汇的中心位置,拥有全省集中集约用海九大核心区之一,滨海临港是龙口的最大优势和希望所在。近年来,我们把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谋跨越的重要抓手,抢抓机遇,全力推进。去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0亿元,其中临港经济增加值182亿元,分别增长14.1%和18%;实现境内财政总收入13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7亿元,分别增长46.5%和25.8%。  相似文献   

14.
广西工业重镇,柳州,2005年大写辉煌——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83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80.01亿元、财政收入实现80.18亿元,顺利实现“三个八”的奋斗目标,“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目标提前两年实现。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13,(6):95-95
省经信委、省统计局最近发布的《2012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报告》显示,武汉市江夏区连续5年位列湖北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之首。这得益于该区工业持续高速增长。据统计,2012年,江夏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3:66:21.7,工业比重增至6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6.19亿元,同比增长32%;工业增加值219.27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杭州市萧山区传来捷报: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80.24 亿元,同比增长13.5%;规模以上企业产值3249.32 ,同比增长13.1%.财政收入126.8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18亿元,同比增长17.3%.11月止,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超过100亿元.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14,(16):66-67
正稠江街道地处义乌市区西南,人文荟萃,风景秀美,地理位置优越。2013年以来,街道紧紧围绕义乌市委提出的"五提升、三突破、五转型"决策部署,以加强工业经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重点,努力争创"实力型镇街"。2013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31.6%;工业总产值239.1亿元,同比增长8%;工业销售产值228.4亿元。抓工业重根基稠江街道以"保总量优结构、夯基础利长远、惠民生促和谐"为思路,狠抓有效投入,全年落实各类投  相似文献   

18.
符龙强 《当代广西》2010,(13):10-10
近年来,南丹县不断优化软环境,着力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通过周到的"保姆式"服务,大大加快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步伐。截至今年4月底,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21.92亿元,同比增长108.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9亿元,同比增长27%。截至今年5月10日,实现财政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68.95%。  相似文献   

19.
《政策瞭望》2010,(11):49-49
规上工业增加值6392.69亿元8月份,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3.22亿元,同比增长17.2%,高出全国3.3个百分点,分别快于广东、山东、江苏1.1、1.6、1.2个百分点;1~8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92.69亿元,增长17.6%,高出全国1个百分点,也快于广东、山东、江苏1.3、5.4、2.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少见。从轻重工业看。  相似文献   

20.
信祖国 《政策》2005,(4):29-30
近几年来,阳新县坚持"一主三化"的方针,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盘活了一批老企业;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建起了一批新项目;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打造了一批新品牌。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效益连年增长。2004年, 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2.6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19.3亿元,同比增长50.4%;工业提供的税收1.5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