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商务与法律》2006,(3):48-49
据芝加哥论坛报2006年7月24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州正在酝酿通过一项法案,允许把宠物写入“保护令”。在美国,“保护令”通常是法院针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签发的,以禁止施虐者的施暴行为和威胁行为。保护令规定:(1)施虐者在一定时间内不准接触受害人;(2)施虐者不得进入受害人住处50米以内的距离;施虐者在一定时间内不准带枪等。  相似文献   

2.
《法制与经济》2009,(9):25-26
法院为什么要判处吉忠春死刑?庭审中控、辩、受害人家属争论激烈的焦点问题,法院又如何认定……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根据红河州中级法院作出的《刑事判决书》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原、被告以外的所有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践中,第三人的具体表现复杂、多样,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行政审判实践,略谈拙见,以期抛砖引玉。实践中,常见的行政诉讼第三人有以下一些:1.处罚案件中的被处罚人与受害人互为第三人。当被处罚人不服行政处罚而提起诉讼时,受害人是第三人;当受害人不服行政处罚而提起诉讼时,被处罚人是第三人;但当被处罚人与受害人均不服行政处罚,均提起诉讼时,法院可以将这两个独立的案件合并审查,将起诉的被处罚人与受害人均列为原告,这时就…  相似文献   

4.
受害人车祸伤残后因意外发病死亡,其近亲属能否索取残疾赔偿金?依照以往的惯例,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力的财产赔偿,只有受害人活着才能索取。然而,江苏省响水县一位丈夫偏不信这种说法。他的诉求得到了法院支持,成为江苏残疾赔偿金“死后索赔”并且胜诉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5.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对受害人进行赔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确定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是,这项制度复杂的办案程序不仅严重制约了赔偿案件的办理工作,而且由于对共同赔偿责任的划分存有异议,也给赔偿决定的执行带来了重重困难。为保障受害人及时取得赔偿,应对共同赔偿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将法院、检察院共同赔偿改为法院单独赔偿。  相似文献   

6.
外国法院惩罚性赔偿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惩罚性赔偿(punitivedamagesorvindictivedamages),又称惩戒性赔偿(exemplarydamages),是指在侵权案件中,法院除了判决侵害人向受害人支付补偿性的损失赔偿外,还判决侵害人向受害人支付一笔赔偿金,主要用以对...  相似文献   

7.
法院地法原则虽在现代一般侵权法律适用中已失去其主导地位,仅在海事、航空等特殊侵权中有可能独立发挥作用,但在一般侵权法律适用中,总是在受害人利益保护或法院地国家利益保护等问题上,被法官有意或无意考虑到。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叠性冲突规范存在的意义也在于此,但侵权行为下损害赔偿的认定较侵权行为认定更有现实意义,因此我国在未来立法时,可借鉴德国的做法,受害人主张的赔偿请求不得超出我国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8.
赵元成 《法治研究》2012,(2):119-125
实践中因登记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登记机关未尽到谨慎的审查义务导致登记错误的情形较为常见。由于存在民事赔偿与行政赔偿两种不同性质的赔偿责任,法院认为只有在受害人的损失无法通过民事途径获得赔偿的范围内,才属于受害人在行政赔偿中的实际损失。这种观点和司法实践不利于受害人的权利救济。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按照登记机关在损害中的过错程度及其在损害发生中所起作用确定赔偿责任,对受害人的直接财产损失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9.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相当频繁,一次事故一个受害人的情形,现有法律即能解决,但若同意交通事故的受害人为两人以上的,加之,交强险的分项限额的制约和各法院操作的混乱,维权诉讼障碍频发,出现诸多不公平的现象。因此客观需要法律对该类问题作出反应,以规范实务中的混乱现象。本文具体分析了同一交通事故的多个受害人在同一法院同时起诉的赔偿问题,在不同法院的起诉和在不同时起诉时的问题,发表了个人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同一诉讼中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与刑事赔偿的关系齐贵生,郭晓昌在审理刑事赔偿案件中,常常遇到对同一损害结果受害人既有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又有提起刑事赔偿的权利的情况。法院应该支持受害人的哪一个诉权,是否两个诉权均予支持等问题难以掌握。因此,研究和探...  相似文献   

11.
论赔礼道歉作为民事救济的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赔礼道歉是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所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之一。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由此可以确定,法律上的赔礼道歉意味着,当不法行为人对受害人的人格权造成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加害人赔礼道歉,加害人有责任向受害人赔礼道歉,法院能判令加害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换言之,赔礼道歉在维护相关权利方面,是法律救济方法之一。因此,司法实践中,法院常常裁判不法行为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规定的方式向受害人赔礼道歉,并  相似文献   

12.
《法庭内外》2007,(3):59-60
3月个月前,正在广东打工的我接到法院邮寄送达的起诉书和传票,说我伤害他人致轻微伤,受害人唐某诉请赔偿医疗费等费用8000余元,要求我回家乡的法院应诉。我从未与人发生过纠纷,更谈不上将人打伤,不过,为慎重起见,我还是向工厂请假,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原来,是我弟弟惹了事,受害人因未调查清楚,结果将我告上法庭,因回乡应诉,造成了我差旅费、误工费等损失2000余元,对此,唐某却不肯埋单。请问:告错了人要承担民事责任吗?  相似文献   

13.
王军 《江淮法治》2012,(12):53-53
张某因外出办事借用陈某的私家车,途中不慎发生交通事故,致他人受伤。经公安机关认定,张某负事故全部责任。现在,受害人到法院起诉陈某要求其承担事故的连带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4.
宣称“精神病能痊愈且永不复发”,服药后轻度抑郁症成了不能自治的精神分裂症;“无痛人流如在梦中”使年轻女孩儿子宫穿孔,三上手术台,身心具受摧残……这些决不是街头小报上刊登的奇闻异事,而是石家庄市桥东区法院近期刚刚审结的几起医疗纠纷案件。这几起案件的共同点在于受害人都是轻信了医疗广告的虚假宣传,结果上当受骗,以健康作代价换来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15.
若语 《检察风云》2013,(18):58-59
搭上顺风车,却遇交通事故,受了伤,致了残,索赔之事让人烦。好心司机一个劲儿地喊冤:出差途中搭载,是职务行为,有责任也该公司担;公司不同意:随意搭载是个心亍为,与公司无关,损失由你埋单。好意搭载,究竟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肇事司机与其所在的公司,究竟谁该为这起交通事故担责?2013年7月,受害人杨羽欣聆听了湖南省会同县法院的判决。  相似文献   

16.
时评     
《中国律师》2012,(5):87-87
司机致死3人未赔偿获轻判法官称"眼睛花判错"4月17日,据中国广播网报道,河南三门峡市陕县法院判决一起造成3死2伤的交通肇事案件,在受害人家属没有得到任何赔偿的情况下,陕县法院以"被告人积极赔偿受害人家属"为由,对肇事司机"从轻处罚",判决有期徒刑两年。事后,当事副庭长称自己当时"眼睛花",才将案件判错了。  相似文献   

17.
产品质量纠纷案件适用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关系到案件管辖、举证责任分配及损害赔偿范围等方面的内容,关系到最大程度地实现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但反过来也涉及到加害人的合法权益。本案原告以产品质量侵权纠纷提起诉讼,法院也以此作出裁判,但本案的性质却值得研讨,笔者认为,对此主要应从产品质量问题的程度是缺陷还是一般的瑕疵,侵害的利益是受害人的固有利益还是履行利益或可得利益两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受害人寻求通过民事诉讼获得救济,必须面临如何计算与证明所遭受损害的问题。普通民事诉讼的损害赔偿计算和证明已经是难点,具体到复杂、多变的互联网行业反不正当竞争案件的损害赔偿,则更加复杂。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近年来互联网行业有关反不正当竞争的案件越来越多,但法院判决的赔偿金额一直在低位徘徊,往往不能充分补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当前互联网行业不正当竞争的乱象。  相似文献   

19.
司法信箱     
因盗窃未构成犯罪且无法追缴,受害人可否就财产损失提起民事诉讼?编辑同志:未成年人盗窃或成年人盗窃数额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标准,被免除刑事责任。因盗窃财产无法追缴返还失主,给受害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受害人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盗窃者或者监护人赔偿财产损失,法院应否受理?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法院徐家红  相似文献   

20.
一堆废旧机器被拍卖,里面夹杂着一组废旧灭火储气瓶。五名买受人中的一人在处理储气瓶时,储气瓶中泄出的七氟丙烷气体突然爆炸夺其性命,受害人家属将出售方和拍卖行一并诉至法院,要求连带共同赔偿受害人死亡所产生的医疗费、丧葬费等共计114万元。出售方和拍卖方均主张自己无责。那么,谁该为这场事故负责呢?2020年1月14日,法院的判决书划分了责任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