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行政职权与职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实质就是一种既要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又要保障行政机关可以运用行政权进行必要干预的法治经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行政法律手段切实地转变政府职能,确立行政机关管  相似文献   

2.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行为景会时,王耀贵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经过十四年的探索,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现在有了明确的回答。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3.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始终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主体,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是企业改革中带有根本性的措施。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指引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改组和改造,对国有经济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企业是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如何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推向市场,促进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这就是,能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尽快出现更多的富有活力的现代企业集团,是能否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真正建立起来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对市场经济中富有活力的现代企业集团的特征和模式作一些探讨和分析。一、富…  相似文献   

5.
言论     
《求知》2020,(8)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蓬勃成长。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我国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7月21日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它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是我国城乡集体经济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与企业活力再探李树祥党的十四大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围绕市场而生产经营,这样,企业与市场之间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陕西财经学院张钧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做到:(一)塑造市场主体,努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塑造市场主体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先决条件。没有市场,更谈不上市场经济。市场主体有不同利益的经济实体,这...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股份制企业是最适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那么,先行的美国股份制和后起的中国股份制有哪些异同?本文试从中美股份制的比较中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铁道部党校杨宜青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势必深刻地影响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形势下,随着企业的深化改革,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认真...  相似文献   

11.
正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2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蓬勃成长。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我国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也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呢?这里首先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国有企业的产权问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描绘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目前应怎样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中理清头绪,抓住重点,系统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呢?我们认为应该紧紧把握如下几个基本的方面。第一,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财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明确分离,从而在国有企业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  相似文献   

14.
时论新语     
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着重点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各项改革,都已按预定方案顺利推出。现在看来,我们所预料的大的风险已经基本过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树立起来了,尽管还很不完善,但方向是对头的。这就为企业改革奠定了基础。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企业就不好改革,经营机制也不好转变。现在有了这个条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主要环节中处于关键的地位。现在就要抓住这个关键,也有了抓这个关键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论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董耀鹏市场经济作为迄今人类社会配置各种社会资源的一种有效的模式,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何建章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篮图。今年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结合起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正确理解和...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3,(49)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绘出了宏伟的蓝图,要求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与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领域都进行了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改革,但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建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它完全继承了西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衣钵;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选择了渐进方式,而俄罗斯的改革采取了"休克疗法".  相似文献   

19.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单一的分权制度相联系,而市场经济体制则要求建立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切入到分权和分权制度的变革。我国20余年改革历程,实际上是一步一步地接近解决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看,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就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检验一切经济行为,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进行改革。当前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国有企业就总体上看仍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也不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法人。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此关系极大,如企业亏损严重,流通中占用的资金量过大,“三角债”前清后欠,科技成果推广迟缓,企业管理水平上不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