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昌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历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四方面军总政委和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要职。由于他曾是分裂分子张国焘的亲信之人,以及由他统帅的红军西路军兵败河西的缘故,他的命运格外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张掖市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向西路军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并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在纪念馆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心里一直牵挂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他们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多人,遵照中共中央的命令,西渡黄河作战,5个月后大部分被马家军歼灭,这支部队史称西路军。由于种种原因,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长期被掩盖,西路军指战员受到了长达几十年的不公正的待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西路军的历史逐步走出"禁区",还原了其本来面目,为广大的西路军指战员正了名,给出了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2002,(8)
长期以来,在涉及西路军问题的有关书刊中,均把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一部西渡黄河说成是执行张国焘的逃跑主义路线,把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遭遇的惨败说成是张国焘路线的最后破产。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的《陈云年谱》中的有关记载看,陈云对西路军长期背着“张国焘路线”的黑锅,心情十分沉重。为了把西路军问题搞清楚,为西路军摘掉“张国焘分裂主义”的帽子,陈云和李先念等老同志20世纪80年代初期做了很多工作,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1983年初,李先念根据邓小平的批示和陈云的建议写成的《关于西路军历史上…  相似文献   

5.
《湘潮》2020,(8)
正千里河西,屹立着西路军烈士们的座座丰碑;戈壁雪山,留下了西路军英雄们的铿锵足迹。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再现了当年西路军孤军远征、浴血河西、血战祁连的悲壮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心里一直牵挂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他们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指出,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本文作者、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安永香,长期从事红西路军历史研究,被党史学界誉为"红西路军历史的活字典"。文中,她回忆了30多年前采访西路军老战士刘德胜的情景,讲述了老战士刘德胜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建立地下党组织,历尽艰险营救被关押的西路军干部的故事,展现了西路军将士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7.
张琴秋,红军历史上惟一的女将领,在革命战争及和平建设时期都有出色的业绩,是我党第一代革命新女性中的突出代表。1930年从莫斯科回国后,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妇女独立师师长、西路军组织部长,解放后任纺织部部长。在西路军惨败后,张琴秋落人马家军的虎口,历经劫难于1937年10月回到了延安。  相似文献   

8.
秦生 《当代贵州》2011,(17):65-65
本书在充分引用翔实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全面展现了红西路军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演进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最后结局,分析总结红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回答了各界长期争论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卓然”这个名字,现在许多人并不熟悉,但在我党、我军历史上,这个名字却曾声名赫赫。他和周恩来、邓小平一起留学欧洲,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办公室主任;他参加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并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他曾在红四方面军抵制张国焘的分裂路线,浴血奋战河西走廊,并临危受命率领西路军余部突围;他担任过陕甘宁边区宣传部长、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要职,  相似文献   

10.
原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在西路军失败后的多年里,由于复杂的历史环境和多种原因,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并在“文革”中含冤逝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党中央为他恢复名誉,给予公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绵延两千里的河西走廊里,湮埋着半个多世纪以前一段惨烈悲壮的红军西路军历史。很长一个时期里,西路军问题一度是党史和军史研究中的一个“禁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由于事件参与者陈云、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干预,并得到了邓小平的坚定支持,使得研究这段历史的环境逐渐改善,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逐步得到澄清,并渐为学界和公众所接受。回顾这段历程,个中的曲折和种种鲜为人知的内幕,令人深思和感叹:认识和接受历史真相有时真的很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12.
张英  邓丽江 《党建文汇》2006,(12):24-25
西路军的惨败是红军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挫折。由于种种原因,这段发生在1936年10月到1937年3月的历史几被尘封,70年来难见天日。  相似文献   

13.
1936年11月8日,中央军委命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五军计21800余人组成西路军,挺进甘新.由于多种原因,到次年3月基本失败,余部改为3个支队打游击.1937年4月底,由李先念率领的西路军左支队余部(以下简称西路军余部)到达新甘交界的星星峡.其后,西路军余部由陈云接应抵达迪化(现乌鲁木齐),在新疆接受训练并分批回到延安.在西路军余部进入新疆、驻训新疆及后来澄清历史真相中,陈云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洪梅  刘睿 《世纪桥》2010,(6):58-60
<正>一李先念曾是西路军中的一员大将。一部写西路军红军女战士的电影请他看,他说不看。一台西路军女战士与马匪厮杀的戏请他看,他仍说不看。一部西路  相似文献   

15.
蓝式千 《湘潮》2005,(10):4-7
1936年,由红四方面军为主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西渡黄河向河西走廊进发。经过近半年的浴血奋战,仅有400多人的左支队于1937年5月进入新疆保存下来。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西路军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直到20世纪80年代,西路军问题才慢慢接近历史的真相,基本上得到了澄清。陈云不仅援接西路军左支队进疆,并将这批幸存下来的干部培养和训练成为我党特种军事技术干部,而且在新时期为西路军问题的澄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陈云说:“你们是革命的种子,将来可以发展到几千人,几万、几十万人,去夺取革命的胜利”1936年10月,…  相似文献   

16.
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建于1998年,1999年完成布展。2000年9月正式启用并对外开放。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张掖纪念馆。2009年3月经中共张掖市委批复。更为现名。该馆以红西路军西征为背景。着重反映民主爱国人士高金城于1937年8月1日接受中共驻甘肃代表谢觉哉和红军联络处处长彭加伦的委托。以甘凉肃抗敌后援会主任的公开身份,用重开福音堂医院为掩护,在张掖开展营救红西路军流落失散将士。在半年多时间里,他不畏艰难、千方百计、救治伤员并营救红军300多名,最终被国民党新二军驻张掖三百旅旅长韩起功秘密杀害在其司令部后花园内。  相似文献   

17.
绵延两千里的河西走廊里,湮埋着半个多世纪以前一段惨烈悲壮的红军西路军历史。很长一个时期里,西路军问题一度是党史和军史研究中的一个“禁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由于事件参与者陈云、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干预,并得到了邓小平的坚定支持,使得研究这段历史的环境逐渐改善,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逐步得到澄清,并渐为学界和公众所接受。回顾这段历程,个中的曲折和种种鲜为人知的内幕,令人深思和感叹:认识和接受历史真相有时真的很不容易啊!《毛泽东选集》对西路军问题的“定论”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2…  相似文献   

18.
《党史天地》2009,(6):66-68
西路军失败了。但如何对西路军评价,如何正确对待西路军的将士,一直是李先念和陈云的心病。  相似文献   

19.
机要秘书回忆毛泽东邱锋罗光禄,四川苍溪人,1917年生。小时因家境贫寒,只读过二年私塾。1933年红军来到他的家乡,正在地主家放牛的他,把牛绳一丢,参加了红军。1936年10月,他所在的红三十军,编入西路军,向河西走廊进发。由于敌人残酷地堵截和追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首先是一部为了中华民族翻身解放而流血牺牲、英勇斗争的历史。时值隆重纪念建党80周年的喜庆时刻,回顾党在青海的奋斗历程,全省各族人民当有两个永志不忘:一是红军西路军在青海蒙难的史实,二是王震将军率大军解放青海的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