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文化是维系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精神纽带,也是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弘扬中华文化,有利于不断开创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和灵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海内外中国人共同的文化精神基础,也是我们做好港澳台和海外文化统战工作的根本和出发点。要积极推广中华文化,加强华文教育,打造根祖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加大海外宣传,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推动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对中华民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功能、大力弘扬中华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对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文化承担着新的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使命,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发掘。通过对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文化的领悟,诠释了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之元的合和精神,以及核心支柱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形象、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因,又体现着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强大支撑。在此意义上,对“一国两制”背景下中国形象、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的认知评估,是研究港澳台青年国情认知程度的具体方向,也是研究港澳台青年中华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切入点。为此,本次调研通过选取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的港澳台青年为对象,调查他们对中国形象、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的认知情况并加以分析,进而提出增强港澳台青年中华文化认同感的三重向度。  相似文献   

6.
论文阐述了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统战工作的热点、难点,指出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与国际的联系更加密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高校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优势,依托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新载体,开辟高校统战工作新阵地,增强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文化的宝藏中,传统和合思想以其独特的风采与神奇的魅力,被全民族普遍认同并接受.它作为中华文化思想之精髓,展现中华儿女的执著追求;它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体现中华文化的首要价值;它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有着紧密的相互推进作用;弘扬这一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精神与文化传统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核心与深层力量。独特鲜明、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精神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中华文化学院应以《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为指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华文化研修和交流,增进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在对外文化交流上,中华文化学院可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凝心聚力,引导鼓励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为一带一路建设传播中国声音、助推合作项目、参与项目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牵线搭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制约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因素很多,有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等等方面的因素,与之相对应,我们可以从上述诸方面着手,来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际歌>中唱道:"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今天,在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虽没有战争年代的硝烟和炮火,但以更加复杂、艰巨的严峻形势考验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意志和勇气.在这危难时刻,更需要我们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在当前这场防止非典的斗争中,我们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民族凝聚力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会对和谐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一定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当前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面临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挑战.本文力图在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上,通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权力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在共同价值观导向下的一种精神力量.新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腐败现象的出现、外来腐朽思想的渗透以及分裂主义者的种种行径,使得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被削弱.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等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和价值选择、整合的循环往复中,形成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文化价值体系,使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了明确的价值定位,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感召力,成为凝聚社会的根本力量,呈现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中国传统所形成的对塑造中华民族各民族共同理想和追求发挥重大作用的文化理念进行深入挖掘,并实现相应的现代价值转换,令其在中国悠长而剧烈的历史裂变后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相似文献   

15.
人民政协是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参与内地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港澳委员在政协制度设计中具有独特的身份定位,在各地政协协商民主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通过列席政协会议等方式参与政协活动。要画大同心圆,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不断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港澳台侨同胞的人心、智慧、力量不断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中华文化学院的主要职责是开展中华文化的研究、宣传、培训、交流、弘扬和推广工作。从2004年挂牌成立以来,始终围绕文化统战这一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推广交流活动,尤其重视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工作,从工作内容、方式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凝聚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二者的相互关系贯穿于党的整个历史进程.民族凝聚力呼唤了党的诞生,党顺应凝聚人心的时代要求而生,诞生之后便为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民族凝聚力的与日俱增又给党的建设和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系统总结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了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刻的智慧启迪,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与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于2005年7月17至19日在惠州罗浮山举行“抗日战争胜利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座谈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林若(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郑群(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陈达明(原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杨奇(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秘书长)、赵元浩、钟莹等同志,以及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邓洪军和专家学者近30人。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就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期编发的一组短文,反映了与会者对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所作的另一层面和视角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国家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本文认为,从二者的构成要素上看,国家凝聚力的外延比民族凝聚力要多;从作用方式上看,国家凝聚力主要是政治认同,民族凝聚力则主要是文化认同;从相互关系上看,民族凝聚力是基础,国家凝聚力是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互动互促。  相似文献   

20.
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与民族凝聚力统一于两者共同的功能上。中国共产党从政治纲领、政治制度、思想路线及经济基础等方面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了有力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统一战线则为中国共产党政治纲领、思想路线的实施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新时期统一战线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途径与政策应坚持政治性、突出经济性、抓好思想性、扩展群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