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华文化是维系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精神纽带,也是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弘扬中华文化,有利于不断开创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中华文化学院应以《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为指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华文化研修和交流,增进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在对外文化交流上,中华文化学院可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凝心聚力,引导鼓励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为"一带一路"建设传播中国声音、助推合作项目、参与项目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牵线搭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3.
人民政协是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参与内地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港澳委员在政协制度设计中具有独特的身份定位,在各地政协协商民主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通过列席政协会议等方式参与政协活动。要画大同心圆,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不断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港澳台侨同胞的人心、智慧、力量不断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阶段高校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历来都是港澳台、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特殊领域和重要阵地,高校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与眷属众多,出归国留学人员众多,这是高校统战工作的有利资源。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在开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时,不仅要做好他们的统战工作,凝聚他们的人心,同时也应该为他们搭建活动平台,发挥他们的优势,去凝聚其它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继而扩大高校统一战线的阵容。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学院作为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面向港澳台海外同胞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政治学院,在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也承载着一份重任.……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具有使海内外中华儿女认同的内核与本质。文化统战工作应该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纽带作用,增强港澳台同胞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进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是当前和今后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的关键是推进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主要是中华文化的认同。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要在文化认同上采取相应策略,搞好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重视代表性人物,寄希望于青年一代,整合统战资源,形成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从自在到自觉--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和各政党、各团体、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致,历经八年浴血奋战,取得一百多年以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革命战争。这场战争胜利的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其中一个最重要、最深刻的影响,就是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各民主党派有充足的人才智力资源,能为长沙"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民主党派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广泛联系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积极开展各种招商引资、招贤引智、项目推介活动,能为服务"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本地外向型经济作出贡献。湖南民主党派在服务"两型社会"建设中已开始了有效的尝试,要不断总结提高,拓展参政议政的新路子;不断探索创新,开辟课题调研新局面;发挥党派优势,全面服务"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人类就要进入2011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很高兴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  相似文献   

11.
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人类就要进入2011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很高兴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文化学院服务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要求更加严格、任务更加重要,复杂多变的形势给中华文化学院工作既带来了挑战又蕴含着机遇。中华文化学院必须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优化工作策略路径,以中华文化为纽带,建立形成服务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有效手段、体制机制,不断为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和灵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海内外中国人共同的文化精神基础,也是我们做好港澳台和海外文化统战工作的根本和出发点。要积极推广中华文化,加强华文教育,打造根祖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加大海外宣传,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推动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4.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随着世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剧,海外统战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挑战。深入挖掘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打造海内外同胞共有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各种新途径、新方法,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并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履行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责与使命,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华文化学院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在台湾地区根深叶茂,大多数台湾民众在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历史叙事中理解和确认自己的身份认同,两岸同胞共享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记忆。但是,在复杂历史因素的影响下,台湾民众的社会记忆与大陆民众的社会记忆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台独"势力的操弄下,台湾民众中华文化的社会记忆有逐步淡漠的趋势。因此,在两岸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唤醒两岸同胞共有的中华文化记忆,构建两岸同胞共有的新的社会记忆,消解两岸同胞差异性的社会记忆,对增强台湾民众的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国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认同对港澳台大学生来讲,是在文化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体验获取直接感受,通过这种体验感受,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如何让在内地就读的港澳台大学生全面系统了解、认同中华文化,继而达到对伟大中国、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毕业后成为推动两岸四地交流的文化使者和桥梁,成为"一国两制"的坚定拥护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与任务。20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坚持组织港澳台学生开展"中华文化寻根活动",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的2014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里,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盼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祝福老人们健康!祝福孩子们快乐!祝福每个家庭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18.
时间过得真快,2014年就要过去了,2015年正在向我们走来。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形象、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因,又体现着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强大支撑。在此意义上,对“一国两制”背景下中国形象、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的认知评估,是研究港澳台青年国情认知程度的具体方向,也是研究港澳台青年中华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切入点。为此,本次调研通过选取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的港澳台青年为对象,调查他们对中国形象、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的认知情况并加以分析,进而提出增强港澳台青年中华文化认同感的三重向度。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先在香港、澳门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并得到了中国各族人民、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坚决拥护,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赞誉和支持。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在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