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彭东昱 《中国人大》2011,(18):17-18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一切案件均需证据加以定案。在诉讼过程中,司法实务部门长期存在着证据方面的困惑,而这些困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规定比较原则,甚至可以说"相当粗略"。近些年来,为满足实践需要,各地出台了诸多证据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诉前证据保全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诉前证据保全制度是证据保全制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建立我国诉前证据保全制度,有利于维护正常的诉讼程序,同时,从非诉案件的角度来看,它还有利于行政执法,仲裁裁决,非诉案件的审查、处罚等等.  相似文献   

3.
诉前证据保全制度是证据保全制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建立我国诉前证据保全制度 ,有利于维护正常的诉讼程序 ,同时 ,从非诉案件的角度来看 ,它还有利于行政执法 ,仲裁裁决 ,非诉案件的审查、处罚等等。  相似文献   

4.
张乘祎 《前沿》2010,(3):58-60
本文从自由心证的涵义出发,通过分析其起源和发展、内容和特点,客观阐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其弊端的挖掘及制约措施的使用,使大家对其有全面的认识,对其在证据制度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对刑事电子证据制度作出初步规定 ,但还存在适用范围狭窄、数据保护时间缺乏灵活性、没有充分保护公民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和数据保护措施设立不完善等不足之处 ,可从电子证据的归属、收集和证明力等方面着手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为依据,并结合行政诉讼制度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双重目的,对行政诉讼中违反法定程序取证问题、第三人举证问题及证据的审核认定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证据制度国际性准则与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证据制度国际性准则是指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及有关国际性组织根据法治国家国内立法和国际公认的一些人权保障原则确定的,刑事司法中证据制度设计和运行应当遵循的最低限度规则。这些规则是无罪推定原则、证明责任、取证手段文明化、人道化、司法令状规则、证据排除规则。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理论上概括为“实事求是” 的证据制度。但立法对证据的规定很少,没有系统的证据规则,实践中随意性较大。没有规定无罪推定原则,证明责任分配不合理,其改革应着重在法治理念下,注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充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证据制度凝聚了人类探求真实的美好愿望和聪明才智,集中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司法制度乃至整个法律制度的若干重要特征,其历史发展的轨迹向我们昭示了某些富有借鉴意义的规律性东西。研究我国古代司法审判中对证据的追求无疑能够体现出良好的历史传承性,能够在延续证据发展历史的同时,从中吸取到大量的经验和教训,以求为现代中国的司法审判提供某些有益的素材。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从理论基础和具体制度设计以及检察工作实践对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作一简要论述,在剖析证据开示有关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对证据开示的必要性,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不足等方面提出问题,并结合检察工作提出开示的方案。为刑事诉讼中辩护职能的发挥创造条件,以实现对抗式的审判方式,达到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证据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判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即如何认定、确认精神病,亦即如何取得合法的精神病认定证据,是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司法精神病鉴定实践中,对某些个案鉴定之所以出现较大分歧,其重要原因是由于证据不同而导致其鉴定结论的不尽相同.由此可见,证据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行政程序法》,现有的行政程序证据规则多散见于单行法和部门规章中。因此,有必要以行政程序证据的概念为切入口,阐明行政程序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之间的差异,并据此确立行政程序证据制度立法的规制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证据展示制度是近年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试图立足庭前证据展示制度的诉讼价值,通过比较国外的相关制度,指出该制度的建立是诉讼效益和公正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进而对我国庭前证据展示的主体、内容范围、程序及后果等提出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4.
自认是通过对当事人主张的自认,免除对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其功能是提高诉讼效率,减少诉讼成本。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自认制度的概念及条件、效力等都在相关论著中有所阐述,但我国自认制度尚存有缺陷。应当予以完善而加以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5.
学界有关实事求是证据制度讨论的争点可概括为"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客观真实说"对案件事实的"再现"提出了绝对化的要求,导致了追求客观真实与实现其他诉讼价值之间的冲突."法律真实说"从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全面理解出发,承认诉讼认识过程中认识主体和认识时空范围的有限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证据制度中的真实反映.尊重实事求是原则,就是要求案件事实的认定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为依据,证据的证明价值有多大就认定多大,既不夸大证据的证明力,也不缩小证据的证明力.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重点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证人出庭制度,明确规定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面对当前国情,应当设置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告知程序,提高侦查水平,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保障机制,正确处理适用这些原则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比较法视野中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跃 《求索》2008,(7):129-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除行政侵权赔偿诉讼以外,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但反观我国审判实践,禁止调解在“案外和解”中被悄然规避。自行政审判以来,行政案件撤诉率长期居高不下已是不争的事实,非正常撤诉的现状为行政诉讼立法所始料不及。审判实践中,大量行政案件是原被告在法院的默许甚至动员下通过“庭前调解”协商解决的,只是最后以撤诉的合法形式来掩盖“案外和解”。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ADR的国际惯例也使我们有必要对“公权不可处分”的理论重新审视。“案外和解”这种“异化”了的纠纷解决方式日益增多,且为原被告及法院所接受。调解的“现实需要”,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禁止调解制度的现实失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诉讼证据制度占主导地位的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刑讯逼供、重口供、轻视证据.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些好的传统,好的东西,这是历史上的光明面,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本文站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上来正确认识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特点.并对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特点进行集中论述.  相似文献   

19.
何邦武 《求索》2015,(2):96-102
1979年以来的中国证据法学研究,在繁荣的背后仍然面临着知识体系、研究方法的转型。其中,以史为鉴,从清末至民国时期证据法学的"原初话语"中汲取向现代法律知识体系回归的知识和经验,是必要和可行的选择。"西法东渐"初始的清季至民国时期,得益于国人的努力,现代法律知识谱系在中国迅捷构建,成为百多年来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一以贯之"的"学统"和"元叙事",为当下中国法制建设所无法离弃,虽然中经颇多曲折。为回归"学统"、重构证据法学知识体系,阐释并守护近代证据法学的"义理"和"辞句",以梳理其知识系谱,将是必要的前提,而"了解之同情"的方法,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1,(22):29-29
证据作为法院认定事实、作出裁判的基础,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司法机关查明事实,妥善解决纠纷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