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荣 《党史文苑》2007,(9):30-31
修水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秋收起义前,在修水集结了四复查革命队伍,形成了秋收起义的主力军。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参谋处长陈树华、副官杨立三奉命在修水设计了第一面军旗。1927年9月9日,师部机关、特务连、一团在修水县城高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首先起义向平江进发。金坪失利后,卢德铭等率部转移,追进至浏阳文家市,与三团会师。从此,起义军跟随毛泽东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2.
钟妮 《党史文苑》2024,(4):25-28
<正>近年,有学者提出一种观点:1927年9月初,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及秋收起义前委书记的身份来到安源,当晚就在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对起义的军事计划进行部署。会议决定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笔者认为,以上对安源军事会议确定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人的表述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3.
修水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之一。秋收起义前,在修水集结了四支革命队伍,形成了秋收起义的主力军。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参谋处长陈树华、副官杨立三奉命在修水设计了第一面军旗。1927年9月9日,师部机关、特务连、一团在修水县城高举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首先起义向平江进发。金坪失利后,卢德铭等率部转移,追进至浏阳文家市,与三团会师。从此,起义军跟随毛泽东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今年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70周年。毛泽东曾经说过,潮赣边界秋收起义“单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军事的帮助”。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在卢德铭率领下参加起义,进行了多次战斗,成为秋收起义部队的主力之一。卢德铭担任秋收起义部队的总指挥,积极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这对改变原定攻打长沙的计划,撤离湘东,向南转移,以保存革命实力,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卢德铭在江西萍乡芦溪遭到敌人伏击,英勇牺牲。缅怀先烈,刊登此文,以飨读者。(四川)倪良端中秋节过后的江南大地,晴空万里,…  相似文献   

5.
正1927年9月25日,毛泽东、卢德铭率秋收起义部队向罗霄山脉实行战略转移,途经芦溪时遭到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袭击。卢德铭为掩护主力部队撤离,率部阻击敌人,不幸壮烈牺牲。对于芦溪一战的惨重损失和卢德铭的牺牲,毛泽东非常痛惜。38年后,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茨坪同江西省委负责人交谈时,他感慨地说":井冈山道路  相似文献   

6.
秋收起义前 虎口巧脱险1927年8月30日,毛泽东从板仓来到长沙,参加了湖南省常委会议,当晚乘车从长沙出发到达江西安源。他向这里的负责人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南省委改组的经过以及关于准备发动秋收起义的情况,宣布了省委关于建立前敌委员会和行动委员会的决定。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组织召开了部署秋收起义军事行动的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决定将部队改编  相似文献   

7.
1927年8月下旬,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崇阳农民自卫队汇合,合编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进驻江西修水休整,进行参加秋收起义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安源矿警队在安源、浏阳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在铜鼓也对部队加紧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派员、来湖南领导  相似文献   

8.
正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当年34岁的毛泽东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中共湖南省委的决定和安源军事会议的部署,以中共中央特派员和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亲临铜鼓领导和发动震惊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史的际遇把铜鼓推到革命风暴的中心,使铜鼓与毛泽东联系在一起,并见证了毛泽东从9月  相似文献   

9.
艾迪 《党课》2013,(15):98-99
看电视剧《寻路》,于我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几年前,我曾参加全国党刊记者重走秋收起义路的联合采访活动,沿着修水、铜鼓、安源、永新、宁冈,也就是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队伍上井冈的路走了一遭。亲身感知到,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不仅需要信念和勇气,更需要何等的大智慧啊!电视剧《寻路》直面历史,还原真实,对当年党内矛盾和各种观念碰撞不回避、不掩饰,用事实告诉世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相似文献   

10.
霍修勇 《湘潮》2011,(2):26-27,30-31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全国陷入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摆在全党面前:是屈服于敌人的屠刀,取消革命?还是拿起武器,继续战斗?勇敢的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毛泽东、卢德铭吹响了秋收起义的号角,朱德、贺龙、彭德怀等掀起了湘南、桑植、平江起义的狂潮,  相似文献   

11.
《党史天地》2007,(8):12-13
进军井冈山韩伟领路 陈浩、宛希先首战茶陵获胜 毛泽东指示宛希先在士兵中发展党员。 在秋收起义前,毛泽东在安源时,安源煤矿的王兴亚曾对他说:“万一攻打长沙失利,我们怎么应变时,提出兵进井冈山。”自收到汪泽楷来信后,毛泽东曾指示前委召开会议,又经过一番争论,前委书记毛泽东决定执行江西省委指示,准备带领队伍进军井冈山。  相似文献   

12.
秋收起义     
正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为特派员前往湖南,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地方党组织和军事负责人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南省委会议精神,讨论落实秋收起义的军事行动计划。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参加起义的部队统一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3个团,共5000余人。毛泽东任中共前敌委员  相似文献   

13.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八七会议后,主持中央工作的溜秋白征求刚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的意见,希望他到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却表示,不愿去大城市住高楼大厦,愿到农村去,上山结交绿林朋友。几天后,他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从武汉到了长抄。这年9月,毛泽东与湖南省委一起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次起义原本想进攻长沙,但由于当时敌强我…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展存一块张辉瓒的怀表。在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敌前敌总指挥张辉瓒被活捉后,毛委员和朱总司令把这块怀表奖给骁勇善战的红四军第十师师长王良。 王良是四川綦江县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7年5月,王良随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改编而成的中央独立师,前往咸宁、蒲圻等地平定夏斗寅叛变。7月,武汉分校改编成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王良随教导团准备参加南昌起义时,在九江被张发奎部拦截缴械,后转入第二方面军总司令部警卫团(卢德铭警卫团)。 1927年9月,王良跟随卢德铭警卫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先后担任排长、连长等职,后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1929年3月红四军整编,王良升任第一纵队第一支队队长。1929  相似文献   

15.
五、说通敌团丁遇险反脱险1927年9月,就在毛泽东紧锣密鼓地进行秋收起义的准备工作时,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那就是毛泽东在从浏阳去安源做工作的途中,被地主民团抓住了,情况十分紧急。那天,毛泽东装扮成安源煤矿的采购员张先生,同时任县委书记的潘心源、安源工人俱乐部党员易子义,到浏阳义勇队传达起义的指令。当晚,他们入住在浏阳与江西铜鼓交界的张家坊的一家客店。谁知就在这时,他们被当地的地主民团组织———“铲共团”捉住了。那天早晨,毛泽东一行3人正在客店吃早餐,忽然门外传来一片狗叫声和阵阵叫喊声。接着,他们看见…  相似文献   

16.
《理论导报》2012,(4):66
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坐落于修水县城凤凰山路136号,属秋收起义专题性纪念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始建于1977年,2008年1月1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纪念馆馆标由秋收起义时师部参谋、工农革命军军旗设计者之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长工题写。1927年,毛泽东同志亲自组织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修水  相似文献   

17.
《党史天地》2007,(8):8-9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宛希先、陈仕榘支持毛泽东兵退湘南 “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曾在同部分政治局委员商量分工时,提了毛泽东。瞿秋白很赏识毛泽东的才华。一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经瞿秋白手问世后,不仅震动中国,连共产国际也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和瞿秋白可为难得的知音。但当瞿秋白要毛泽东留在中央当宣传部长时,毛泽东婉拒了,他决心上山下湖,与绿林好汉交朋友,做改造土匪工作。国共分裂,国民党要杀共产党,眼下头等事是要抓枪杆子。瞿秋白无奈,批准了毛泽东的《湘南暴动计划》。毛泽东还要求中央从南昌暴动部队派一、二个团参加他计划中的秋收起义,瞿秋白同意了。  相似文献   

18.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曾和较多的川籍人士成为亲密战友和同事。特别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有许多川籍人士追随毛泽东闹革命,出生入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次大革命运动失败后,毛泽东高举武装革命旗帜,领导了“秋收起义”,其总指挥就是川籍人卢德铭,随即,朱德、陈毅又率领“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从而开始了朱毛并肩战斗的辉煌历程。以后,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罗瑞卿等一大批川籍人紧跟毛泽东南北转战,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亲自为光荣牺牲的川籍战士张思德写下了著名的悼念…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17,(8)
<正>走进湖南党史馆一楼展厅,一幅秋收起义的油画令人感叹不已。油画的主人公是毛泽东,展示的形象是"文家市的挥手"。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霹雳一声暴动",工农革命军分别从修水、铜鼓、安源向长沙进发。20日清晨,严重受挫的三个团官兵在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坪会师。面对仅剩的1500余人,毛泽东站在台阶上坚定地挥动着大手:"我  相似文献   

20.
淮驹 《党史博采》2006,(9):20-23
幼小的生命在敌人的阴谋下得以脱身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三个儿子。毛泽东于1927年8月7日,秘密参加了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后,即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从武汉动身,前往安源部署并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然后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在那里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坚持井冈山斗争,杨开慧则根据党的安排,带着三个孩子由武昌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活动。国民党反动派恨死了毛泽东,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悬赏大洋一千块“捉拿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在群众的掩护下,杨开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