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期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反反复复地对国际传媒说,反对以“港澳模式”或“一国两制”与大陆进行统一,而且还加大了对“一国两制”方针的攻击力度。究其原因,一是台湾当局坚持分裂立场、阻挠统一进程;二是“九六”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即将由构想成为现实,“‘一国两制”对祖国和平统一的好处看得见、辩得清了,对台湾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也是台湾当局惧怕的因素。的确,香港回归后,台湾当局在抵制“一国两制”方针对台湾的直接影响方面遇到了难以化解的压力。首先,香港回归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事实,将使台湾当局再也难以…  相似文献   

2.
邓亭 《台声》1998,(10)
“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一年来的成功实践,受到了香港及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认同率也比香港回归前有明显升高。可是,最近台湾当局有些人却不顾事实,肆意低毁“一国两制”,胡说什么“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不民主性”,声称“一国两制”“不适用台湾”,台湾“坚决拒绝一国两制”,并表示只有用台湾的“民主制度”统一中国才是解决两岸问题的“唯一出路”。台湾当局认为台湾不同于香港,因而“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的一条主要理由是“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O这里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理念与概念,…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一国两制”构想用来解决台湾问题遇到阻力的情况下,本文深挖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资源,提出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构想。新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借鉴联邦主义的某些做法,以期建构一个两岸同胞均能接受的国家统一模式。该构想扩大了“一国两制”的包容量,增强了“一国两制”的适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和平解决中国历史遗留的问题,祖国大陆于80年代初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构想,并首先成功地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台湾当局先是以“统战阴谋”为由拒绝“一国两制”;香港回归后,则提出“台湾不是香港”的说法,继续抵制“一国两制”;香港回归一周年后,台湾当局又换了新说词,声称“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和“不民主性”,因此无法接受。长期的负面宣传误导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使一些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产生了刻板印象和种种误解,在一些人心目中,“一国两制”被曲解为“并吞台湾”“矮化台湾”等。…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与台湾民众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对我党统一战线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和平共处原则在一个国家内部创造性的应用,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照顾各方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创举。按照这一理论,我国已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台湾问题,也必将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最终解决。台湾当局某些领导人和一些分裂主义者,从心底里害怕“一国两制”付诸实施,害怕“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经验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示范作用,拼命鼓噪“一国两制”绝不适用于台湾。他们假借“民意”,歪曲“民主”,把“一国…  相似文献   

6.
香港问题是按照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的。从香港回归前夕开始,人们就在议论“一国两制”和台湾命运。香港顺利回归以后,一切运作良好,人们的议论就更多了。他们在问:“一国两制”既然有适合于香港的“香港模式”,是不是也会有适合台湾的“台湾模式”呢?台湾当局说,香港是香港,台湾不是香港,“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台湾绝不接受“一国两制”。这一类话,说了又说,真不知已说了多少遍了。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香港实行的“一国两制”已严重构成对台湾的“压力”和“威胁”了。那么,“一国两制”究竟适不适用…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已经半年多广。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越来越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国际人士的理解和支持。当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如何完成两岸和平统一。综合各方观点,“两制”不是争议的中心议题。因为完成两岸统一后,大陆和台湾各行各的社会制度,照现在的大陆和香港一样,平平安安。此外,台湾还可保留军队。台湾当局在香港回归前后,扬言要“一国良制”、“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这是有意搅浑局势。“两制”是对任何一方的制度不作触动。台湾“良制”也罢,三民主义也罢,与大陆…  相似文献   

8.
辛旗 《台声》2002,(5):11-12
目前,两岸关系之所以僵局难破,“一国两制”方针难以落实,最根本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不再把追求中国统一作为终极目标,更将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民众自身利益对立起来而予以否认,甚至不承认自己的中华民族定性,不承认自己是在5000年历史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然而,一个中国是历史的、文化的、地缘的、血缘的,更是现实政治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邓小平在阐述“一国两制”时反复强调,解决台湾问题,我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一个中国,不是两个中国,“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的统一”。江泽民主席在“八项主张…  相似文献   

9.
台湾当局自今年元旦讲话提出“统合 论”表示要“共同寻求两岸永久和平、政治统合新架构”后,2月15日在接见美国前亚太助理国务卿罗斯时又声称,台方“有心改善两岸关系,完成两岸关系正常化”;2月17日在接见美国前联邦众议员索拉兹时又称“台湾希望重启两岸协商大门”“已经作好与大陆复谈的准备”。台湾当局的这些讲话似乎显示了台湾当局对打破两岸僵局、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是很“积极主动”的。但2月 23日,在台湾方面规划两岸关系的重要文件“国家统一纲领”届满10周年之际,国民党、新党、亲民党等在野党都纷纷举办纪念活…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在港澳成功实践为两岸和平统一起到示范作用,不管台湾当局如何抵制“一国两制”,它仍是最终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以往探讨“一国两制”,大多注重讨论其理论依据,本文认为,应更多注意研究“一国两制”的现实基础。大陆与台湾社会制度、指导思想相差甚远,但也存在许多共同性,这些共同之处有助于祖国统一,构成了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基础。在政治方面:(1)谋求国家的统一,是大陆与台湾的共同夙愿;(2)国共两党都强调“一个中国”,反对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3)国共两党都有改革社会的意向,双方都在进行  相似文献   

12.
1982年1月,中共正式提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7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形势日趋缓和,“统一”成为热门话题,一些新的模式不断产生。本文试就台湾及海内外学者提出的几种“统一模式”作一述评。自中共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之后,关心台湾前途的海内外学者,就作出回应。有的文章指出:“这类回应,大致上可分为两种论点,一种是从学术角度分析‘一国两制’推向台湾之  相似文献   

13.
一、统一问题≠恢复行使主权问题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都属于祖国统一问题,但统一问题并不都是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教材在解释“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时指出:“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和台湾与大陆统一后都将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但同时也告诉我们,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是有区别的,即港澳问题是我国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台湾问题则是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对于台湾,中国不存在再恢复行使主…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为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不懈努力中 ,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 ,并不断完善对台政策 ,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一 )进一步明确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定位 ,强调一个中国的原则 ,揭露台湾当局不断变化的形形色色分裂和“台独”言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的统一”① 。 90年代台湾问题的解决面临极其复杂的形势。在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 ,台湾岛内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当初坚持一个中国 ,实行中华文化教育、认同统一的二蒋时代相比 ,在…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构想□刘海藩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用“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统一论坛》2003,(6):14-14
2003年11月9日晚,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台北县一个会议上明目张胆地重申台海两岸为“一边一国”,大唱其“一边一国”“台独”谬论。他还表示,要与会者们放弃一个中国的主张,拒绝一国两制。另外,还表示他一定要推动2004年3月20日以前实施“公投”。他说什  相似文献   

17.
继前不久陈永扁发表“台湾要走自己的路”的“台独”言论后,8月3日,他又公宣称“台湾不是人家的地方政府或一省,也不能成为第二个香潜和澳门。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一边一国,要分清楚。对岸中国讲的所谓一个中国原则或一国两制,就是对台湾现状的改变,我们不可能接受,因为台湾的未来、现状改变与否不是任何国家、政府、政党或个人可以片面替我们决定的,只有2300万伟大台湾人民才有权利对台湾前途、命运、现状做选择或决定”。他还公然提出用“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台湾的末来和前途。  相似文献   

18.
台湾当局自己不想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却想把这种观点强加于台湾民众头上,称这是台湾多数人的看法。事实并非如此,多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岛内真正死硬的“台独”支持者在民众中所占比例是很小的。现在倒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赞同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基础的“一国两制”政策。 事实上,“一个中国”原则  相似文献   

19.
近期以来,台湾当局在多种场台频繁提出“民主统一”的问题,声称“‘台湾经验’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经验”,“企盼人陆方面充分厂解台湾半世纪来的民主化重大演变”,“中国的再统一应该循序渐进……视大陆地区民主化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决定和平统一的进程”云云。台湾当局提出所谓“民主统一”问题,无非是想借“民主”的护身符长期维持“分裂分治”的局面。台湾内部一些包藏祸心的势力,更是企图借“民主”搭建一架通往“台独”的桥梁,妄图用公民投票的方式,达到把台湾从祖国版图分裂出去的目的。所以两岸当前分歧的 焦点,既不是…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针对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海内外学术界、舆论界也相继提出了形形色包的“模式”或“构想”。其中,“一国两冶”论颇为引人注目。这一论点尽管未见多少评价文字,但已在台湾岛内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就“一国两治”论的基本概念、内容以及形成的历史背景作一考察,并对其某些实质要点作理论上的辩析。一、“一国两治”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一国两治”论的主要论点,较为集中地体现在沈君山先生撰写的三篇文章中。它们是:《一个中国两个制度的和平竞争》(台湾《中国时报》,1984年1月23日),《一屋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