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网络社会生成,使公民社会在中国以有别于其他国家的路径和方式生成,同时也使传统以政党一元化社会整合模式逐渐向政党主导的多元合作模式转变.中国公民社会的主体青年化特征,使中国共青团在政党主导的多元合作模式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而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特性与共青团自身的优势,也为共青团担负起这一使命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中国共青团要将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并历史性地担负起这一使命,从而为党的可持续领导奠定青年基础,还必须遵循现代社会内在规律,不断推进自身的组织形态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佳 《青年探索》2023,(1):52-62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组织,中国共青团是当代中国政治形态中的特殊存在。百年来,共青团在平衡政党与社会关系中优化组织功能、创新组织形态,提升青年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共青团组织的主体理性、主体自觉和主体能力日益显现。主体性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组织何以一路走来、何以发展壮大的理论视角,共青团具有自己的主体思维、运行逻辑、工作体系和文化传统,能够将党的要求创造性转化为青年群众工作,将青年群众的差异化诉求传递到党政系统,进而构建更加紧密的政党—青年共同体。历史经验表明,共青团不仅是党的意志和主张的积极响应者和执行者,更是引领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先锋队,构建具有主体理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组织是中国共青团百年发展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3.
一个政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在整合社会的基础上特别重视青年。从1919年以来中国的奋斗史来看,先进政党与先进青年具有较强的内在共通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党需要广大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生力军作用,青年需要通过政党政策和行动来实现自身价值。中国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传播政治理念、组织动员青年、选拔青年精英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先进性是共青团建设的永恒主题。团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党的先进性教育的时代主题下 ,要加强共青团先进性教育 ,推进共青团先进性建设 ,强化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共青团先进性教育内容是 :先进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先进性教育与发展创业教育结合 ,先进性教育与先进文化结合 ,先进性教育与组织建设结合 ,以此强化巩固党的青年群众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与基层社会关系中,后发国家特性与党建国家逻辑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要扮演政治领导的角色,而且还必须履行推动和保障社会发展的职能.在具体实践中,除了由基层党组织担负主要责任外,中国共产党还构建了以政党为核心、以各类群众组织为外围的整合体系,通过具体性和区别化的联系和整合来保证上述功能的整体实现.作为中国共产党青年组织,共青团就是政党联系和整合社会的组织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共青团在基层社会中也承载着保持政治联系与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所有的社会组织在新的历史任务面前迅速调整自己的职能定位,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力量.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助手、政府工作的帮手、青年利益的当然代表者,应当通过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自身建设的创新,从共青团与执政党、共青团与政府、共青团与青年的关系三个层面探索发挥自身作用的途径,即强化政治职能,为党凝聚青年;拓展社会职能,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细化群团职能,依法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佳 《青年探索》2017,(5):54-62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路径,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是时代的语境、市场的语境和政党的语境。在改革语境下,响应青年自身的发展诉求、促进政党青年组织的转型升级是执政党推进国家社会整体改革工程的内容之一。1978年以来,中共将青年发展问题同国家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紧密联系起来,以共青团为中介,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拓展青年发展的作为空间,中国青年群体也真正实现了主体性发展。近期出台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为新时期青年发展和共青团改革指明了方向,它不仅是一份政治宣言,更是执政党面向未来开展青年群众工作的指导书。共青团组织要主动承担起推动青年发展的历史重任,用共青团的逻辑促进青年发展,使共青团改革的自我转型行动同促进青年发展的社会动员行动结合起来,增进青年发展福祉,让共青团改革的目标在青年发展事业中落地。  相似文献   

8.
青年是政党和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广大青年的政治参与直接影响到政党和国家的发展,各国政党都对其青年组织建设高度重视。近年来,日本国内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青年人口数量及占比不断减少,青年对待政治态度冷漠,日本各主要政党的青年组织都遭遇到成员数锐减、动员青年能力减弱等新问题。本文聚焦日本国内主要政党及其青年组织的发展运行以及所面临的困境,尝试解析新形势和挑战下日本主要政党争取青年群体的不同发展策略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加强党的青年工作和共青团组织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双重转型导致青年生存形态存在着三种类型,而社会管理创新从本质上要求共青团必须与青年之间建立密切关系,这就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与青年的关系,应该由原来的单一的线性关系向复合的多向关系转变。因此,为构建复合型团青关系而创新共青团组织形态,就成为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推动群众工作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万闻华 《群众》2011,(11):63-64
青年是社会群体中需求最旺盛、思想最解放、交流最活跃的部分,共青团作为党领导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决策部署,我省共青团组织紧密结合国情、省情、青情,找准共青团组织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工作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军营的共青团组织是部队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是青年官兵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 ,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也是部队党组织联系青年军人的桥梁和纽带。从一定意义上讲 ,军营共青团工作的成效影响着部队建设的质量 ;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层次关系到军队建设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宣传工作是共青团与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方法。结合当前共青团宣传工作的现状与相关理论,从宣传理念和宣传方式等角度,系统分析和研究新时期共青团与青年组织的宣传工作方法,提出了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树立品牌、突出宣传文化等新时期团组织宣传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层团委(支部)工作是团的建设的基础单位,积极掌握各基层团委(支部)当前的基层建设、人员配备、组织建设、理论学习、活动开展、工作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工作问题和难点,结合党中央和团中央的总体要求和纲领引导,进一步开展好团组织基层工作建设,并针对存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性建议和工作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高校党团共建运行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时期高校党团共建工作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当前高校党团共建的现状和高校基层党团组织的特点,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党团共建运行模式,以促进高校党团共建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团校教育事业作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为党和国家培养青年干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改革的深化,团校发展陷入了困境。与市场对接,处理好团校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团校特色,走市场化、规范化、精品化道路,是团校突出重围,赢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积极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早发现苗子,重点培养;坚持质与量的辩证统一,提高数量,保证质量;加强学生党员思想教育,提高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7.
Youth aging out of foster care are assumed to embody a disempowered group, for whom civic engagement opportunities are rare. Utilizing a targeted initiative, this study explores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level outcomes derived from foster youth civic engagement. Data were collected via: (a) interview and survey research with foster youth advisory board leaders; (b) interview and survey research with civic youth workers; and, (c) 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 of five foster youth advisory board meetings. Directed content analysis revealed three emergent themes, which transcended the data inductively (Opportunity through Access; Positive Conceptions of New Jersey's Department of Children and Families; and, Participatory Competence). These themes support and extend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empowering outcomes for this population.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于昆 《青年论坛》2010,(1):18-21
网络以其独特的存在和运行方式,突破了传统的青年政治社会化模式,带来了青年政治社会化时空的转换、方式的变迁、途径的更新以及目标的重塑。网络视域下青年政治社会化范式的转换,奠定了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基础。但同时也使得青年陷入政治角色难以定位的困顿之中,给当代青年的政治社会化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网络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杜秀 《青年论坛》2013,(6):64-68
在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上,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一般是通过共青团组织来开展的,这是由共青团组织的性质决定的.但是在抗战时期,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主要是通过相对松散的青年救国会组织来开展的,这是这一时期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不同于其它时期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就是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同全国人民一道开展抗日救国运动.抗战时期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充分证明:青年运动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蓬勃发展;青年运动只有充分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才能推动青年运动健康持续发展;青年运动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关于青年学生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社会评价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围绕高等学校青年组织发展这一主题 ,从意义、作用及构成内容等角度对其社会评价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并提出了组织发展的公示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