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看,《齐物论》之"齐"有同一、平等、相通三层意思。"同一"表达了万物在起源上同一故而在本性上相同,这与西方赋予人以高于自然的本性以便凌驾于自然的思想相对照;"平等"表达了万物地位和价值判断标准平等,这与西方将人置于宇宙中心从而以人为标准衡量事物价值的观点相对照;"相通"表达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大生命"的有机整体论哲学,这与西方基督教的独特化、个体化的生命观相对照。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2,(1)
《齐物论》的主旨在于通过消泯物我、是非、彼此,达到齐同万物于大道的道通为一的境界。齐是非、消除彼此对待的二元思维,根源在于物我界限的泯灭;而物我不分、共通于大道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落脚在自我这个问题上来。从破的方面看,吾丧我是要揭穿自我身体和自我意识的虚假;从立的方面看,天籁真宰真君等是要揭示出道才是真实不虚的、才是自我的出发和依归。当达到道通为一之境时,自我的追问也就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十分贫乏。康熙六十年(1721),山西人樊守义著《身见录》。雍正八年(1730),福建人陈伦炯著《海国闻见录》。这是18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珍贵文献。有必要从作者身世、写作背景、撰著经过、写作目的、内容特色等方面,对这两部书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1971年深秋的一天,公社把我们这些下乡知识青年召集起来开会。这样的会,下乡后还是第一次开,很难得。平时蓬头垢面的“知青”都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从四面八方赶到公社所在的小镇上。我这样一个“投亲靠友”回乡插队的知青,没有几个人认识,这使我可以独自从容地观察别人。会场里的气氛非常严肃,公社的干部们表情严峻,好像要宣布什么重要的事情。这些日子,有一个可怕的“小道消息”在悄悄流传:林彪乘飞机逃往国外,机毁人亡。谁能相信这样的消息呢?林彪是“敬爱的副统帅”,是伟大领袖“最亲密的战友”,是党章规定的毛泽东的接班人。他当年带兵打胜仗的故事,被当作神话一样宣传。“文化革命”开始以来,中国人曾经无数次地挥动着  相似文献   

5.
乔安 《侨园》2012,(9):53-53
32年前,根据小说《桐柏英雄》改编的电影《小花》红遍全国。殊不知,该片在审查初期屡受挫折,差点夭折。《桐柏英雄》反映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这个重要历史转折时刻。如果按小说主题拍,无疑又要拍成一部战争军事片。导演张铮起初也是按照这个思路考虑的。一天早晨,她在外景地河边洗脸时,摄影师云文耀对她说:张导,我觉得调动那么多部队拍战争场面何苦呢?拍得再好也超不过《南征北战》,完全没必要。为什么不试试其他角度呢?  相似文献   

6.
齐鲁石化公司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在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过程中,运用“三用”模式,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了公司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用《纲要》精神统一思想。公司党委、文明委联合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制定了公司关于贯彻《纲要》的意见,把目标任务要求落实到部门,专人负责。同时,购置了《文明公民读本》、《公民道德建设十二讲》等书籍,发到基层班组作为学习教材。公司还贴近职工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编写了《做“四有”职工简明知识读本》,职工人手一册,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包含有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正面的比较完整的表述,认识和把握这种表述对于深入准确地理解唯物史观意义重大.经过对该章文本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这样的表述之所在,而经过对这种表述的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章表述的唯物史观与我们通常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基本一致但又有所不同,这是一种最终用物质生产活动解释历史的理论.强调物质生产活动在社会历史中以及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意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这一结论为唯物史观研究带来了一系列值得进一步思考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卢柳杉 《学理论》2013,(21):165-167
《孙子兵法》是一部先秦兵家的杰出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其中有大量篇幅论述"诡道""、诈变"之术。它与同时代司马穰苴等军事家的思想有着显著的不同点,体现了孙武独特的军事思想,同时与社会环境和所处地区文化特点有着密切联系。孙武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吴国,切实的战争经验丰富了《孙子兵法》的内涵,使其具有吴文化特征,抛开"军礼"束缚,而更注重运用"诈"术取得胜利,以达到"全胜"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0)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完善的国家的理想,是人间神国的梦想。他认为,国家的任务就在于实现德行和幸福,国家体制和法的目的在于为使尽量多的人为善而创造条件,即保证社会福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柏拉图第一个对立国的基本原则做了详尽的系统的讨论,他对国家社会都需要正义原则的强调,深深影响了古希腊、中世纪乃至现代的政治法律思想。国家论中阐述的正义不仅应体现在立国原则中,也是对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和品质的要求。但是为了寻觅国家建立和存在的理由,国家论把社会和国家等同起来,然后用成立的社会的需要来顶替国家存在的理由,从而让人们觉得国家(社会)乃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模糊国家与社会的界限,从而淹没了存在于国家中的个人。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文献解读入手,诠释郭象《庄子注》中"心"的概念,并通过郭象哲学体系里"圣人"、冥"、"迹"、"所以迹"等范畴,抽绎其理论对"圣人"的"无心"这一品质的勾勒,彰显郭象哲学"内圣外王"的旨归。  相似文献   

11.
1917年发生的文学革命,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梳理"文言""白话"与"雅""俗"这两对概念,在新文学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重新审视新文学发生的历史,我们发现,作为白话文最早倡导者的胡适,从工具论的角度出发,以"文""白"之争拉开了新文学发生的序幕。新文学运动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陈独秀则从"白话"之"俗"性气质中,发现了将传统意义上的"俗"转化为现代性诉求的可能。通过将"文""白"之争转为"雅""俗"之变,新文学在获得作为工具的白话之后,又增添了以现代性追求为中心的新精神内涵,从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学理论》2013,(6):159-160
目前,《大清律例》的整理中,对其"小注"的标点观点很不一致,要加以规范。在标点小注时首先要明确小注的作用,即是注释说明还是疏通语气。如果是注释词语,则紧跟被注释的词语,中间不用标点;如果注释整个句子的,中间加标点。如果是疏通语气,根据小注的不同构成,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国学何辜?说国学"实际上是清朝末年、一直到五四以来,有些保守的人抵制西方‘科学’与‘民主’文化的一种借口",也很难说完全与事实相符。保守,未必就是价值贬义,那些主张国学的人,也未必就抗拒民主科学;这正如声称民主科学未必就真的科学民主一样。五四时期的梅光迪、胡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3)
走马楼三国吴简于1996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其中的户籍简详尽的记载了三国时吴国普通家庭的基本构成,特别是其中对于女性的大量记载令人耳目一新,为我们研究当时的婚姻制度与一些比较特殊的女性的生存方式提供了较为完备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王轶楠 《学理论》2014,(3):49-50
冯友兰先生为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尤其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的学术研究面临着各种内忧外患所带来的近乎毁灭的打击,而冯友兰先生正是在这种颠沛流离之中完成了"贞元六书",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这同样也是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体系。以《新理学》为主要材料入手,来对冯友兰"新理学"之"新"在何处做浅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城市管企业,企业管社会”。这是我国城市特有的一种不正常现象。由于我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差,致使一些本来应由城市管的生活福利事业不得不由企业自行解决。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城市“入托难”、“洗澡难”、“看病难”等社会问题积重难返,另一方面又导致企业负担过重,同时也容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那么,在目前状况下,能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呢?沈阳市在城市改革中,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他们把全市大中型企业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医院、托儿所、食堂和浴池等生活福利设施,向  相似文献   

17.
严峻 《瞭望》2001,(27)
近一段时期,李登辉似乎耐 不住退休后的寂寞,不断 跳出来公开支持陈水扁和民进党。继李登辉在《虎口的总统》及《李登辉执政告白》两本书中,一方面大力攻击“泛蓝军势力”(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另一方面为陈水扁执政以来造成台湾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开脱责任,并为其鼓劲加油后,6月8日及13日,李登辉与陈水扁两度晤谈,共谋所谓的“政党重组”。6月13日,李登辉公开向民进党进行信心喊话,称“民进党在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特别重视对《大学》中"诚意"和"致知"的阐释。"诚意"与"致知"都与心体以及精神境界相关,这正是王阳明经典解释圆融通达的特点,也是阳明心学与朱子理学重要区别所在。通过分析王阳明对《大学》中"诚意"和"致知"的解释,并与朱子相关思想进行比较,以呈现阳明心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9,(11)
"因孝行孝"的特点是本于血缘而产生的自然亲爱和基于本能的报本反哺。孔子对事亲时"敬"意的强调和朱子"善事父母"的注释,都意在揭露儒家意义上"以仁行孝"的"孝"之意。就偏言之仁与孝的关系而言,"仁"是具于心之性,"爱"是仁之发于情,"孝"是性之现于事,因此,"仁"与"孝"是体用、理事关系。就专言之仁与孝的关系而言,"义"是对于孝的恰当决断;"礼"是恰当决断的实施方案;"智"是知何以为"义"、知当如何循"礼";"信"是将仁、义、礼、智通过事亲、从兄、知二者、节二者的方式来落实。故而,儒家意义上的"孝"是要以"仁"为衡准和指向,通过"孝"来实现"仁"的大孝。  相似文献   

20.
于真 《理论导刊》2001,(11):65-65
DK我与赵平笔名五味子曾同事多年,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朴实、正直、刻苦、进取。几年过去了。我有幸拜读了他新出版的文集——《漂泊心绪》,感到时间并没有磨掉他特有的秉性,其文如其人,不雕琢,不浮靡,不粉饰,贬什么褒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至善至理,坦诚而执着。我想,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作者不媚俗,不随波逐流,不曲意迎合,依然淡泊,依然矢志不渝地追求,并勇于献给社会这样一部干净的文集——《漂泊心绪》。他的这种性格,这种气质和这种精神境界,实际上已构成或铸就了这部文集的基调和突出特点。仅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