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研究》2021,(1):26-39
在第二次人口转变和人口迁移转变理论框架下,利用200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数据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讨论当前中国青少年人口发展的三个重要主题:婚育、流动和教育。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人口的结婚率和女性生育水平有增长趋势;青少年人口具有较强的空间流动性;大龄青少年的教育分化和差距仍然明显。中国青少年人口在婚育、城市融入和教育递进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建议学术界加强相关问题研究,为政策安排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19世纪爆发了一次移民热潮,出现了华人大规模移居东南亚及大批欧洲人移居美洲的现象。两股移民热潮尽管发生时间基本相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移民发生机制和移民方式,两批移民的境遇也相差甚远。本文追踪19世纪华人和欧洲人在海外的现状,比较不同移民群在海外扩张的特性,进而折射出华人和欧洲人的区域关系和移民网络的不同模式。一、移民背景与推拉理论19世纪80年代,英国统计学家莱文斯坦首次系统提出了有关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他认为人口的迁移遵循一定规律:一是居住地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吸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历史命题:胡锦涛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潮头,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三位一体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框架;它揭示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胡锦涛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战略思想的创立,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命题,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展示了奔向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新途径,是党的十七大的思想理论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人口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住宅供需的变动对于人才聚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推拉理论分析了人口迁移、住宅供需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理论逻辑,在国内城市"抢人大战"背景下分析了人口迁移对住宅价格的作用机制以及住宅价格对人口迁移的反作用机制,重点分析了人口迁移可能引发的负面后果,同时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泽红 《学理论》2014,(3):112-113
仵作,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是长期从事司法活动中亲临现场检查尸体等工作的特殊的技术人员,其性质类似于现在的法医;其属于三十六行之一,也被称为"仵作行"。为我国法医学以及司法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对当代法医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考量,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非农产业走向及人口迁移向经济集聚度高的区域转移之趋势,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成为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助力器。但是,由于宏观地理环境及经济政策所限,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及人口迁移空间走向不均衡特性并未改变。要以打造新生代农民工为切题,着力解决迁入地劳动力的"结构荒"与"质量荒";要以强化迁出地劳动力培育为手段,大力促进迁出地劳动力回流,以反哺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要以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为契机,积极加大第三产业的人才吸纳能力,以充分释放当下中国"人口红利",促成我国区域经济"恒者恒强"、"先进带后进"均衡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韩秋红 《理论探讨》2022,(1):115-122
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对非物质劳动、意识形态和新主体性的构建发出批判理论的时代强音,为人们分析当代社会现实状况提供了重要范式和思考框架。而这一众思想理论的源头无疑需追溯到卢卡奇。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奠基性地构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叙事框架,为当代西方左翼思潮展开非物质劳动的人本主义批判提供理论基元;卢卡奇基于物化劳动批判强调无产阶级阶级意识觉解,其历史总体性辩证法在认识无产阶级历史身份与历史使命的意义上,成为贯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百年历程的主线;而其进一步指明并强调的政党组织原则,又为革命主体的阶级自觉及其时代职责提供了理念支撑与理论根据,延展出当代西方左翼思潮关于无产阶级主体身份及其集体性的理论探讨。卢卡奇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与阶级身份的开新性的、始基性的理论建构具有突出的时代表征、革命意识与实践精神,始终投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之中,如影随形般地表征在当代西方左翼思潮当中。据此,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都是卢卡奇的注脚。  相似文献   

8.
金鑫 《学理论》2010,(1):11-12
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进行了新的解读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受到了冲击;在社会实践中,我国女性发展和全世界妇女解放出现了新特点,新情况。马克思妇女理论需要不断突破发展,从而在新时期对日益复杂的妇女问题做出新的回应。社会性别理论在妇女问题研究上开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吸纳社会性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丰富发展的有效途径,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更好地指导我国妇女解放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一、人口迁移流动对语言和符号的影响 首先,人们自从有了迁移的愿望开始就对语言和符号产生影响。当人们产生了移民的愿望时,人们就会开始做语言和符号方面的准备,学习拟移入国家的语言和符号,了解拟移人国家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等。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而进行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在实施迁移行为前对语言和符号的影响更大一些,而由于政治、战争等原因进行的强制性人口迁移流动,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1)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结合的产物,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问题的关联,主张重新检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构建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生态社会主义在其各个领域的生态重建模式,为当代我国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发展理论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政策网络中的政府治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晶晶  李德国 《理论探讨》2005,1(4):122-125
政策网络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公共政策领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从发展路径上看,它可以划分为作为分析工具的利益协调模式和作为实践创新的治理模式两种类型。作为新治理模式的政策网络与现代社会的分化和交互结构是相互契合的,它为政府结构从科层治理向网络治理形式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为政府选择、组合和优化适当政策工具提供了现实平台;为政府通过"政策学习"提高治理能力提供了价值支持。尽管作为治理工具的政策网络仍存在种种缺陷,但是作为一种新成长的治理框架,它已经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为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这两个根本问题上,对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科学的判断,深刻地把握住了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从而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新的发展,而且为当代中国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同时也成为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全面深刻地理解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的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高举邓小平理论往帜这一…  相似文献   

13.
婚姻迁移作为一种社会流动方式对女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14年全国9省"婚姻迁移与农村女性发展"的专项调查数据,分别对不同婚姻迁移状态农村已婚女性和婚姻迁移女性内部的生活福利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与本地已婚女性相比,婚姻迁移女性的生活福利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弱势,部分福利维度反而呈现出较好的优越性,尤其在经济、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系福利方面;婚姻迁移女性内部生活福利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孟娴  魏崇辉 《求知》2022,(2):21-23
<正>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又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当代国际关系、人类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继承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国与国之间赓续和平发展的核心原则和目标要求,倡导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秉承相互尊重、对话协商的价值理念和坚定立场。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社会的加速转型,我国政府改革将步入深水区,能否在十一五期间加速政府转型,破解中国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现代西方行政生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我国政治改革的种种现实问题昭示:在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中,只有加快改造我国的行政生态,从行政的基础、模式等方面实现制度化控制,确立现代行政伦理,我们才能实现行政体制的重大创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在法律事实证明逻辑结构模型中引入现代论辩对话理论维度,建构一个法律事实证明的论辩对话逻辑结构模型;该模型揭示了法律事实证明过程的逻辑性质和论辩对话性质,为司法证明法律事实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本文运用该模型分析邓玉娇一案,以展示模型的法律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康渝生 《学理论》2008,(20):28-32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还拓清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理论观点出发,深入细致地分析了科学观的实质与核心,即“以人为本”;并且在人学理论的框架内分析了科学观的内涵特征和精神实质,最后,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市场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市场社会主义在苏东剧变以后,在西方社会再度唤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市场社会主义表明社会主义应该而且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从而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以其理论和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不仅仅只有苏联(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一种模式,而是可以根据各国各不相同的基本国情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设定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市场社会主义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在一些具体改革措施上还提供了有用的参考框架;市场社会主义是并非完全子虚乌有的"乌托邦",是社会主义运动富有潜力的重要表现;广义的市场社会主义预示了世界社会主义中短期发展的一般趋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社会主义重新振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由马文奇、李洁明、江洋三位同志合著的《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当代中国经济理论的演变》一书,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该书在理论内容上的一大特点是勾勒出了从马克思到邓小平这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众所周知,马克思所设计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由于受到当时所处时代的局限,马克思以及他的战友们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运动特点作出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他们只是在总体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一些最重要的质的规定性和基本理论框架,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指明了理论的研究方向。后来的马克…  相似文献   

20.
林爽 《理论探索》2011,(4):37-39
世界体系理论在深入批判现代化理论和社会科学传统范式的基础上,把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探究与对资本主义本身的批判结合起来,并倡导一体化学科方法来重建平等自由的世界秩序。同时,它也是一种态度和立场,是一种作为道德上和政治上的抗议而存在的价值诉求。作为历史导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为深入探讨当代社会发展问题和全面认识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思路,也为全球化语境下探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