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小凤 《学理论》2015,(6):146-147
梁启超作为报刊活动家,提出了丰富的新闻思想。他认为报馆有监督政府、引导国民的功能。办报的原则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宗旨,要有正确的新思想,报刊内容要丰富、选材要恰当,新闻要有真实性和实效性,报刊要经济独立、言论自由。健全的舆论要坚持常识、真诚、直到、公心、节制"五本",新闻从业人员要具有忠告、向导、浸润、强聒、见大、主一、旁通、下逮等"八德"。同时对新闻文体、文风大胆改革,勇于实践,提出了一系列观点,还对报刊版式编排积极改革。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是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奠基者,他的史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主要内容包括:批判传统史学、进化史观、因果律、辩证的英雄史观、倡导史学的科学化、新史学的自省性以及新的史学研究方法等内容。这些是梁启超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并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白绍达 《学理论》2010,(26):167-168,184
面对国势衰落、民族危亡的形势,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梁启超,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倡导教育救国、教育兴国,主张废科举、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主张建立近代学校教育制度,高度重视师范教育与女子教育。同时,梁启超突破了洋务教育人才观的思想局限,提出了培养具有近代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质"新国民"的教育目标。梁启超在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名满天下,先后担任袁世凯政府进步党司法总长、段祺瑞政府内阁财政总长要职。他居官清廉,安贫乐道,教育子女克勤克俭,艰苦奋斗,"勿求做大官,唯求做大事",其干净干事的处事态度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精神,为世人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法治思想比较丰富。他认为人治有很大的偶然性和局限性,是不可靠的,因此是行不通的;中国要生存和自强,必须加强法治;同时他又主张把法治与人治结合起来,二者不可偏废;法治只有辅之以道德教育,才能使人们自觉地遵守法律。梁启超的法治思想有其合理内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图书馆学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年以来关于"梁启超图书馆学思想"这一主题的文献整理,分析该主题的载文量、相关高产作者及期刊分布,并从图书馆事业、‘读者、读物"、图书馆教育等方面对文献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可以看出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时帅 《学理论》2013,(30):362-363
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爱国者与启蒙思想家,为促进民族觉醒,早日走出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建立富强自由的民主国家而奋斗了终身。通过对梁启超名作《少年中国说》主要思想的理解与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思想教育的特色与主题,对《少年中国说》的教育价值做出思考与阐发  相似文献   

8.
自“五四”以来,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千百年来神圣的主导地位逐步动摇,作为一种延续千年、影响巨大的文化思想体系,儒家文化是否已经失去了它继续存在的合理性?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应该用长远的眼光审视儒家文化这一母体文化形态,开发利用它,使它能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9.
程少华 《学理论》2011,(15):57-60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关于群众观点的发展历史入手,摘编相关的著名经典论述,认为胡锦涛新闻思想以人为本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群众观点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然后阐述以人为本新闻理念的酝酿、确立和发展过程,解读胡锦涛新闻思想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内涵,并就在新闻宣传实践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新闻理念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作为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是最早对康有为的思想予以宣传和介绍的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对康有为思想的宣传、介绍和阐发二十余年而不辍。在梁启超看来,康有为的学术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康有为对宋儒学、心学和佛学的推崇;其二,就康有为接触的西学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范围都极为有限,尤其是并没有涉及到政治、哲学方面的内容。康有为重视教育,梁启超着重揭示了康有为"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从内容看,他重视对孔学、佛学和宋明学同时兼教史学和西学等内容的教育;康有为的"中国政策"具有两大特色:第一,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倡导民权的第一人。第二,就实施而言,康有为不是重民权而是重君权。  相似文献   

11.
梁思礼  陈远 《各界》2011,(12):21-23
梁思礼是梁启超最小的儿子,至梁启超去世,他与父亲相伴仅有不足5年时光。  相似文献   

12.
张石 《学理论》2010,(12):115-116
梁启超是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化著名的倡导者和实践者,20多年间他的史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变化,从《中国历史研究法》概述;构建体系不同;侧重点不同;梁启超史学思想转变的历史根源,这三方面来浅谈梁启超的史学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13.
郑志文 《学理论》2010,(4):16-17
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不仅引起了世人对社会主义的极大关注,而且其对社会主义的盛誉、解释、反对和过渡的构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不仅界定了文化的内涵,考察了“文化的总量”,系统回答了文化是什么和什么是文化,而且彰显文化的民族性,用文化将个人与群体、社会联为一体.梁启超对文化的界定和诠释紧扣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传”这个主题,既影响了他的国学理念,又与国学一起弘扬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5.
徐艳 《学理论》2013,(17):303-304
将新闻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更好地实现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引入新闻教学模式应该注意如下问题:及时把握新闻事件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善于引导和分析,提高学生对新闻的认知水平;加强考核,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1,(10):57-57
清朝后期,梁启超到江夏拜访张之洞,张出联求对:“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与此同时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就凸现出来。儒家文化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用儒家文化的教育理论来探索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章士钊是我国近代著名报人,一生创办或参与创办报刊30多种。在长期的办报过程中,他对于新闻事业的认识不断深入,对于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功能、新闻自由以及新闻业务等许多方面的独到见解,构成了他的新闻思想。其中的许多真知灼见,对于当代中国新闻事业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早年积极提倡西学,晚年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但梁启超前后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一致的,即倡导中西文化的"结婚",对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批判也有传承,尤其提出了"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的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首倡者,他提出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值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探讨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教育学意涵,无疑意义非凡。从培养新民、重视公德、养成尚武精神三个方面分析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具有的教育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