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都要真正发挥其作为四川工业强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必须超越以直接发展一般制造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化模式,而应发挥其作为"省府"和"西部中心"的独特优势,吸引一批大型龙头企业的"龙头"--企业总部,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带动工业强市,进而带动工业强省乃至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相似文献   

2.
陈树生  徐东 《民主》2007,(9):15-17
县域经济充满着活力。蕴涵着希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我国西部县域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来说。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还是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就其人力资源因素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与决定县域经济中劳动力的供给、市场需求以及劳动力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发展县域经济增强西部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的发展理论认为,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对促进工业化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西部地区"扩散效应"弱的结构缺陷,应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增强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促进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推进西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我国宏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时代背景下,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西部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脱贫致富,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正确认识我国西部县域经济的现状、特征,选择正确的发展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加快推进陕西城镇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建设陕西"三强一富一美"西部强省的战略目标,是今后五年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具体要求,也是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紧迫任务。当前,城镇化已经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民生进步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赵乐际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统筹区域城乡发展,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  相似文献   

6.
庞增安  刘焕明 《团结》2001,(3):39-41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必然选择。 一、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的  相似文献   

7.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权 《民主》2008,(4):10-11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快慢和水平高低对区域内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西部地区是位于深山或浅山丘陵地带的内陆地区,受历史、地理、自然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滞后,以农业为主,工业相对欠发达,县域经济起步迟、发展慢、水平低。近年来,西部贫困地区已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在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县域经济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立足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国家实施对外开放合作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给沿线各国以及国内相关省区市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四川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四川同西部其他省份经济发展的融合和优化升级。然囿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差异,四川和西部其他省份通过经济协同发展融入"一带一路"目前尚存在法治治理上的障碍。"一带一路"倡议下四川跨域治理法治化研究,旨在厘清四川及西部省份在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跨域发展所面临的法律障碍,缓解和消除"行政区治理——跨行政区治理"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张与矛盾,建立适合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法治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突破《土地管理法》中强调的省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管理制度,首次提出"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同时强调"实行跨地区补充耕地的利益调节",而2018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也在表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尝试以高标准的农田建设等方式增加耕地指标以及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实现跨省域调剂机制,以此取得的获益将以支出预算的形式再落实到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中,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步骤,可以为乡村振兴的落实提供资金筹集渠道。  相似文献   

10.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改革开放后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日趋显著 ,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是国家领导、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近期召开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东部地区的支持 ,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其中产业转移作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梯度转移论梯度作为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的方式 ,在区域经济学中被广泛的采用。…  相似文献   

11.
余雪梅  刘海燕 《学理论》2013,(22):113-115
目前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西部地区为能源矿产丰富、资源潜力巨大的地区,为保障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西部地区国土资源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介绍,并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高位审视西部地区人才问题,为多渠道引进人才以及如何留住人才做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需要金融支持。资本市场是集聚和融通资金的重要场所,具有引发经济主体增加社会积累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功能。大力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是西部地区实施大开发战略、动员金融资源、获取金融支持的重要保证。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陕西资本市场的追踪调查和分析论证,为陕西以及西部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和开发力度提供理论政策依据。     一、陕西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与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资本市场与全国一样取得了很大发展,对促进省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否定的作用。但是同全国相比,尤其是同东部地区相…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遇到过的问题 ,为此 ,美国曾大举西进 ,欧盟实行过许多扶持和振兴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措施 ,巴西也实施过开发落后的西部的战略。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 ,在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广大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 ,以至于明显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并且影响了改革的整体推进的情况下 ,党和国家作出了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这是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 ,保证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及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举措。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作为西部乃至全国大省的四川 ,应当抓住机遇 ,审时度势 ,从发…  相似文献   

14.
叶敏 《公共管理学报》2012,(2):33-41,123
市管县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我国经济增长逻辑和城市化进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市管县体制在改革开放以前已经发端,市管县体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为城市发展工业和解决城市生活服务;改革开放以后一段时期,国家为了获得更加快速的经济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并形成了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战略,在此背景下,能够满足这种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战略要求的市管县体制重新得以复兴并得到全国推广;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级,中国城市化战略也由此越来越明显地趋向于县域城市化和发展大城市群。在这种新的增长驱动逻辑之下,国家又寻求多种方式超越市管县体制,其具体方式包括"强县扩权"改革、"省直管县"改革、省域内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跨区域治理框架的构造。市管县体制的历史变迁本质上反映了国家在不同时期增长驱动逻辑下主动权变地革新政府管理制度以获得更好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治理效果。未来中国政府层级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应该朝一种包含各种体制内容的、充分反映地区差异性的政府层级管理体系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中央开始启动旨在把发展重点从东部沿海地区转向西部内陆地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对于改变我国目前需求不足、出口受挫的经济局面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拉动内需、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并有利于真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将是中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又一声号角.  相似文献   

16.
如何缩小我国东西部差距,使失衡的东西部经济趋向协调平衡,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中一大热点和难点。 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江泽民在谈到西部地区的建设问题时指出:没有西部地区的繁荣昌盛,就不可能实现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没有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就不可能保持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西部地区在国家"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推进下,其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干东部发达地区.构想中的第三亚欧大陆桥将极大地影响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并为东西部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发展时期,西部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出依托资源、封闭发展、效率不高的传统发展思路,结合本地的域情,从推进“三化”进程、促进域内经济协调发展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上实现发展战略的创新。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9.
周琳 《理论导刊》2001,(5):32-33
一、我国财税政策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一)从财政政策方面看,主要表现在:(1)先行的转移支付制度不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财政转移支付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央政府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建国以来,我国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采取的办法,虽然在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某些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缺陷。如现行中央政府对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按照“存量不动,增量调节”原则,仍维持“税收返还”的办法。这一办法实际上是根据历史事实和地方的谈判能力来确定补助的数额,而不管地方的财政能力及需…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1)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市管县体制已经难以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从实践的结果看,只有那些工业化程度高、市辖县数量较少的地区实现了市县协调发展。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实现城市支持农村的目标。因此,加快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要求的行政体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立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既是实施"省直管县"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推进县域城镇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