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月11日,台湾完成2020年两项选举,民进党和蔡英文得以继续维持其在岛内的执政地位。对于这一结果,岛内舆论普遍认为是“绿色恐怖”对公平正义道德价值的颠覆。但民进党的一时侥幸改变不了国家必将统一的历史定势。一、选举结果:一朵非理性的“恶之花”此次选举中,民进党和蔡英文高票胜出的背后。  相似文献   

2.
吴为 《统一论坛》2020,(1):21-23
2019年是台湾地区选战年,台湾政局主要围绕2020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但通过大肆操弄"反中拒统"、香港事件,转移执政不彰焦点,谋取选举私利。国民党面对东山再起的有利客观形势,未能及时做好内部整合,一度陷入被动。岛内"台独"分裂活动猖獗,美国加大介入台湾问题,增大台湾政局复杂性。台湾社会虽然受到民进党当局制造两岸敌意对抗的影响,但主流民意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改善经济民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琼垺 《台声》2006,(1):21-22
2005年12月3日台湾地区进行县市长、乡镇市长和民意代表等所谓“三合一”选举,以国民党为首的泛蓝势力重挫以执政的民进党为主的“泛绿”阵营;其中县市长部分,国民党以14比6大败民进党,另在乡镇市长和民意代表部分,国民党都以过半优势,席卷23个竞选县市。舆论咸认,这是一次荒腔走板的选举,也是数十年来台湾最烂的一次“负面选举”,两个阵营在相互比烂的选战中,近1000多万无辜选民不得不用选票给民进党一次教训、给陈水扁一次警告,至于选后台湾岛内的未来是否变得更好,仍待观察。从双方阵营的竞选立场看这次选举,可以归纳为(1)政客拓充执政地…  相似文献   

4.
温天鹏 《统一论坛》2020,(1):78-80,F0003
2019年8月,九州出版社出版了陈星教授、吴宜副研究员的新著《民进党政治生态研究》。本书是在陈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进党政治生态及趋势研究》的基础上修改而成。2020年1月,在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代表民进党参选的蔡英文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连任成功,与此同时,民进党在立法机构民意代表选举中取得胜利,民进党再次实现全面"执政"。从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其就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严重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致使两岸关系不断恶化,台海局势日趋复杂,对于祖国大陆的反"独"促统工作造成极大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底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尤其是县市长选举,对岛内主要政治势力尤其是国、民两党力量消长与变化,甚至对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产生重要影响。这次"九合一"选举的主要观察指标是蓝绿县市长版图与得票率、县市议员席次与得票率的变化。台湾县市长选举可能出现两种重要结果一是民进党可能受挫,出现"由盛转衰"态势。民进党执政政绩不佳及蛮横推行"一例一休""年金改革"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日益临近,岛内各方势力角逐激烈。为刺激选情,民进党当局不断释放所谓"政策红利",大开选举支票,企图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前突击"政绩",以期博得特定群体支持,笼络拉取更多选民。一、抢救中南部基层民众支持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斩获15个县市长席位,其中7席在中南部原民进党执政地区。随后,蓝营在执政县市积极推动农渔产品销售,努力拉  相似文献   

7.
2020年台湾地区大选落幕,民进党挟全岛资源加上外部力量介入(美国通过对台出售武器、通过所谓"台湾旅行法""台北法案"、为蔡英文提供"国际舞台"等拉抬民进党选情),在地区领导人、民意代表两项选举中大胜,再度"完全执政"。国民党没有延续2018年"九合一"选举时的"运气",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在全台各县市被"翻转"。成立仅半年的台湾民众党以超过11%得票率成为立法机构第三大党。  相似文献   

8.
1月11日,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民意代表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以817万票对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的552万票以及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的61万余票,获得台湾地区领导人连任;“立委”选举中,民进党获得61席,国民党38席,台湾民众党5席,时代力量3席,“台湾基进”1席,无党籍5席。  相似文献   

9.
2022年台湾地区基层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不仅展现各方政治势力基层经营绩效,也会影响未来4年台湾地区基层政治势力的消长变迁,对于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与民意代表的“二合一”选举也将产生一定影响,故不少媒体称之为对于民进党的“信任投票”,或是2024年“二合一”选举的“前哨战”。“九合一”选举结果对台湾政局影响不小,不仅直接牵动民进党与以国民党为主的在野势力力量消长,而且影响各党内部各方力量的分化组合。民进党“九合一”选举落败,不利于其争取2024年“二合一”胜选。但是,两次选举虽有一定关联,却无法就此预估“二合一”选举结果,原因在于影响“九合一”选举与“二合一”选举的因素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3)
正1月16日晚,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及民意代表选举投票结果揭晓,民进党及其候选人在两项选举中胜出。尘埃落定,众声喧哗。有人称,这意味着台湾民众选择支持与大陆对抗的政策路线,不希望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有人忧心民进党重新执政后将推动"台独",两岸关系将再度动荡不安;甚至还有人鼓噪民进党获胜意味着大陆近8年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  相似文献   

11.
正1月16日,岛内政治力量激烈角逐的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执政的国民党在选举中大败,民进党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并获得台湾地区民意代表机构过半席次。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也给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带来重大影响。两岸各界都在关注,民进党当局如何处理两岸关系、维持两岸关系现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和势头能否保持下去,未来四年两岸关系将走向何方?当前,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保持两岸关系和  相似文献   

12.
章蓉 《两岸关系》2009,(2):9-11
2008年台湾政局出现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年来,蓝绿双方围绕民意代表和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场重要选举、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主导权以及陈水扁家族贪腐案展开激烈攻防。年内,政党再度轮替后的岛内蓝绿政治实力对比发生重大逆转,执政8年的民进党沦为在野党,国民党实现了“全面执政”。重新执政后的国民党面临内外各种不利因素,虽掌控大局但步履蹒跚;在野后的民进党连遭打击,“台独”势力遭受重挫,岛内社情民意出现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3.
陈桂清 《两岸关系》2013,(10):14-16
随着2014年台湾“七合一”选举的日益临近,国民党、民进党两党展开选战布局,加强选举备战,两党阵营有杰之士倾巢出动,各种民调满天下。目前看,虽受马英九当局执政低迷影响士气不振,但在提早布局、提早辅选的安排下,有望稳住选举阵脚。民进党由于收到马英九执政不利影响而信心大增,  相似文献   

14.
自2000年3月选举结束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台湾政局发生剧烈变化.民进党面临在"立院"处少数地位情势下与在野党互动关系、执政党与新"政府"的关系、"台独"党纲与现行政治体制的矛盾及与大陆互动关系等棘手问题,一定程度陷入困境.民进党执政之后进行路线调整、权力结构重组、组织功能强化以及派系共治维持,实力总体处于上升状态.2001年底"二合一"选举对民进党今后的执政与政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个时期以来,该党已将选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将全力以赴争取打赢选战.  相似文献   

15.
2022年台湾地区基层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以国民党大胜、民进党惨败落幕,反映出台湾地区政治社会的深刻变化。在政治生态上,此次选举反映出绿营实力有限受损、蓝营衰退态势减缓和第三势力发展空间有限的政治格局,民进党仍然是台湾地区最具政治实力的政党。在社会民意上,选举结果反映了台湾民众政治参与冷漠化,政党认同影响力下降,以及渴望和平与交流的社会心态,集中展现了对民进党执政不力的不满。在这样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民意下,“九合一”选后的岛内政治斗争将更加激烈,社会撕裂会再度加剧。对于台海局势而言,则挑战与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9日,被视为“2008年大选前哨战”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揭晓,国民党以较大优势胜选台北市长,民进党险夺高雄市长,而且台北市长候选人的得票率大幅上升。此次选举是在民进党陷入弊案泥潭、陈水扁执政基础重挫的情况下进行的,“国民党小输、民进党小赢”的结果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都将产生一定影响。陈水扁暂时自贪腐危机中脱困,民进党遏止住“三合一”败选以来的颓势。泛蓝发展势头受阻,马英九2008之路充满险阻。“北蓝南绿”格局未能突破,“蓝涨绿消”态势发生微妙变化北、高市长选举虽是一次地方选举,并不直接涉及“中央政权”的…  相似文献   

17.
魏大业 《台声》2008,(9):36-36
台湾民进党自成立那一天起就炒作“主权”问题,执政8年是炒作的高峰,为此而大打“本土牌”、“民主牌”、“悲情牌”、“族群牌”,把岛内闹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使两岸关系和美台关系长期紧绷。而结果呢,民进党在今年春的“立委”选举和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中,双双惨败。如今民进党已经变成在野党了,其情势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然却没有记取教训,仍在继续炒作所谓“主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到今年5月20日,民进党执政已满3年。3年来,台湾民众吃尽了民进党执政带来的苦头,经济下滑,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怨声载道,使得"讨厌民进党"成为台湾最大党。直接导致民进党在2018年11月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惨败。2018年"九合一"选举结果反映了广大台湾民众希望两岸关系好起来,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平 《两岸关系》2023,(1):43-45
<正>2022年是台湾地区选举年,岛内政局主要围绕2022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丑闻弊案频发,该党试图在地方选举中打“抗中保台”牌,但未能奏效,岛内“讨厌民进党”的民意情绪持续累积,最终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岛内政治格局呈现蓝营“地方包围中央”之势,国民党士气大增,但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2023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4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动荡。  相似文献   

20.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及民意代表选举投票结果1月16日晚揭晓,民进党及其候选人在两项选举中胜出。尘埃落定,众声喧哗。有人称,这意味着台湾民众选择支持与大陆对抗的政策路线,不希望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有人忧心民进党重新执政后将推动"台独",两岸关系将再度动荡不安;甚至还有人鼓噪民进党获胜意味着大陆近8年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对台政策"遭受挫败";云云。对于台湾"大选"结果,究竟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