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作了很深刻的概括:“人们决心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按照它本身的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他们决心毫不怜惜地抛弃一切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用我们中国话来讲,这种唯物主义世界观最确切和通俗的表述,就是“实事求是”。但邓小平同志在讲“实事求是”的时候,更在前面加上了“解放思想”四个字,他常常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一个整体来阐述。这是有更新、…  相似文献   

2.
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数十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与灾区人民一道,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铸就了惊天动地的抗震救灾精神。  相似文献   

3.
杨洪波 《学理论》2012,(28):256-258
校园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校魂,它反映的是学校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特征风貌,是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追求、意志和职业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的综合体现。科学、民主、求实、创新、勤奋、奉献、爱国等精神是校园精神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形态,其时代性与个性特征都很突出,校园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浸透到校园各种文化载体和行为主体中,对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至大无边,是世界的全部和一切。社会发展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解决人的"物化"问题的迫切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和人格,尊重人的利益和权利,尊重人的能力和劳动,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是以人为本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8,(11)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延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表现,是当代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石力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当前中国梦的价值观的主要精神体现。"新疆精神"是在新时期背景下结合新疆实际、地域特点,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宏伟蓝图提出的创新理论。本文从中国梦的价值观的角度具体分析中国梦的具体表现和特点,从新疆实际的角度出发,结合新疆精神的核心内容阐述中国梦在新疆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促进社会和谐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经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坚持政治文明和谐、经济发展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振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强民富的重要措施,是中国特色赋予时代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4)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整体形象、水平、特色以及凝聚力、感召力的体现,其内涵具有多维视角。针对目前不少高校大学精神衰退和缺失的困境,吴地高校要设定具有吴文化特色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理念、凝练赋予吴文化特色的校风校训和人文精神、引进富有吴文化特色的文化载体和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找到大学精神培育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江泽民文选》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点。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论述,深刻领会《江泽民文选》彰显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仅是激励我们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更是我们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的思想和观点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适应时代变迁,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模式转换的根本动因。改革开放促成了社会生活的整体转型,凸显了时代精神的差异性,呈现了中国哲学研究模式转换的必然性。确立当代视野,是中国哲学研究模式转换的内在前提。哲学研究模式的转换,必须确立有别于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性视野、合理安置工具理性的价值理性视野、超越单纯是非逻辑的正义性视野。保持开放状态,是中国哲学研究模式转换的基本路径。应该在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实践的沟通关系、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对话关系、与政治建设的互动关系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其竞逐真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惠瑨 《学理论》2015,(4):159-160,167
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的社会使命,大学精神作为一所大学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决定了大学精神在大学发展中巨大的引领和凝聚作用。优良的大学精神寄托于大学的"学生、学术、制度、责任",引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大学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就是要把握"学生为本、学术为魂、制度为脉、服务为要"。  相似文献   

11.
吴蕴慧 《学理论》2015,(7):206-208
吴文化底蕴深邃、内涵丰富,是吴地人文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具有水乡的特色、融合的结晶、进取的精神、实干的作风、尚德的传统、崇文的风尚等方面的文化特质。吴地高校在大学精神文化构建过程中,要以水乡特质、睿智灵秀为基础,培育儒雅精致的文化气质;以兼容并蓄、融合包孕为依托,构建和谐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开拓创新、后来居上为激励,打造锐意进取的文化品质;以尚德务实、经世致用为纲领,凝练至德济世的文化内涵;以崇文重教、刚柔并济为核心,塑造尚礼崇文的文化精神,最终培育具有吴文化精神特质的"大学人"。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企业精神的内容,必然有别于其他企业,原因就在于每个企业的目标,管理状况,职工队伍素质,企业传统,工人的精神状态,生产、经营、市场、服务状况,各有不同。因此,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企业精神,也都必然带有自己的个性。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14.
几千年来,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各种剥削制度都是为剥削阶级的发财致富服务的。少数人靠剥削而成豪富,绝大多数人被剥削而受贫穷。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财富更加集中地掌握在少数资产者手中,绝大多数人论为资本家雇佣的劳动者,从而贫富悬殊和对立更加严重。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废除了私有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制度,贫富对立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共同富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中国现代大学的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大楼”,更需要“大师”,最重要的是“大爱”湖南农村放牛娃,大学教师,工程院院士,百年名校的大学校长,这是身份的变化,也是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的人生轨迹。谢和平说:“我很知足,在这天府之国,恰好赶上西部大开发的机缘,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公务员职业特殊精神形成原因、具体行为要求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较为客观地阐述了公务员精神对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3年,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创刊30周年了。30年来,一批思想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杂志人”为之不懈奋斗。他们有些人已经离退休,仍一如既往关心杂志,积极建言献策。30周年前夕,今年已经72岁的杂志社原编辑室主任何婉言同志寄来一篇用心血在稿纸上一笔一划、公公正正手书的长稿,满纸浸透了她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对杂志的关爱。本期特编发此文,以示对老同志为杂志社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和敬意。  相似文献   

18.
唐思思 《学理论》2009,(30):231-231,220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独特的性格和离奇的经历,使她成为迷一样的人。她终日独守着窗儿沉思默写,有时候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性情显得孤僻寥落。她是孤独的,她将自己的孤独寄托于文字——心灵的忠实读者之上。她一生与诗为伴,与文字为伴,她的文字再现了她的内心的孤寂。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6)
"爱面子"是一种理性行为,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面子理论就在教学应用上给中国教师深刻的影响。教学离不开交际互动,交际互动离不开面子。大学英语是对语言工具的学习,而语言的掌握离不开使用与交际,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是孤立、封闭的,而是互动的、应用的。那么,告别"讲座"模式,开展小班化教学活动则更适合课程自身的特性,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群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四川理工学院黄岭精神为例,认为大学精神具有立德树人、感召激励、人生导向和凝魂聚气的德育价值。大学精神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加强奉献敬业精神教育的价值诉求。实现大学精神的德育价值,要求加强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实现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统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选修课和讲座三位一体的大学精神教育体系;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着力推进新生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