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揭晓,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连任,民进党在立法机构获得过半席位。海外华侨华人关注着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变化和台湾将何去何从,更加感到台湾问题的复杂和岛内政治舆论环境的诡异。这场选举,民进党蔡英文为争取连任,用尽一切卑劣手段,主导一场不公不正的肮脏选举。这也是20多年来,李登辉"两国论"、陈水扁"一边一国"以及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2.
在蔡英文主导下,2011年民进党在党内斗争风潮和岛内选罕刈旦十俳佃剐进。4月以刚,氏进党陷入2012年“总统”候选人党内提名竞争,掌握党权和控制游戏规则的蔡英文出线。此后,民进党推出蔡英文和苏嘉全搭档参选,“蔡苏配”与国民党“马吴配”展开全面选举对抗。但是,蔡英文、民进党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在意识形态和大陆政策上固守“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从而制约了民进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经过国民党、民进党以及民众党等其他政党的激烈角逐,终于落下帷幕。此次“九合一”选举不仅是蔡英文第二任期的期中考,也是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战,更是关系到岛内能否形成国民党、民进党、民众党三党鼎立新格局的潜在转折点,重要性不言而喻。选举结果,国民党获得大胜,民众党在地方选  相似文献   

4.
陈文 《统一论坛》2020,(1):23-25
1月1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立法机构选举结果出炉。虽然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拿下550多万票,却不敌蔡英文的810多万票。民进党也继续维持立法机构单独过半优势。此次韩国瑜败选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选民结构与选举主轴不利。选后,国民党将面临持续动荡和压力,但民进党并非高枕无忧,岛内政局势必进入新的博弈周期。选举结果简介一是蔡英文实现连任。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现行选举制度下,投票率是反映选民投票热情的重要指标,大型选举得票数更是被看作政党实力最直观的反映。虽然民进党2008惨败之后在蔡英文党主席任内比较快地恢复了元气,但2012岛内选举显示,如果民进党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两岸路线,2016的两岸议题仍将成为民进党的“罩门”。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民进党也首次在立法机构赢得多数席次。岛内媒体和专家学者纷纷对这次选举作出分析和解读,期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不要因为岛内政局变动而发生变化。选举不是对两岸关系的"公投"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的国民党在这次选举中惨败,一些别有用心者据此宣称,这是台湾民众否定  相似文献   

7.
在党主席蔡英文的领导之下,2010年的民进党在多次选举中取得一定的战绩,但是也暴露了民进党内围绕权力与利益展开的激烈斗争。蔡英文虽然试图带领民进党走出一条政经分离的温和、理性、务实的政治路线,然而也面临岛内不同政治势力的制肘。  相似文献   

8.
彭韬 《黄埔》2020,(3):22-24
2020年1月11日台湾大选落幕,蔡英文胜韩国瑜265万票连任,民进党以61席过半继续成为台“立法院”第一大党,台湾政坛再次形成绿色绝对统治,并确定了“绿大于蓝”的政治版图。民进党靠“民粹”斗争起家,蔡英文执政4年,政绩乏善可陈,为争取选票,只能变本加厉地攻击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蓝营“倾中”,营造选民支持国民党就是变相“卖台”的政治氛围。蔡英文上述动作意在将岛内普通政治斗争上升为意识形态对决,将选举矛盾导向统“独”矛盾,通过制造社会“危机”为选战加分。  相似文献   

9.
正面对岛内"九合一"选举惨败冲击自身政治声望以及党内领导地位等不利局面,为巩固自身代表民进党出战2020年台湾"大选"的候选人资格以及营造更有利的连任环境,蔡英文选后在内外政策上动作频频。全力巩固自身在民进党内的领导权威和共主地位赢得"2020选举",已经成为蔡英文当局的"头号工程"。为此,面对去年岛内"九合一"选举以来民进党内  相似文献   

10.
正近段时间来,民进党推动"转型正义"的力度越来越大,并确定在"520"之后设制相关机构以贯彻落实。这一波"转型正义"可能成为新一轮"民粹"运动。蔡英文民进党力推"转型正义"意欲何为一、民进党所推"转型正义"完全针对国民党而来。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前,蔡英文利用岛内高涨的"公平正义"呼声,将"转型正义"作为主要竞选诉求之  相似文献   

11.
常工 《台声》2011,(8):48-48
谁是“台湾人”?随着岛内“大选”临近而又被一些人炒热。最近,民进党为蔡英文参加“大选”拍了一一个广告,广告最后蔡英文说:“我是台湾人,我是蔡英文。”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7)
正摘编自3月16日香港《大公报》即将上台的民进党当局首位"行政院长"千呼万唤始出来。台湾地区领导人当选者、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宣布由前"财政部长"林全出任新当局"行政院长"及负责"组阁"事宜。林全这些年先后担任小英教育基金会执行长、民进党智库"新境界"执行长,更是蔡英文选举政纲的操盘手,早已被视为蔡英文的头号幕僚,如今成为蔡英文当局的政策执行长,岛内政坛并不意外。  相似文献   

13.
2014年5月25日,民进党主席选举结束,不出所料,前党主席蔡英文再次高票当选,第三次出任党主席,在民进党发展史上并不多见。当选之后,蔡英文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争取民进党在“七合一”选举中获胜,为两年后参加台湾大选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张琳 《两岸关系》2021,(1):46-48
2020年,民进党在台湾地区两项选举中胜出,岛内形成民进党"一党独大"局面,蔡英文当局加紧对岛内社会的控制,推动渐进"台独",利用新冠肺炎疫情以疫谋"独";国民党连遭挫败,江启臣任党主席后致力于党内革新,但内忧外患形势未能根本改变;其他政治势力分化盘整,小党处境艰困.  相似文献   

15.
台情扫描     
2020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1月11日,2020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束。民进党延续此前“全面执政”的态势,国民党重返执政功亏一篑,“第三势力”有所壮大发展,形成“一大一中多小”的政治格局。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部分,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获得817万186票,得票率为57.1%。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1,(5):39-39
民进党2012“大选”党内初选结果出炉,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以1%的差距,险胜对手台湾“前行政院长”苏贞昌;中国国民党已确定提名马英九竞选连任。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马蔡对决态势底定。  相似文献   

17.
李平 《两岸关系》2023,(1):43-45
<正>2022年是台湾地区选举年,岛内政局主要围绕2022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丑闻弊案频发,该党试图在地方选举中打“抗中保台”牌,但未能奏效,岛内“讨厌民进党”的民意情绪持续累积,最终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岛内政治格局呈现蓝营“地方包围中央”之势,国民党士气大增,但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2023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4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动荡。  相似文献   

18.
刘佳雁 《台声》2002,(1):14-16
2001年底的台湾“立委”、县市长选举尘埃落定,民进党成为台湾“立法院”第一大党,国民党失去了长期主控“立法院”的地位,第一次参选的亲民党和“台湾团结联盟”大有斩获,新党几乎全军覆没。国民党和民进党在23席县市长选举中各分获了9个县市,其他政治势力分据了其他5个席位。岛内政治格局的这一新变化,不可避免地将对今后台湾政局产生重大影响。选举结果并未改变岛内民意结构台湾这次选举结果直接攸关朝野各政治势力的实力消长,并继而奠定它们未来几年在岛内政坛上的地位,故岛内6个主要政党和无党籍势力无不倾全力投入选…  相似文献   

19.
随着4月27日“小龙女”蔡英文以微弱优势战胜“电火球”苏贞昌代表民进党出战2012选举,“双英”对决的大戏正式上演。应对选战,谋划布局,蔡英文麾下战将依次就位。  相似文献   

20.
赖锦宏 《台声》2011,(2):39-40
台湾五市选举结束后,民进党主打“十八趴”,没想到国民党反其一击,踢爆党主席蔡英文也有领“十八趴”。民进党2012年卡位战,原本一路领先的蔡英文掉入“十八趴陷阱”,虽然后来声明放弃,但“诚信”普受社会质疑。当年放弃“十八趴.”的民进党执政时期台“行政院长”苏贞昌、谢长廷恐怕暗自庆幸;这样一来,民进党内竞争似乎又回到起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