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兴起,各种悲观主义观点也应运而生。人工智能虽然可能给人类带来各种新问题,但悲观主义是缺乏根据的。从技术历史维度看,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会有人陷入悲观主义窠臼,人工智能悲观主义只是技术悲观主义的翻版;从技术本质维度看,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劳动只是人类解放的继续;从技术发展维度看,人工智能被许多人高估;从人机关系维度看,人工智能与人类并不存在本质冲突,而且完全可能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因此,我们应该乐观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不必过分悲观失望。  相似文献   

2.
2019年5月,有两件大事引起世人关注。一件发生在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强调"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驱动下,人工智能呈现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人类逐渐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对以自然人为主体构成的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行政体系而言,包括对传统政府的主体、行为模式、组织运作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政府可视为一种公共管理的智慧集合,在人工智能不断渗入的情况下,传统政府正在从单一的自然人的政务智慧集合逐渐演化为人机高度融合的泛政务智慧体系.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飞跃,最终会形成人与人工智能密切融合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而传统的行政体制也将形成新的人机高度融合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2020年春季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乃至世界的人类安全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让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城市、城市大脑、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在此类突发公共事件以及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起到事前预警预防、事中追踪搜集数据支持决策、事后恢复重建的作用?我们认为一是要尊重人的智慧,坚持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人机类比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方法论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而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差异则是人机类比中易引发争论的地方。本文对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二者差异进行比较,并探讨由此而给认知心理学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老板的选择     
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一边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一边面对的是有可能被拖垮的企业,抢救还是放弃?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已然成为21世纪最具创新性和爆发力的技术手段。它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强烈冲击,非简化问题本质的“价值中立说”所能够涵摄和覆盖。人工智能营造的便捷生活表象遮蔽了人作为主体被技术裹挟的事实和难以“逃逸”的困境。“存在的非存在”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主体性存在的二元悖反,作为行动元的人类现实地存在于人工智能“座架”的经验世界,但却成为“不被需要”的“非存在者”。人工智能的历史性在场与技术化运作愈益显示出超越人类智能的力量,不断僭越人的主体地位代替人选择、判断、思考和行动,人工智能的高度自主性使人的自主性被遮蔽,其对生产生活的全面操控阻碍了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加剧了人被智能技术宰制而失去自由和反思批判精神的主体性危机。数智化背景下,应通过批判审思人工智能技术范式,适时采取自觉的“中辍”行为,以人之理性矫正技术的任性,引导智能技术为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服务,清除智能拜物教意识形态迷思,营造人机和谐共生、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从而推动加快智能社会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容易导致人工智能沉迷问题。这不仅是个体层面的问题,更涉及人的思维自由、行为自由、人的主体地位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当前在防范方面还存在着对象范围过窄、监管方法不当、防沉迷领域局限以及防范义务不明确且手段单一等问题。应当从法律层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沉迷问题进行规制,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者的防沉迷义务,转变监管方法,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沉迷防范体系,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符合人类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9.
学习问答     
为什么"十二五"期间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我国近两年来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宝贵经验。过去的两年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决策,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一种自觉存在状态。中国共产党作为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使命自觉是其根本性要求。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保持使命自觉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保持使命自觉的未来要求。面对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任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自我革命这一自觉存在状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旺盛的生命力和澎湃的前进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