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利于提高国际话语权、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可通过坚持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促进国际交流等方式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有其必然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优秀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命脉,滋养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人类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思想渊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神聚气。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要在世界大变局中将传统文化播于外域,以传统文化为底色构建权力文化网络,融传统文化于民众日常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12)
新的历史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指导大学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加深对优秀传统的理解和学习,以此指导实际行动,增强文化自信,夯实文化根基。论文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素质教育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强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及延伸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和历史高度,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一系列重大观点、重大论断、重大部署,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根本遵循。"文化自信"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是重要的理论创新。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传承从未间断,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价值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既是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与升华,又是对外来优秀文明成果的吸纳和借鉴,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衍续与创新,而其继承、借鉴和创新的生成逻辑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据所在。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10)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文化建设重大部署。习近平文化自信观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近代中国革命文化的成果积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持续探索和对多元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其实现路径包括在增强文化认知中提升文化自信、在实现文化认同中强化文化自信、在推进文化创新中厚植文化自信,以及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7.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它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有其生成逻辑,从近代以来,以国人普遍的文化自卑为起点,经过理性的文化反思,实现了文化自觉的发展,从而在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的构建至关重要,应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推进新时代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它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有其生成逻辑,从近代以来,以国人普遍的文化自卑为起点,经过理性的文化反思,实现了文化自觉的发展,从而在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的构建至关重要,应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推进新时代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2,(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思想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文化强国思想的基本内核,是文化强国的关键、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文化强国意蕴: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续创新,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自信,促进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动力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文化强国新路: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与世界联动,促进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10.
宋佳  刘春杰 《学理论》2024,(1):22-23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有之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国实现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建构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统战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战文化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统一战线工作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的高度自信。统战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这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8,(12)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精神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中国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为滋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时代要求,树立起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中国文化自信必要性的国内视角和国际视角进行分析,重点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内涵意蕴进行深入理解。同时科学梳理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等主要特征,有利于在明确中国文化自信内涵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九大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积淀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塑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自豪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文化自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价值指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  相似文献   

15.
朱丹 《理论探讨》2022,(1):109-1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既使马克思主义深耕于中国大地,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展现出持久生命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指导与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挥和巩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时代性、大众性和开放性为原则,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深度融合;要提高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走政府主导、公众广泛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凝练的民族文化,是经受了实践多次检验的优秀文化,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鲜明内涵和哲学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21,(5)
新冠肺炎疫情战"疫"过程中铸就了以爱国精神、战斗精神、奉献精神、团结精神、科学精神、担当精神为内涵的新时代"抗疫"精神。新时代"抗疫"精神有着强烈的价值旨归,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民族精神的养分,融入了当代国家和人民的时代精神特质,彰显了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精神的结晶,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引擎。习总书记执政以来,更是将文化自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为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下,在多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坚持文化自信既有困境,亦有成就。新时代下,必须发挥主流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文化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使文化自信成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兴文化"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任务,提出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文艺繁荣、文化发展指明了方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当代价值值得每个人去深入挖掘。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树立文化自信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形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探讨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为指导,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路径,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