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捷 《学理论》2015,(4):141-142
文章在介绍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有关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分析了该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具体做法。研究发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政府若能加大投资力度,以农民为主体,摸清他们的培训需求,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围绕当地的产业发展,制定正确的培训方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效果是指日可待的。  相似文献   

2.
新型职业农民正日益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南阳市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农民收入水平,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配套政策不完善、劳动力素质较低、培育质量水平不高等。因此,应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改善培育的条件和环境,创新培育机制,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的演变、效果与完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超 《理论探索》2021,(1):22-30
高素质农民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支撑。我国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经历了农民培训、以科技培训为重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四个阶段的演变,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扶持、职业技能鉴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社会保障、扶贫培训等方面。在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助力下,高素质农民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务农收入提升、结构优化,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的重要力量,为解决“谁来种地”“谁来兴村”提供了新的有生力量。但目前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体系中存在重培训、轻培育,重技术、轻经营,培训多头供给,高素质农民返乡下乡有社保方面的压力,面临行政和商业上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未来的政策改革方向是,以培训效果为导向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补贴方式,兼顾技能训练和经营指导提升培育政策内容,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方向优化整合培训体系,对接高素质农民的新需求开展创业创新培育和扶持,把高素质农民塑造为市场主体和社会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6)
新型农民的培育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点,不仅要从理论上继续完善新型农民培育的内涵和外延,还要在实践中把新型农民的培训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笔者从浅析新型农民的内涵出发,重点阐述了我国新型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培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新型农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理想、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培养新型农民关系到现代农业建设的成败和新农村建设的全局,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各方面作用,才能取得实效.强化政府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领导;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培训机构职能;增强新型农民的主体意识,调动参与科技培训的积极性;加快立法步伐,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新农民的关键是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目前,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令人堪忧,探索农民职业教育新思路,就要将教育、培训落实到农民。  相似文献   

7.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体地位体现为是新农村建设的决策主体、参与实施主体、价值创造主体和利益分配主体。推动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实践中,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对新型农民培育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未能形成长效培养机制、培训缺乏相对固定的经费投入渠道保障等问题。今后要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现代性、组织化程度,并坚持分类培训,创新农民培训的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湖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表现为坚持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府主体责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库,增强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力度。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培育对象单一趋同、培育内容重训轻育、培育手段薄弱乏力、培育时长短期间断、培育机制政出多门。为此,要精选细分对象,丰富专业内容,应用数字农具,关注持续发展,构建综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系统工程,农民增收是其经济基础。而无论是提高农业效益、拓宽农民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是培育新型农民,都必须依靠职业技术教育。所以,发展和改进职业技术教育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难点,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其中,又以培育农民的新意识和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程度时的客观要求。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市民化,而农民市民化的关键则是其人文城镇化,即进入城镇的农民文化相融于城镇文化。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作为转型升级先导区,是一座拔地而起的新城,新市民的构成繁多,农民市民化受到原有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转化艰难、市民价值观缺失、政府作为不足等因素的制约,为此,泰州市高新区以理论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培训等方面在农民市民化的文化培育上作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2)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推行,更加重视辅导员职业发展,高校要加大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提升辅导员的胜任力和核心能力,通过授课技巧、专业技术知识、演讲风格培训、科研能力的培育,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更加优化和发展。职业发展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是高校辅导员实现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以职业发展科研能力为视角,探讨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关系到高校辅导员的选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各个方面,同时对于辅导员职业化形成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组织人事学研究》2012,(1):F0003-F0003
2008年以来,张掖市委、市政府把强化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作为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大市的突破口,举全市之力实施“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整合资金1.6亿元,用5年时间培训农村劳动力30万人,使每人系统掌握一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工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挂项,组织部门组织实施,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坚持分层施教、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是以人为本,不断构建中国农村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中国农村新型农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建设仍然是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的根本途径.现阶段,要突出农村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地位,切实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要多渠道开展科技培训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和经营素质;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6.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问题置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视野之中,克服思维误区,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探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科学发展规律,消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困境,"实化"教育内容、"动化"教育实施、"活化"教育方式、"新化"教育理念,构建立体的、开放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从近年来陕西各地探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着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无法满足社区建设需要等制约因素。为此,必须把加快产业发展,提升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设"百年社区"等,作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新农村建设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育一代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全社会要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培育新型农民的工作合力.  相似文献   

19.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问题、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民具备一定的职业技术,但目前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仍然存在农民缺乏获取职业技术的途径,缺少职业技术的继续教育等问题.分析其具体原因,主要是政府及农民自身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不够,职业技术的教学、研究与推广和应用脱节,农民对职业技术的需求受市场、资本等因素制约而弱化.为此,必须提高对乡村干部的职业技术能力要求,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投入,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20.
民警培训需求分析是生成民警培训计划的前提和基础,它对实现培训价值和教育训练民主,提高民警培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民警培训包括干部培训和警察职业教育活动,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应兼顾公安队伍建设、公安机关履职能力提升和民警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从需求分析目标、组织机构、分析方法、反馈机制等方面探索需求分析的运行机制,实现需求分析的常态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