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在这特殊且重要的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两岸关系的论述,作为他对台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高瞻远瞩,意涵深刻,既是中共对台政策的延续和发展,更是现阶段两岸关系如何走的指导纲领。特别是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的强调,在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1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就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指出:"国共两党、两岸双方要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继续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3.
《台声》2020,(7)
3月29日至30日,台湾反"独"人士王文燮、郝柏村两位老先生先后不幸辞世,国台办于3月30日发表谈话,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我们对郝柏村先生、王文燮先生不幸辞世表示深切哀悼,对他们的亲属表示诚挚慰问。郝柏村先生、王文燮先生民族情怀深厚,坚决反对‘台独’,致力国家统一,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贡献良多,赢得两岸同胞广泛赞誉和敬重。斯人虽逝,风范长存。期待两岸同胞携手努力,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致力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为此,本刊刊登保定军校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马永祥近期撰写的回忆郝伯村先生的文章,以示对郝伯村先生的缅怀。  相似文献   

4.
《统一论坛》2007,(6):56-57
2007年9月11日,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同本澳各界人士举行座谈会,谴责陈水扁当局推动"入联公投"的"台独"分裂行动。座谈会通过了澳门统促会"反对‘入联公投’维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蔡英文担任主席以来民进党在大陆政策方面的主要表述,厘清了现阶段民进党大陆政策主张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探析其可能的实施路径。本文认为,如果蔡英文及民进党上台,他们将会推行一条"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的所谓"稳健台独"的路线。  相似文献   

6.
刘红 《台声》2007,(10):10-13
陈水扁当局的执政及其疯狂进行的“台独”活动,特别是近期“人联公投”和制订“正常国家决议文”等一系列“极端台独”活动的推行,以及“台湾本来就是‘台独’”,“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已经诞生,这个国家就是台湾”、“‘台湾国’要出场了”等“极端台独”主张的喧嚣,提醒人们“台独”已经成为现阶段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突出因素,反对“台独”的铤而走险,成为现阶段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17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在新闻发布会中指出:“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将  相似文献   

8.
元月,笔者写《民进“台独”气数已尽——从八项主张十一周年说起》,2月12日,又写《目击“二·二八事件”有感》。因陈水扁在元旦狂言“新宪公投建国”,又在春节谬论“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笔者虽明知他是制造议题“,引领风骚”,鼓动风潮,妄造时势,面对如此无行之人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两岸关系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统一论坛》2004,(1):11-15
对于两岸关系来说,2003年并不寻常,继续在趋于越来越复杂的同时沿着两个轨迹发展。一方面在祖国大陆推动和台湾社会各界配合下,两岸交流成就显著,实现两岸“三通”已成为两岸民众的基本共识;一方面由于陈水扁提出“2004年3月进行‘防卫性公投’”、“2006年12月完成‘台独’制宪”、“2008年5月实施‘台独’新宪法”的“台独时间表”,加紧“台独”的“具体化”“法制化”“政策化”,两岸政治僵局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台声》2011,(6):10-10
两岸关系能够有今天的良好局面,关键是双方建立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互信。两岸关系要继续走向互利双赢,就必须维护好共同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任报海 《台声》2011,(10):13-13
9月14日,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在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事实证明,民进党否定“九二共识”、坚持“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并没有改变。如果坚持这样的立场,所谓的“善意”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2.
《两岸关系》2011,(9):8-8
蔡英文为何否认“九二共识”?北京将否定“九二共识”指为主张“台独”,并称“九二共识”的屋基若毁,一切两岸交流的楼层即失凭借;蔡英文则一方面否定“九二共识”,亦即否定“一中各表”,  相似文献   

13.
《统一论坛》2012,(1):20-20
台湾大选结束,承认“九二共识”的国民党马英九当局继续在岛内执政。选举结果说明,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台湾同胞的共识和愿望,是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的最佳选择。这是海内外同胞共同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的成果,是岛内主流民意的客观反映,也是对以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再一次严厉的教训。  相似文献   

14.
张莉 《两岸关系》2006,(3):16-18
陈水扁自2005年以来,在两岸关系上频频抛出“独”意颇浓的新言论,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然而,究其实质便会发现,这些言论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都是为了“公投制宪”作准备,也就是说,陈水扁已经正式迈开了推动法理“台独”的步伐。陈水扁近期“台独”言论及其实质2005年5月19日,陈水扁在台湾“国民大会”选举落幕后即表示:“全面推动‘宪政改造’工程的时机与条件已经成熟”,6月7日,在台湾“国民大会“复决”通过所谓的“宪法修正案”后,陈水扁即提出:“将正式激活第二阶段‘宪改’”,“希望在卸任‘总统’前,能为台湾催生一部合时、合身、合…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的第一个台独组织是台湾人廖文毅于1950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台湾民主独立党。在日、美一些反华势力的扶植下 ,台独运动在日本和美国得到了很大发展。20世纪90年代 ,李登辉执掌台湾政权后 ,纵容、姑息甚至幕后推动台独活动 ,致使台独势力逐渐坐大。2000年台湾“大选” ,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侯选人陈水扁当选 ,台独势力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现在 ,台独势力已成为阻碍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一、建立政治共同体,凸显两岸统一性习近平指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九二共识"成为两岸探索尝试构建政治共同体的前提基础,离开了这个"定海神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就不复存在,这是两岸双方展开政治交流磋商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马英九大选获胜后,世界舆论直呼“九二共识”赢了! 事实确实如此。马英九获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九二共识”胜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九二共识”是马英九在选战中打败蔡英文的“王牌”。众所周知,“九二共识”有两个基本的原则:即“一个中国”与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18.
面孔     
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8月8日参加了中国美术馆开展的国画大师黄君璧作品回顾展。郝柏村离开公职后,曾四次造访祖国大陆。此次是他首次访问北京,行程十分低调,定位为私人行程。报道称,郝柏村此行虽为黄君璧画展,但也得隙与大陆军方人士互动,以其曾任“国防部长”、“参谋总长”身份,有指标意义。郝柏村一贯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立场。  相似文献   

19.
叶祖钧 《黄埔》2012,(2):12-12
值此台湾2012年大选揭晓之际,作为一个祖国大陆公民,一个黄埔军校十七期通信兵科的毕业生,愿意向台湾的黄埔同学说一声:“同学们辛苦了!”说实话,这次国民党赢得连续执政,赢就赢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上;胜就胜在有个被祖国大陆支持并获得双赢的ECFA;好就好在马英九先生为官一向清正廉明。正是这三点,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人民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选举结果顺应了民意,也就水到渠成了。当然,国民党的两位前领导人和军界、工商界的代表人物的集体亮相辅选,也是极为重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李家泉 《台声》2002,(9):11-12
从近期台湾当局领导人一系列言论看,“渐进台独”有走向“激进台独”之势,此种趋势已愈来愈明显。李登辉是搞“激进台独”的,如今以他为“精神领袖”的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党”,也是搞“激进台独”的。台联党成立以来,“独”招频出,毒汁四溢,呼风唤雨,气势凌人。然而这毕竟不符合台湾社会民意主流,虽有一定影响,但多数民众是反感和反对的。民进党鉴于“激进台独”太过暴露,有违主流民意,故而在所谓“新中间路线”掩护下,改采“渐进台独”路线,采取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由量到质、化整为零、蚕食渐进的“台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