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栗 《新湘评论》2007,(1):60-62
钟掘,女,汉族,1936年9月出生,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国家学位委员会机械评审组副组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掘院士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近50余项,发表论文210余篇,出版专著4部。她创立的“极端制造”新概念,写入最新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则纲要》。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女职工”等荣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2.
钟掘,女,汉族,1936年9月出生,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国家学位委员会机械评审组副组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掘院士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近50余项,发表论文210余篇,出版专著4部。她创立的“极端制造”新概念,写入最新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则纲要》。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女职工”等荣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05,(11)
汪尔康院士,1952年毕业于上海市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1955年选派赴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学习,师从于诺贝尔奖获得者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院士海洛夫斯基并获得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先后任研究室主任、所长,国家电化学和光谱分析研究中心主任,长春应用化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3 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汪尔康院士一直致力于分析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并因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分别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内瓦)创新发明奖和第10届霍拉子米国际科学优秀奖(伊朗,德黑兰)。多年来先后获得了10多项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及科技大会奖。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绘就进军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宏伟蓝图,激荡人心、催人奋进。着眼新的历史方位,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勇立时代潮头,肩负神圣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培养中国科学家精神、凝心聚力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创新思想引领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宽广的世界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洞察当代科技革  相似文献   

5.
《求是》2012,(3):58-60
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是中国工程院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是建设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和引领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的基础。如何持续保持院士队伍的质量、活力与荣誉,推进院士队伍科学发展,成为我院中心工作之一。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建设"研究。该项目围绕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基本状况、国外工程院院士队伍现状和发展趋势、新时期我国工程科技队伍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  相似文献   

6.
农十师一八三团八连女职工张丽华,凭着对农业科学实用技术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勤于学习,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的成功之路,成为团场职工群众致富的科技示范带头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二师二十四团涌现出了一批头脑灵活、目光敏锐的知识型职工,他们看科技书种地,靠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率先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成为众多职工学习的榜样。三连职工游精国是该团出了名的科技致富能手,他特别讲究科学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二师二十五团以”构造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载体,在全团职工中开展了主题为”读科技书、用新科技、种科学田、走致富路”的系列读书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该团在活动中,积极动员社会力量,逐步为连队组建“职工图书室”,作为职工群众学科技、学文化、学理论的阵地,同时以“科技之冬”活动为契机,建立了职工学习教育长效机制,职工读书演讲会、技术讲座等活动贯穿年度生产、学习全过程。各基层连队都建立了“五个一”“五个有”读书学习制度,即每人每月自学一本科技书籍,每周开一次田间地头学习观摩交流会,每月举办一次生…  相似文献   

9.
选准方向,狂热探索;依靠团队,锲而不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在科学领域的追求与探索中,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最终必然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  相似文献   

10.
农六师芳草湖农场四场妇联、工会女工委充分发挥人口学校这一宣传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大力提高全场女职工的整体素质,取得了良好效果。——开展“科技之冬”培训学习活动,到人口学校传授科学种植、养殖新技术,女职工受训面达96%以上,加快了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速度。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10周年之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接受了我们的专访。记者:近年来,在研究如何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科技源头创新一词使用频率很高。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科技源头创新?陈宜瑜: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特别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我们认为,“科技的源头创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创新的位点”。大家知道,研究与发展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在这个知识创新活动的链条中,基础研究处于上游,是知识供给的源头。科技源头创新,就…  相似文献   

12.
讲学习是讲政治、讲正气的前提和基础 ,它不仅关系干部个人进步 ,而且关系国家民族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是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学习邓小平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 ,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同时 ,还要学习市场经济、政策法规、科技和历史等知识。讲学习要持之以恒 ,增强自觉性 ,建立学习制度 ,树立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省政府发起组织医疗卫生专家援黔团,特邀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为首席专家,聚集一批关心支持贵州医疗卫生事业的专家团队,通过智力援黔、技术援黔、学科援黔、科技援黔等方式,全面提升贵州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推动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4.
蔡庆悦 《前线》2009,(5):20-20
2008年10月24日和2009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淇同志先后两次来到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市科委进行调研。刘淇同志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在首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加速整合首都科技资源,大力推进科技产业发展,积极建设“科技北京”。  相似文献   

15.
他,作为我国资源遥感学研究的领衔人物,成功研制了我国最早的遥感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领导编制了我国第一部再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系列制图技术规程,在遥感科研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将我国的遥感科学研究一步步推向国际遥感研究的前沿;他,由于其出众的科技组织协调能力,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及国际合作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励,他由此被赞誉为“领导专家的专家”;他,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国家“七五”科技攻关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并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相似文献   

16.
谭丁 《前线》2003,(10)
金秋九月,清风送爽,2003年第九届北京科技周在这收获的季节隆重开幕。围绕“科学文明、建设小康”这一主题,科技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新颖多样的形式,向社会宣传普及多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公众更多地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本届科技周分为标志性活动、重点活动和基层活动三个层次。科技周的标志性活动共有六项:一、“新科技、新生活”——大型科普展览;二、“关爱生命、健康生活”——健康科普游园会;三、“走近科学文明、走向美好未来”——科技与人文展览展示;四、“普及科学健身、弘扬奥运精神”——科学健身动感广场;五、北京科技…  相似文献   

17.
沈聪  林小波 《前线》2010,(4):24-25
<正>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2008年9月到2010年2月,自上而下分三批进行,历时一年半,共6万个党组织、145.5万名党员参加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全市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这个主题,牢牢  相似文献   

18.
杜梅萍 《前线》2009,(7):29-29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市委常委、市教育工委书记赵凤桐同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高度重视学习实践活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结合首都教育发展实际,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需求,紧密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这一主题,把方向、谋全局、促发展,引导市属高校紧紧抓住学习实践活动契机,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上水平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9.
彭先觉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科学家,是华夏儿女的新生代。他功底扎实、治学严谨、勤于思考、善于创新、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在老一辈科学家眼中,他是一名颇受器重的佼佼者、小字辈;在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眼中,他是一位备受敬重的师长、领路人;在同龄人当中,他是一位公认的冒尖者、学术领头人。彭先觉的成才之路是艰辛的,可以用“8分汗水,2分天智”来概括。当然,环境的熏陶、严格的训练、良好的学习与科研氛围,使他如虎添翼,在同一道起跑线上,比别人步子迈得更大,但是人们不应忽略,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总是凝聚着艰辛与汗水…  相似文献   

20.
困难和挫折不是前进的障碍,而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迎着困难上才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开拓新的天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任享学而知不足,思而致远虑;勤奋以求进,执著始探新。——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