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只要国家实施对外贸易管理,只要存在国内外市场差价,就必然会有走私现象的发生。关税水平越高,走私的规模就会越大。我国当前走私犯罪形势严峻,具体表现在犯罪质、量齐升。当前,走私犯罪的特点表现为,发案地相对集中;走私犯罪逐步向集团化、组织化方向发展;走私毒品犯罪居高不下,走私武器弹药犯罪大幅上升;资源性产品走私犯罪发展趋势值得警惕。走私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犯罪的数量、规模和能量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单位走私犯罪案件会进一步增多;犯罪隐蔽性程度进一步提高;走私对象多样化。为此,要不断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为打击走私犯罪提供锐利法律武器,始终保持对走私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把走私犯罪对我国经济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法律行为理论出发,认为对在同一次走私活动中走私不同种类物品的行为应当以数罪认定,虽然是一家之言。,犹望引起理论界对传统行为理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网络犯罪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在于它的"新",而非它的"严重性"。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控制应以青少年保护为目的。在青少年网络犯罪控制的工具选择上,当前以硬法为主的控制机制面临可能失灵且造成不良后果的局面;而以软法为主,硬法及其他法外规范、道德等的建设为辅的柔性机制,将能产生良好的作用。此外,对于青少年网络犯罪控制活动中的公权力也应当加以制约。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的国家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但是同时也激发了走私案件的盛行,走私犯罪案件不断衍化出犯罪主体复杂性、增加犯罪空间跨区域性突出、犯罪手段的多样化和隐蔽性、犯罪危害的严重性等特点,这给针对走私进行的侦查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侦查机关同样面临着此类案件侦查的困境,侦查理念落后、侦查情报获取难、彻底斩断"走私链"难、侦查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侦查机关应当立足自身的实际,从以审判为中心的侦查理念的树立、拓宽情报来源,强化情报的应用、抓大放防小,斩断"走私链"、迅速及时,增进侦查机制高效性等方面加强对于此类犯罪案件的思考与侦查,尽快的实现对此类犯罪案件的预防和侦查。  相似文献   

5.
网络走私武器弹药犯罪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它已成为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主要犯罪形式之一。网络走私进境的枪支和弹药,不仅用于个人收藏,更与涉黑涉暴和恐怖活动相关。从相关概念的解释和分析入手,通过数据提出此种犯罪的特点,进而针对此类犯罪案件的传统侦查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前严峻的毒品形势对中国的影响进一步加剧,走私、贩卖、制造和吸食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仍呈发展之势,毒品犯罪日益专业化、集团化、武装化、高科技化。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境外毒品渗透情况突出,国内制毒情况猖獗,毒品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滥用种类多元化,且以青少年为主。  相似文献   

7.
对s市M区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城市涉嫌犯罪的少数民族人员以无任何前科记录的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外来男性农民和无业人员为主;实施的犯罪行为比较轻,相对集中于盗窃罪,寻衅滋事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等几个罪名;共同犯罪的规模较小,共同犯罪人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作案手段多元化、相对平和,重特大案件罕见;适用刑罚比较轻缓,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为主。城市少数民族人员犯罪并不是严重的社会现象,其数量和严重程度远远低于汉族人犯罪。因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不应当特殊化,应当在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的背景下,理性客观地对待少数民族人员犯罪问题,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采取措施使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尽快融入大城市。  相似文献   

8.
控制下交付和诱惑侦查作为司法实践中最常用而有效的特殊侦查措施,在遏制、惩处毒品、走私等犯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刑事诉讼法对控制下交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对诱惑侦查仅进行了概括的授权。对于控制下交付,应当在适用主体、前提、目的以及审批方面进行规制;对于诱惑侦查合法性的判定标准,应坚持主观标准为主、客观标准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走私毒品案件呈现下列特点内外勾结明显;有组织犯罪突出;走私手段和方法狡诈多变;武装对抗性增强;多种犯罪互相交织.侦查走私犯罪案件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加强情报工作;加强堵卡查缉;巧妙指挥和使用秘密力量;加强反走私毒品的禁毒协作;实施控制下交付;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手段获取证据.  相似文献   

10.
在反走私中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走私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增长的危害首先,严重的走私活动将导致进口国供给过剩并陷于经济萧条局面。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走私对于进口国来说是增加总供给。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它可能有平抑物价上涨的作用。但是,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如果任其走私,将会使总供给...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以及即将正式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对雇主替代责任的配置有失均衡,不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雇主替代责任,在其责任的构成要件上,应当以雇员执行职务时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构成侵权为前提;我们顺应现代立法潮流,借鉴两大法系国家侵权法的规则,使雇主替代责任建构符合侵权法的一般原理,在规定雇主承担严格责任的同时,规定雇员也应当就其实施的侵权行为对受害人承担侵权责任,并不考虑其是一般过失,还是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雇主应当和雇员共同就其雇员实施的侵权行为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2.
新型毒品犯罪:生成特征与宽严相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毒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的毒品。相对于传统毒品犯罪来讲。新型毒品犯罪具有制造手段相对简单、制造数量巨大、隐蔽性强以及扩散速度极快等特征。认真对待毒品犯罪的这些特征,才能在新型毒品犯罪中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一方面对于新型毒品犯罪死刑适用标准务必严格,对于单纯运输新型毒品、未成年人以及以贩养吸人员实施的毒品犯罪应当从宽;另一方面,应严厉打击走私制毒物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等外围行为,扩大毒品再犯的成立范围,对以未成年人为对象实施的毒品犯罪、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要“严”,并坚持对“零星贩毒”进行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13.
尽管刑法以叙明罪状的方式规定了走私淫秽物品罪,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对"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淫秽物品"以及犯罪情节等方面的认定困难。为有效惩治走私淫秽物品行为,在刑法法条中宜删除走私淫秽物品罪的目的要求;对淫秽物品认定应当遵循整体性、关联性、"普通人标准"为一般,"未成年人标准"为补充等三大原则;并以司法解释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其他淫秽物品"的种类并确定立案、追诉、量刑之标准。  相似文献   

14.
行政审判体制虽建基于民事审判之上,但其本质构造和诉讼目的等多个方面都与民事诉讼存在着本质区别。行政诉讼制度实施30多年来,从早期模仿参照开始向自我独立反省跨越。当前跨区域管辖改革仍存在体制机制不畅、实质性化解争议难度加大和当事人诉讼成本增加等突出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设立跨区划法院和建立行政法院的强烈呼声下,未来跨区域管辖改革应当充分整合现有管辖资源,吸收地方有关管辖的文本表达和实证经验,坚持以专业性管辖为主,兼顾地域性管辖;以现有管辖规定为主,兼顾当事人选择管辖;以现有试点管辖为主,兼顾审判质效;以指导性案例为主,兼顾裁判尺度统一等原则。还应当藉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新增第18条第2款规定的管辖改革为突破口,通过中央与最高司法机关在顶层设计上的互动,地方审判机关与地方党政机关在独立审判上的互动,行政审判业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在审判质效上的互动,将现行体制和机制对行政审判纵深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5.
走私废物罪是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废物运输进境的故意犯罪,其主体主要由那些因其经济行为产生废物以及那些利用和清除废物的企业所构成,主要侵害的是国家有关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管理制度,应将其归类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之中。走私废物罪与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和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存在牵连或者具有相似的特征,定性处理时需特别注意。根据犯罪对象的不同,走私废物罪可以分解为两个罪名。走私废物罪需要设立一个相应的后续罪名与之相衔接。走私废物的重要部分都是以有组织的形式实施的,应当将其列为有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6.
沿海地区走私活动在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呈跳跃式上升趋势 ,其主要活动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走私渠道多样化 ;第二 ,组织形式集团化 ;第三 ,走私物品多样化 ;第四 ,走私与多种犯罪活动交叉。针对以上走私活动的特点 ,主要防范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 ,运用宣传手段 ;第二 ,运用法律手段 ;第三 ,运用经济手段 ;第四 ,运用行政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刑法解释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位阶关系,包括适用位阶和效力位阶.适用位阶遵从文理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的解释顺序.在效力位阶上,文理解释和目的解释具有决定的意义.具体在运用刑法解释方法位阶时,应当采用后果考察的方法,坚持语义容忍性、逻辑融贯性、价值合理性三个解释向度.以此位阶解释“武装掩护走私”:“武装掩护走私”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适用所有的走私罪名,只是在量刑上适用《刑法》第151条第1款规定的刑罚,解释应当明确三个量刑幅度所对应的具体情节,司法实践中死刑的适用原则上仅限于保留死刑的几个走私罪名.  相似文献   

18.
见证人是指应刑事侦查人员的邀请参加到勘验、搜查、扣押等特定的侦查活动中,观察监督该侦查活动的全过程并在必要时出庭作证的人。见证人参与刑事侦查活动体现了程序正义的要求。然而,我国的侦查见证制度无论在刑事侦查实践中还是在立法上都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应当在观念上加强对见证人作用的重视,认识到见证人参与到特定的侦查程序中在我国目前的刑事侦查现状下对于防止公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再者应当建立利害关系人在场参与为主、见证人见证为辅的见证制度;同时从技术操作上进一步完善该制度,使得实践中的侦查见证程序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9.
李文健 《理论前沿》2006,(15):41-42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走私犯罪活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亟须我们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缉私体制,以适应当前打击走私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走私活动的指示,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尤其是海关、公安、工商等部门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刹住了走私贩私的猖獗之风。但应当看到,我省走私活动还没有停止,仅八个海关统计,去年查获的走私案件达一万多宗,缴获的走私货价值两亿多元。就海关查获的案件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